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76期:第04版 憩心亭

盛世的燕雀

关键字:盛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城市在以光速向郊区蔓延,昨日洒下的一片麦种,今天就来不及收了,眼看着骄阳一日日晒黄了它,却谁也不去理睬,任其从青翠到鲜黄,终于变得干枯。几场雨过后,麦穗变了颜色,枯萎落地,碾落成泥,只剩下空空的秸秆兀自茫然地坚持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大地的怀抱,再也不用这么不合时宜地硬挺着了。

整个麦季,唯一能给这片麦地安慰的就是麻雀了。

麦子渐渐成熟时,麻雀来了。它们一个告知一个,一天天增多,它们叽叽喳喳,一边啄食一边交流信息。长长的柳枝儿拂着它们小小的身躯,雀儿们安之若素,没有一个受到惊吓。

这是一群见过世面的麻雀了,它们不同于乡间的鸟雀。其实或许是我已不太了解乡间,现在谁还在乎鸟儿们吃的一口食呢?我想,那些曾经戴着草帽,穿着蓑衣的稻草人如果现在突然出现在田里,那一定会成为一道风景,而不是什么赶鸟人了。

雨季过后,麦子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连我来回经过也懒得再瞥一眼,已成为市容障碍的麦草了。我的注意力被别的生物吸引了去。

那是一窝燕子,在我家楼道的天花板下筑了巢。它们很会利用现成的设施,沿着一个碗型的小灯罩垒起了一圈泥墙,造成一个精巧的小窝。确实精巧,宛若水果店里那种漂亮的藤编果篮。我来来回回仔细地看,百思不得其解:它们的泥巴是打哪儿来的呢?现在城市水泥好找,泥巴可未必呀!难不成它们还会和泥?想到燕子可能会用细细的小腿儿加尖尖的喙衔来水和土,像我们乡间的小顽童那样和尿尿泥,我就忍不住自个儿乐起来。

似乎没过几天,小燕子出生了,一下子就是两只,我只见燕子妈妈迅疾地飞回来,扒在窝边,两个小东西叽叽叫着伸嘴来迎接。脑袋黑黑小小的,嘴巴却那么大!阔而长,镶鹅黄色边儿。再过几天,又多了一只,齐齐挤在窝边性急地吵闹。燕子妈妈来回更频繁了,我想她会不会跟我一样,眼里看到的首先是一张张嘴呢?

很同情燕子妈妈的辛劳,可我眼拙,看不出大燕子是不是夫妇俩。我先生很肯定地说:“没错!燕子爸爸长得有区别,我认识的。”我怀疑,但很愿意相信。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我想给燕子们照相。拿来卡片机,守在走廊侧面,燕子妈妈飞来哺食时,我抓紧时间抢拍,可是燕子妈妈动作很快,迅速转身飞走了。我看看画面不甚满意,继续守候。没过多久燕子妈妈又飞来了,这次她没有立即喂食,而是扭头看我站立的方向,发现我还在,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我明白了,讪讪退后。远远地看燕子妈妈在外围盘旋几圈终于回家了。

燕子们长得很快,三只小燕仔趴在窝边看我时,除了依然醒目的黄色唇线外,它们胖大起来的身躯几乎已经让我分辨不出老小了,好在小东西们是我看着长大的,毫不怕生,这点让我感到亲切而安慰。

就在我日益替它们担心那个小小的蜗居不够居住时,发现它们跟我家一样,孩子越大窝巢却越来越空了。它们去哪儿了呢?我先生说:“笨,它们练飞去啦!”哦,跟我的孩子们一样啊?!

昨天回家晚了,丈夫不顾我要洗漱休息非拉着我去看燕子,我惊讶地发现:燕子父母居然蹲守在另一侧的走廊下歇着了。这是门廊上方的一块长方形标牌,夜间莹绿的灯光打出四个字:安全出口。燕子夫妇一左一右相对卧在这窄窄的标牌上,脑袋低垂着似乎睡着了,见我们来又倏忽抬头,但并未惊慌失措。我突然好心疼,拉着丈夫就走。我不想打扰它们了,我不知道它们心里作何想。它们的孩子知不知道父母去了哪里?它们会在这里暂住多久?

月光透过窗隙,均匀地洒满房间,我的孩子在我身边香甜地睡着。我睡不着,满脑子问号:燕子们为什么不再筑一个巢呢?小燕要多久才可以独立捕食?是不是翅膀硬了后就会离家另立窝巢?是自己搭窝呢还是父母兄弟相帮?……

丈夫轻拍着我笑我傻,他说哪儿那么容易说筑就筑一个新巢呢?跟人一样,它们会等到小燕长大找到另一半时,才会另立门户。繁殖的本能产生动力,生儿育女不辞辛苦,待到儿女长大一个个离窝,老燕夫妇才会独自拥有自己的房屋吧?只是,秋天来了,它们又要迁徙了,明年回来,旧巢是否还在?老燕的寿命有多久?是否一年年仍跟自己的儿女在一起?……

我一定是多虑了,虽然盛世,我仍然有其他更多的心要操,我只能用一点点的好奇心把眼光投注到其他物种身上,大部分时间我还得为自己的生活奔波,为高堂和稚子忙碌。我,也不过是人世间一只辛劳的燕雀儿。既有小小麻雀的自足自乐,也不乏燕子的迁徙之心,来来回回庸庸碌碌地完成生命的轮回。好在生逢盛世,容许一只燕雀这样平凡而简单的活着。至于鸿鹄之志,就让鸿鹄去完成好啦!(王亚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