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11期:第01版 首版

情尽义全话周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郭发红

任哲中《周仁回府》剧照。

周仁是谁?周仁是秦腔经典名剧《周仁回府》的主角。“小可周仁,当年身做兵马郎官之职,只因那年押解朝廷饷银,路过长江(一说黄河)偶遭风浪,失却了皇家饷银”,眼看着被问死罪,幸得杜公子(杜文学)相救,后投杜门,两人义结金兰。如今严嵩专权,杜家被抄。杜公子将妻托义弟周仁照料,他即随另一门客奉承东出逃。奉承东卖主求荣。严嵩管家(一说干儿子)严年垂涎杜妻美貌,与奉承东定计,赚来周仁,先强行与周冠戴(赐官),后逼周献嫂。周仁要救兄命,又要保全嫂嫂,无奈以妻李兰英代嫂上轿,他则携嫂夜逃。李兰英杀贼不成,自刎身亡。后来杜家平反,杜公子凯旋,却屈打周仁。周仁哭奔妻墓,泣血哀号:“咱夫妻受人之托,嫂嫂临难,是你慷慨替她一死,我只说情也尽了,义也全了,谁知哥哥回来,见面不容开口,先是一顿饱打……”杜公子一行追来请罪,杀严年及奉承东以祭亡灵,并扶起周仁一同回府。

《周仁回府》久演不衰,而且屡出名角,多有大师。新中国成立前三贤故里渭南下邽,四月八庙会上唱擂台戏,这边请来了西安易俗社的须生雒秉华,唱的正是《周仁回府》,呼啦一下子观众都倒向了这边。再后,任哲中得到东方莎士比亚、《三滴血》编剧范紫东先生指点,将周仁由须生改为小生行当,并扬长补短,遂成任派宗师。还有将《周仁回府》演出3000余场的李爱琴老师和华阴籍的卫赞成老师,他们都是秦腔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梅花奖获得者李小锋、谭建勋等,他们今天仍活跃在舞台上,都是“活周仁”。年轻一代的“活周仁”当推80后的杨升娟,她是李爱琴老师的关门弟子,并依凭改编的秦腔传统剧目《周仁》,喜摘中国戏剧梅花奖。

相形之下,新版《周仁》将有关的过场戏和配角戏简化了,如杜文学“托妻”、奉承东“献杜”、严奉二贼合谋“陷周”和杜文学流放“起解”的戏,这该是受限于申报梅花奖规定的两小时原因吧,对此观众尚能接受。但让大家揪心又纠结的,恰如改编前后的戏名之差:只有“周仁”,没了“回府”,看到戏末,果然是周仁没有回府,他要给妻子李兰英守墓。

这让执着的观众如何是好。周仁这一悲苦又高大的形象早已扎根在他们的心中。人们敬佩周仁夫妇的知恩图报和侠肝义胆,为“李代桃僵”的剧情安排而痛心不已,更为周仁委曲求全、仁至义尽的行为而热泪滚滚。人们更期望周仁能够回府。此“回府”不是剧中的“回府”,回到他夫妻和嫂子临时居住的太宁驿,也不是回到杜公子的府上,而是回到自己的官府,至少是官复原职吧。如此有情有义的人当官,他肯定会造福于民的。

周仁不回府,亦在情理之中。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陪伴亡灵,与妻诉说。之前以桃代李,周仁保护嫂嫂逃亡,即便在“冷凄凄的荒郊外”,也只能悄悄地“哭妻几声”。在面对老仆人的怒骂杖责,也不敢明辨,深恐人心难测。终于盼得哥哥回来,却是一顿饱打(新版是兵卒鞭打,原版是杜文学棍打),这多日的挣扎和无奈、煎熬和不堪、郁闷和委屈一股脑儿地都要向妻说出来,这正是:“愿已偿债已还无有遗憾,问贤妻今夜晚魂归哪边。生不能常恩爱百年相伴,九泉下与贤妻共话团圆。”

其二,厌恶官场,不想自陷泥淖。周仁当年押运银饷,浪里翻船,竟被人构陷,差点丢了性命,后来受杜家庇护,也是好景不长,险象环生。“叹人间多荆棘世途艰险”,想我妻“孤寂寂埋荒丘隐恨长眠”,故不回府者安。

其三,即便回了府,又能如何?周仁夫妻相濡以沫,如今阴阳两隔,再让他每天见到杜公子夫妻,不免悲从心来,所以还是遁匿的好,“李兰英秉侠义人神共鉴”,有此心灵栖息之所,夫复何求!

笔者认为,周仁当回府,如此才得圆满。这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美好愿望,主因还是儒家所倡导的社会担当。为什么他就叫“周仁”呢?周,周朝、周公之“周”。周朝奠基中华文明,周公制礼作乐,以德治国。周人谐音周仁,仁者爱人,“仁”恰是儒家的思想精髓,它与周公创立的礼乐文明和德治思想一脉相承。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见,仁者本有牺牲精神,还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

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期待这样的新周仁越来越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