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03期:第04版 憩心亭

沙漠上的中国印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廉涛

飞机穿过九个小时的航程,掠过阳光与云层,逐渐将机翼压低,贴近迪拜的土地。从舷窗望下去,起初是无边无际的沙漠戈壁,机身再沉,苍茫的沙色里,竟悄然浮出点点星火,是旅人夜归的灯,是沙漠腹地不眠的眼。再降下去,那些光点竟连缀、蔓延开来,织成了片片绿洲,如同神迹,奇迹般从焦渴的沙海中倔强生发。

终于降落在迪拜国际机场。透过舷窗,停机坪上灯光如昼,喧嚣繁忙,巨大的机影在高杆灯光下匆忙移动,地勤人员穿梭忙碌,行李车、加油车、牵引车、电源车、客梯车往来如织,构成一幅动态的现代化图景,这座在亚太及中东地区航空连通性排名位居榜首的超级枢纽,果真名不虚传!

中国的印记,便如沙砾间闪烁的金粒,不经意间就跳入眼帘。帆船酒店——迪拜最耀眼的明珠,香港设计师周娟的手笔悄然绽放。步入大堂,迎面是一面气势恢宏的红色幕墙,浓郁的中国红在阿拉伯风格的建筑中格外醒目,仿佛一团跳动的火焰。抬头仰望,40米高的中庭令人屏息,中央悬挂着一座巨大的旋转雕塑,其设计灵感源自金陵文化的精髓,在光影变幻中演绎着东方美学的韵律。阿拉伯传统建筑智慧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在此完美融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空间体验,无声诉说着丝路两端文明的古老回响。

在古堡运河集市迷宫般的商铺里穿行,一家不大的皮衣店门口悬挂的铜铃叮咚作响。店主是位年轻的巴基斯坦小伙子,他正低头整理一件柔软的羊皮外套,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一脸热情的笑容,目光相遇的一瞬,他似乎捕捉到了熟悉的特征,竟用清晰而流利的中文招呼道:“进来看看?都是好皮子!”

这异乡的乡音让人惊喜。攀谈起来,他摩挲着手中皮衣柔韧的肌理,眼神发亮地说起中国:“我去过义乌,广州!那里的市场,大!东西,多!工厂,厉害!”他用力地点着头,伸出右手,拇指高高翘起,那动作带着一种朴拙的真诚。他努力寻找着词汇,脸上的笑容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以后,我还要去!”那高高竖起的大拇指,像一面小小的旗帜,在充满异域香料气息的空气里,传递着来自遥远邻邦的纯粹赞叹。

驱车前往阿布扎比,目光掠过道路,心中颇有些讶异!这漫长的路途,路面如新铺的黑色绸缎,光洁平整得不可思议。路的一边是古老的沙丘,一边是宽阔的绿化带,构成一幅奇异的画卷。这道路像一则城市无声的诺言,坦荡地铺展,没有裂缝,亦无补丁,仿佛一种沉默的尊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坚定地通向远方。

阿布扎比则像一位深藏不露的尊者。卢浮宫纯净的白色穹顶下,人类文明的光华在此汇聚流淌。不远处的亚伯拉罕家族之家,伊斯兰、基督教、犹太教教堂比邻而立,多元信仰在这里和谐共融。民族文化村里,泥土夯筑的古老民居和传统独桅帆船散发着时光的气息。谢赫扎伊德清真寺那无与伦比的恢宏与洁白之中,脚下一方由上千名工匠耗费数年手工编织而成的巨型羊毛地毯,铺展着令人屏息的虔诚与寂静。骆驼牧场的气息则弥漫着沙漠最原始的体温,提醒着人们这片奢华之地深植的根脉。

总统府的奢华,是收敛在庄重之下的惊心动魄。巨大的穹顶、无垠的大理石地面、精雕细琢的金饰,无不昭示着无上的权威与财富。在一处宏伟的廊柱旁,遇到一位身着整洁白袍的工作人员,我尝试着用中文问候,他略显惊讶,随即眼中漾起笑意,用不太熟练却足够清晰的中文回应。当话题转向中国,他的神情立刻生动起来,双手比画着,努力搜索词汇:“中阿……建交……四十周年!”他眼中闪着光,仿佛又看到了2024年那个璀璨的夜晚,“阿布扎比……夜空!一千架……无人机!”他张开双臂,努力描绘那壮阔的画面,“中国的旗!阿联酋的旗!长城!还有……我们的清真寺!”他激动地重复着,双手用力竖起两个大拇指,脸上是纯粹的惊叹与折服,声音也提高了:“中国——牛!中国——牛!”那略显生涩却无比真挚的汉语赞叹,在总统府恢宏的殿堂里激起小小的回响,那是科技与友谊在夜空中共同绘就的华章,深深烙印在这位普通阿联酋人的记忆里,成为国家情谊最鲜活的注脚。

更令人难忘的是,2025年5月27日,在迪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国家图书馆,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五大洲的百余位诗人齐聚一堂,迪拜王室成员、文化官员和金砖国家作协主席等悉数出席。当中国诗人用中文朗诵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的诗《积极的精神》,那句“信仰会激励我们努力工作追求梦想,看不见的奖赏将一定会从天上降临”引发雷鸣般的掌声。坐在我一旁的导游已在迪拜生活了13年,举手投足间已完全融入当地生活,她用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讲述着迪拜的经济、宗教与文化习俗。她已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行业的服务者,更像是一位文化的传播者。“将来回国后准备写本关于迪拜的书。”她笑着说,眼角泛起细纹,那是沙漠阳光留下的印记。

在阿联酋的每一天,我的心中不由得对这个从沙漠中崛起的国度由衷赞叹:在风沙与烈日的围困中,在古老信仰与现代洪流的激荡处,人类依然可以用决心、匠心与智慧,创造出这般令世人惊叹的奇迹!而那些散落在沙漠上的中国印记——夜空里由无人机编织的璀璨星河,集市小店中竖起的大拇指,帆船酒店大堂那一抹浓郁的中国红,迪拜国家图书馆的朗朗吟诗声,连同那句朴拙有力的“中国——牛!”,则如同一颗颗明珠,标记着东方与海湾之间,一条正在被无数普通人的善意、赞叹与互动所照亮的新丝路。这条以人心为路基、以理解为纽带的新丝路,向着广阔的未来延伸、延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