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14期:第04版 教育

十三载爱心接力,点亮学子成长路

——陕铁院“一对一”帮扶打造育人新模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青

4月2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陕铁院)微风吹拂,鲜花绽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里,该中心主任雷彬正坐在电脑前,专注地核对着“一对一”结对帮扶数据信息。

这项由陕铁院党委发起、教职工踊跃参与的学生资助活动,已经连续开展13年,至今参与帮扶教师达5190人次,帮扶学生5241人,教师自费资助资金262.74万元,赠送图书4300余册,已成为陕铁院资助学生的特色品牌。

济困助学,传递温暖真情

“帮扶不是简单的经济资助,而是用爱心点亮‘心灯’的过程。”思政课教师李莉感慨地说。每年,学校都会精心遴选需要帮助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以“济困、助学、育人”为主要内容,积极践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

“今年我又资助了两名学生,帮扶后他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看到学生的成长,心里暖暖的。”教师李莉在工作之余,常与学生促膝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与生活需求,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2014年,我刚入职,班里的学生小南(化名)家庭突然发生变故。”教师李文婷回忆道,当时的小南眼神里满是无助。她不仅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小南进行资助,还为他发起公益众筹。

如今,小南已经毕业3年了,但每年都会回母校看望李文婷,并在中国传统佳节送上真挚祝福。他们逐渐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让温暖和善意在陕铁院不断延续。

多元助力,促进全面成长

在“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中,陕铁院构建了“思想引领+物质保障+学业指导+心理护航”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在思想引领方面,老师会经常和学生互动,在政治思想、日常品德等方面给予引导,帮助学生们答疑解惑。

李常茂老师经常叮嘱他资助的学生小蕾(化名):“在课余时间,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他送给小蕾一本崭新的《平凡的世界》,希望她能从这本书里学会独立和自觉。

物质保障上,该校不局限于一次性资金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老师们从不吝啬,经常给予学生资金、衣物或学习用品等物质方面的帮扶。

“李老师平时可照顾我了,有时我生活费不够,他就会悄悄塞给我一些钱,还会给我送学习用品。”在宿舍里,小蕾展示着老师送给她的文具。

为学生开展学业帮扶,提供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等多元引导是陕铁院的另一项帮扶机制。

学生小继(化名)称,帮扶老师郭联俊经常找他了解专业课学习情况,帮助他进行职业规划。为达到招聘要求,小继在郭联俊指导下锻炼减重。如今,他已签约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就业。

心理护航,构筑心灵港湾

目前,陕铁院9个二级学院中,已有6个学院成立育心工作站,一站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

针对受助学生在生活压力、恋爱交友、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学校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发放资助手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手语操大赛、邀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到校宣讲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树立信心。

“我是心理专业的教师,能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疏解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见晨阳说。在心理咨询室里,见晨阳正为一名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最近遇到什么烦心事啦?可以和老师说。”见晨阳温柔地问道。学生犹豫片刻,缓缓开口:“我在和同学相处方面有些困扰,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交流。”见晨阳认真倾听,给出建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陕铁院党委书记焦胜军表示:“教育帮扶既要解当下之困,更要谋长远之策。”如今,受帮扶学生中已有百余人成长为行业骨干,他们还主动回馈母校,搭建起“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育人闭环,让爱心与知识的接力棒持续传递。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