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957期:第01版 首版

为职称评审“直通车”进民企点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康琼艳

没有论文,缺少项目,奖项不够……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时,往往面临一些困境,既影响了技术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人才流失,不利于企业发展。如今,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善。2024年,辽宁省将职称评审“直通车”开进企业,1500多名民企人才获评职称。在湖北、上海、山东、安徽多地,越来越多民企人才搭上职称评审“直通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人才底气。

注重实际效益、把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是职称评审“直通车”的一大亮点。综观各地实践,有的对论文、科研项目和继续教育不作硬性要求,而是创新设置更贴近岗位实践的差别化评价指标,专利成果、研究课题、设计方案、技术突破、行业工法、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职称评审内容;有的实行“一步到位”政策,未取得过职称的技术人员可按学历、年限直接参加相应层级职称评审;有的针对民营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设置“绿色通道”,积极帮助企业招贤纳士。

不仅在评审标准上变“一把尺子衡量”为“分类多元评价”,“直通车”还设置了灵活的评审机制。在不少地区,职称评审“直通车”进工厂、到车间、上一线,随时申报、单独评价、一年多评,帮助民企技术人员解决了参评积极性不高、申报材料繁杂、评审周期长等难题。

企业职称评审之变,折射出当前人才评价与服务理念的深刻变化。传统的职称评审指标相对单一、流程趋于固化,对于很多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来说,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难以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估。破除职称评审简单化、一刀切问题,优化人才评价机制,不仅能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而且是帮助企业解决留人用人梗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畅通民营企业引才聚才渠道,更好释放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完善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工作大有可为。

一是向企业延伸,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工作性质的技术人才实行多元化评审方式,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正向激励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二是与产业融合,发挥“直通车”的评审催化作用。应聚焦本地特色,围绕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摸清企业用人需求,用好用足人才评价政策,帮助吸纳行业顶尖、技术过硬、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扩大民营企业人才供给,涵养良好人才发展生态。

三是与人才对接,加强职称评审长效服务。人社部门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提高评审效率,将有助于提高人才评价和服务质量,帮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