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957期:第01版 首版

她给予我力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段育霖

作为一名企业职工,陕工报就是我们了解行业发展的窗口,也是抒发心声的平台。2012年,我当选公司工会主席后,曾到省总工会接受一周的培训学习,从而和《陕西工人报》相遇。

从此,经常翻阅《陕西工人报》.。我特别喜欢文化、生活版面及文学副刊内容,那一篇篇反映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百味、人生感悟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读着读着,我也试着给报纸投稿。我至今仍铭记着自己的随笔《民歌盛宴》刊登在《陕西工人报》副刊后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刊登到报纸上。这篇随笔主要记述了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后的感悟。当一位好友发消息说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时,我觉得如一缕春风拂过心田,有些许微醺的美妙。从此,我和陕工报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我既是陕工报的读者,也想做一名报纸内容的提供者。

后来因孩子上学需要,机缘巧合住到了省总工会高新家属院,也结识了居住在这里的老同志。其中有位王老先生曾在《陕西工人报》供职过,他过去经常到企业一线采访,还专门采访过我所在单位的一线工程建设项目,回想起来,他感慨颇深。王老先生热心、勤快,经常默默为小区后勤和卫生做着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让我很是敬重。还有位杨老先生,也是老陕工报人,他学识渊博,为人也谦虚,在陕西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有不少著作,当和他谈论相关话题时,他仍然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我体会到,每位陕工报人都有像山一样伟岸的身影、有一颗高尚的灵魂,他们的精神鞭策着我,让我学会作文和做人。

住在省总家属院,时常见老同志在活动室翻阅《陕西工人报》,那种满足的笑容,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陕西工人报》也是引导我学习和写作的老师,至今我也没见过编辑老师,但他们在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用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位作者和每一篇作品,提升了我写作的自信心,默默激励着我笔耕不辍,给予我力量。

我愿与《陕西工人报》一起加油努力,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