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84期:第01版 首版

初心永驻 模范到底

——记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林秀英

关键字:到底,模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七一”,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仲茜看望慰问林秀英。(本报记者 刘强 摄)

如果说她是一面旗帜,就是一心向党,写满了奉献和忠诚,用劳动树起共和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劳模的旗帜;如果说她是一个坐标,就是初心永驻,一辈子做模范,用坚守矗立在每个共产党员心中的精神坐标。

她就是曾经与赵梦桃齐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林秀英。从纺织厂到省总机关,从一线工人到工会干部,从老先进、老劳模到退休老党员,变换的是岗位和时空,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她一生淡泊名利,坚守初心,不忘本色,乐于奉献,用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和模范到底的追求书写了充实的人生。

锤炼初心:为理想工作,为党奉献,在纺织一线平凡的岗位屡创佳绩,成为享誉全国的劳动模范

林秀英1938年10月生于陕西省户县县城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她家的生活与当时多数中国人一样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她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到该上学的年龄,因家贫没能上学读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后来的人生。”林秀英说,是新中国改变了她及家人的命运。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轰轰烈烈展开,1952年7月,地处咸阳的陕棉一厂来户县招工,当时只有14岁的林秀英怀着“能吃饱饭”的渴望,毅然报名当上了一名织布工人。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憋着一股子劲地学技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练结头、跑巡回,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织布工。

1955年10月,作为熟练工,林秀英与100多名姐妹一起调往西安,支援新建的西北国棉四厂。新厂区位于西安东郊的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沟梁纵横,污水乱流。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她们住在野地里临时搭起的油毡房里,吃饭都是席地而坐,饭碗常常被野狗舔得精光……

“是党把我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农村小姑娘变成了大型纺织企业的纺织工。我要抓紧时间为党、为人民多生产一尺布。”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总想报答党的恩情的林秀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新厂建成后,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和姐妹们齐刷刷剪成“男人头”,“8小时拼命干,8小时外加班作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争分夺秒为国家生产布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了上班期间不跑厕所,她坚持上班前和上班中不喝水;上夜班最难熬的凌晨两三点钟,她买几颗水果糖,揣在口袋里,要是打盹了,就含一个,把瞌睡撵走。日常工作中,她坚持苦练技术和操作手法,日积月累,练就了“五一织布工作法”,实现了从一人看4台老式织布机,到一人看24台自动化织布机、再到看36台织布机的飞跃。看36台织布机,来回在织布机之间穿梭,一个班下来就要跑80里路。她还练就每分钟打结30个的“绝活”,处理断经从每根18秒减到10秒,处理断纬从3秒减到2.5秒,连连打破全国纪录,使多机台管理科学化,操作技能规范化,产品质量更趋平稳,生产进度大大提高,确保年年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立足岗位,一心向党。1956年林秀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逢党的“八大”即将召开。向“八大献礼”,向党表忠诚,她作出了全年不出次布的庄严承诺。经过艰辛努力,实现了两年不出次布,打破了全国纪录。她多次被评为车间和工厂的先进生产者、五好职工。连续几年出席西安市、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光荣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就在这次群英会上,赵梦桃作为劳模代表登台发言,林秀英上台领奖。当周恩来总理亲手把奖旗颁发给她,并握着她的手嘱咐“再接再厉”时,她激动地流出了热泪。这一年,林秀英和赵梦桃等全国英模一起赴苏联学习访问。从此,陕西纺织战线的“劳模双星”享誉全国。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陕西省总工会原主席薛昭鋆对记者说:“林秀英是劳模中的楷模,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向党,心中永远装着工作和群众。”

不忘初心:把党的嘱托装在心里,与群众打成一片,身居领导岗位却连续19年坚持下基层劳动,永葆劳模本色

林秀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的全国劳动模范,周总理曾勉励她“再接再厉”,朱德委员长告诫她“要为国家增产节约”。亲切的问候,殷切的嘱托,常常在林秀英心里荡起层层涟漪,更激发了她爱党爱国的主人翁情怀。林秀英清楚记得,1963年“五一”节,朱德委员长到西安兴庆公园参加节日群众游园活动。上午9时刚过,朱德委员长在省委领导陪同下,向欢迎的群众走来,一一与劳模代表握手,不时向游园群众招手致意。在沉香亭休息时,林秀英有幸坐在委员长身边,委员长面带微笑地对她说:“你是一个工人,要为国家增产节约。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1962年林秀英(右二)与来厂体验生活的西安话剧团演员交流

1973年6月11日下午,正在上班的林秀英突然接到上级通知,有紧急政治任务。原来是周总理陪同越南党政领导人黎笋、范文同等来陕西考察,作为劳模代表,在丈八宾馆她又一次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这是我1959年参加群英会后时隔14年又见到了周总理。总理握着我的手,竟然能记起我的名字,还问我身体好吗?勉励我继续努力。”林秀英说。

一份荣誉一份责任。在后来的工作中,林秀英经常想起周恩来总理的勉励,时刻牢记朱德委员长的嘱托,扎根生产一线,锤炼初心和意志,用劳动和创造带动和影响他人,按月按季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1975年林秀英调往省总工会工作,她时时告诫自己:“我永远是新中国的纺织女儿,工作变了,岗位变了,纺织工人和劳模的本色不能变!”

