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319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书法创作缺少了什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时下的书法创作正朝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向发展。书法佳作不断问世,名家不断推出,对引导当前书法创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从不同侧面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面临着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表现在书法创作上思想观念更新的浅显性。这种浅显性表现在当前书法创作观念的过分依赖与盲目和反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观念的更新,就是对艺术传统的再认识与再创造。书法家的艺术思想、审美观念是否成熟、独立、深刻与完美,在很大程度上必然决定其艺术创作的品格、素质的优劣与审美价值的大小。书法创作“苍白”,无疑是书法家艺术思想“苍白”的外现。写字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形式,写字之所以与书法创作艺术甚远,倒不是其技巧功力相隔天壤,更多的是由于前者是一味使用机械化的重复类同,而后者却是注入了“我”的生命活力。其中当然包括人格精神以及思维观念和修养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当前的书法创作显然超过了写字的水准,但仿佛还徘徊在缺少思想深度与观念更新阶段上,恐怕这也是我们面对的客观事实。千人同面,陈词滥调,一些人无休止地在重复自己、重复别人、重复过去,赏者味同嚼蜡,造成了“书法作品无多大变化”这样一种心里理倦。

冷静地看待当前书法创作,不少人相对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具有了一定功力和学俗的审美经验后,便堕入了“模式化”创作的惯性圈内,难以自拔,只顾表现手段、表现方式的重复,“换汤不换药”。可是随着人们文化心理需求的日益复杂多样,艺术审美水准的逐渐提高,新时代的书法艺术究竟该表现些什么样的作品,就“古”与“今”的具体表现如何在风格上、在内容上去区分,诸如“人格与书格”的争执就没有个结局。书法是作者一人的表现物,这个表现物到底表现人身哪些方面?是人格、性情、形貌,还是修养、气质、好恶?

在这里,艺术的主体精神与书法家的自我审美思想大多难以得到完美的体现,同时艺术传递思想情感的功能也在无形中被削弱了。艺术精神主体迷离,其结果必然造成欣赏客体的审美冷漠与障碍。因此说艺术作品魅力的减弱,也就等于宣布了创作的失败。艺术的精神当然有狭义与广义两层含义,这里所指,是兼有二者的。那么,书法艺术精神是否建立在完美独立的主体创作意识与深广复杂的人文背景的碰撞之中?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是不是艺术精神的核心体现?这些问题都得深思。□赵潭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