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955期:第04版 创造

大山守村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柯贤会

在时光的褶皱深处,有这样一对身影,如两枚坚韧的古松之籽,扎根于大巴山的厚土。任岁月的风呼啸而过,他们岿然不动,守望着那一缕缕从山坳间升起的炊烟,守望着村庄的旧梦与新生,这两个人就是我的二叔与二娘。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刚刚拂动山乡的衣角,二叔与二娘便以山里人特有的勤劳与果敢,率先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村里人人称羡的万元户。彼时,他们的双手宛如灵动的画笔,在土地上绘就希望的图卷。田间的庄稼总是比别家的更为茁壮,圈里的牲畜也养得膘肥体壮。那是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也是村庄迈向新生的序章。然而,当外界的诱惑纷至沓来,当村里人或怀揣憧憬奔赴城市的霓虹,或在新规划的社区里开启便捷生活,他们却选择了留下,守着那几间土墙房,守着祖祖辈辈的根。

每年春种秋收的忙碌过后,便是他们酿造甜杆酒的时节。一排排收割下的甜杆像是大地献出的甜蜜宝藏,在院子里堆成小山。二叔挽起袖子,熟练地将甜杆粉碎,装入木箱发酵。半月之后发酵成熟,就可以烤酒了。在烤酒的日子里,二叔二娘一边添柴生火,一边照看那口酿造希望的大锅。灶火熊熊,映照着他们满是汗珠却洋溢着幸福的脸庞。待酒液初成,封入缸中,接下来的日子,每日饭前,两人总会默契地拿出搪瓷缸子,热上一缸子酒。那氤氲的酒香,瞬间驱散了劳作一天的疲惫,也晕染开一幅最质朴的乡村生活画。

走进他们居住的土墙房,岁月的痕迹触手可及。斑驳的墙面是风雨留下的诗篇,老旧的木窗框起的是四季更迭的山色。屋内陈设简单,却一尘不染,每一件农具都摆放得规整有序。在这方狭小却温馨的空间里,他们度过了无数个平淡又珍贵的日子。

清晨,伴着第一声鸡鸣,二叔扛着锄头走向田间,二娘则在家中操持家务,准备饭菜;傍晚,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悠长,归家的脚步踏碎一地余晖。简单洗漱后,坐在院子里,伴着虫鸣鸟叫,分享着一天的见闻琐事,直至夜幕深沉,繁星点点。

如今,村庄已不复往昔模样,公路如玉带蜿蜒,串联起外面的世界。新建的楼房错落有致,彰显着现代的气息。但二叔与二娘从未有过一丝动摇,他们是大山的孩子,深知这片土地的每一道纹理、每一声叹息。他们见证过村庄的贫瘠与富饶,参与过它的蜕变与成长。如今,更以坚守赋予它灵魂深处的温度。

他们守着的不仅仅是几间老屋、几亩薄田,更是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情分,是传统农耕生活的智慧,是游子心中那一抹永不褪色的乡愁。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岁月静好不是在繁华喧嚣中追逐虚无的热闹,而是于静默山水间,守一人白首,护一村安宁。愿时光温柔以待这对大山守村人,让他们的故事在大山的怀抱里代代相传,永不落幕。

(单位:安康市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