正是基于这一信念,她把国棉四厂作为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一个点,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都利用休息时间到四厂生产车间帮助姐妹们开车,坚持义务劳动。由于机器停了几天,节后第一个班开的是冷车,车子特别难开,工人要提前30分钟进车间。她每次早早从城里出发乘公共汽车赶到郊区,提前一个小时进入车间打扫卫生,做好开车前的准备工作。有的岗位缺人手,她就毫不犹豫顶上去。直到晚上七八点机台全部开齐、正常运行,她才悄悄离开工厂。就这样,一年接着一年干,不管刮风和下雨,与职工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连续坚持了19年,后因腿部受伤、眼疾等原因,才不得不中断。

“林秀英是真劳模、好党员,无论干什么,岗位如何变,她对一线职工群众的感情始终没有变,劳模的本色没有变,时刻为党和人民多生产一尺布的初心没有变!”谈起林秀英,今年83岁、林秀英第五任生产组组长刘进虎依然激动不已。

守住初心:燃烧激情,任劳任怨,分秒必争,创先争优;光华褪去,淡泊名利,本色不改,模范到底

1999年11月,林秀英从省总工会机关光荣退休。谈起她在省总机关的工作,今年75岁的省总机关纪委原副书记,现为省总工会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省总工会西北一路家属院家委会主任邱希城说:“在省总机关,我与林秀英面对面坐了十几年。她一心为公,清正廉洁,模范执行党和国家政策,多次被评为省总机关模范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是人人学习的榜样。”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关爱劳模、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劳模的待遇也越来越好。关爱劳模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人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别人眼里,作为从省总工会退休的老劳模,林秀英应该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然而,她却是一个最不爱向组织“伸手”的人。

“林秀英是个诚实的党员,也是个内心比较坚强的老人。我在老干部处干了2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她主动向我们提出过什么要求,家中遇到困难,也不给我们说,怕给组织添麻烦。”在多次陪同记者采访林秀英的路上,省总工会老干部处原处长王广华如是说。

一个在事业上曾经轰轰烈烈的全国劳模,退休后的20年时间,面对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始终守住自己心中的“独善”,不向党和组织伸手。其实,林秀英的生活并不富裕,走进她家,没有一样新家具,老伴长期有病,女儿没有工作,她的身体也不如从前。尽管如此,每当组织问她有什么困难时,她总是说“没有”。“没有”两个字彰显的正是“奉献永远大于索取”的劳模精神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想想英年早逝的赵梦桃,想想当年那些从上海、东北、南方来支援大西北的纺织工人的超常付出,我的这点成绩算什么?我还有什么理由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呢?”采访中,谈起赵梦桃,老人的眼里闪着泪花:“赵梦桃是我的好姐姐,她比我大三岁,我们一起参加全国群英会,她提出的‘永远听党的话,不让一个姐妹掉队’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林秀英常告诫儿女:“我的荣誉是我自己的,与你们无关。你们要过上好的生活,只有一条,就是自己劳动,努力创造。”听说采访林秀英,84岁的省总工会西北一路家属院家委会原主任史慧芳拉着记者的手说:“我经常与林秀英一起去买菜,从来没见她与他人红过脸,那些卖菜的小摊小贩都常夸她,‘是个老先进、老党员!’”

牢记初心:退休志不改,更加爱学习;心系工运事业,学习党的方针,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用学习丰富退休生活!”走进林秀英老人的生活,精神上的富足与生活上的简朴形成强烈对比。在她家已掉了漆的桌子上,一眼就看到老花镜底下压着的学习笔记和书籍。最近她正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书和笔记本是省总离退处发的。她说:“省总领导想得真周到,给我们发的书是大字号的,看着不费劲。”

熟悉林秀英的人都知道,她有眼疾,每次看书时间不能过长,她就增加每天读书看报的次数,笔记虽然记得不太多,但重要的东西都工工整整地写在上面。去年以来,老人先后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等。翻翻老人的学习笔记,中国工会十七大、陕西工会十四大等内容也记录在案。省总给老同志赠送了《陕西工人报》,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报,《陕西工人报》让她及时掌握了陕西工会的工作动态。

“退休了,没有了具体的工作,学习就是我的一项工作。”林秀英幽默地说。她小时候家贫没有上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都是在参加工作后通过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学习获得的。她当过纪委书记,每次从报上看到那些贪官、腐败分子被“收拾了”,打心里称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和意志。

“新时代,工会组织承担着维权服务的重要职能,承担着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建功立业新时代的重要使命。”通过学习,林秀英表示,工会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要像郭大为主席强调的那样——“一定要把‘多干党委想干的事,多帮政府干好正在干的事,多做职工群众关心的事、操心的事’,认真落到实处,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陕西追赶超越。”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林秀英牢牢记住她的好姐妹赵梦桃生前说过的这句话。现在,她虽然深居简出,但党组织的活动一次不落,她认真践行“活到老、学到老、跟党到老”的人生哲学。最近,省总工会在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林秀英也积极投身其中,她说:“是党员,无论党龄长短、贡献大小,都要时刻不忘学习党的政策,参加党的活动,这样才能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林秀英是朴实无华的。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劳模用平凡而踏实的人生,诠释了信仰的高度、忠诚的厚度和劳模的荣耀。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感受到一个老劳模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赤子情怀。

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张仲茜表示,“远学张富清,近学林秀英。”要学习林秀英同志分秒必争,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积极奉献的劳模精神;学习她淡泊名利,清廉自守,密切联系群众,模范到底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朴素情怀。要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用主题教育的实绩,确保“当好群团组织排头兵,力争陕西工会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标的实现。(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