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6987期:第04版 视野

作家与牛的故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史铁生在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饲养室前怀抱牛犊

商子秦赶牛犁地

延川中学初66届回乡知青作家路遥和诗人曹谷溪(右)在黄河畔合影

这是路遥生前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牛是人类的忠实朋友,牛为人类忠实地提供了终身苦役,牛被称为“仁畜”“瑞牛”,民间有福牛耕瑞,吉牛迎春的吉祥语。《周易》中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因之牛也被誉为“神牛”,其身俱之美德,几千年来更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颂。

长期与牛一起劳作的农民,很早就发现了牛与自己是多么相似,在陕北农民把下地干活叫受苦,而牛受的苦就更大了。正如北宋李纲《病牛》中说的:“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在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史铁生,就是一位与牛一样勤奋耕耘的接地气作家。他获全国短篇小说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几乎通篇都写到了牛。一开始就写牛中要数秦川牛最好,接着写他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他感慨地说:“陕北的牛也是苦,有时候看着它们累得草也不想吃,‘呼嗤呼嗤’喘粗气,身子都跟着晃,我真害怕它们趴架。尤其是当年那些牛争抢去舔地上渗出的盐碱的时候,真觉得造物主太不公平。”

文中这样描写“唯一能够代替人力的牛简直是宝贝。”“天不亮,耕地的人们就扛着木犁、赶着牛上山了。太阳出来,已经耕完了几垧地。火红的太阳把牛和人的影子长长地印在山坡上,扶犁的后面跟着撒粪的,撒粪的后头跟着点籽的,点籽的后头是打土疙瘩的,一行人慢慢地、有节奏地向前移动,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吆牛声有时疲惫、凄婉;有时又欢快、诙谐,引动一片笑声。”

史铁生从陕北的牛感悟到:“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史铁生是懂牛的,不懂牛他写不出这么出色的小说。他写到“在山里,有那些牛做伴即便剩我一个人,也并不寂寞。我半天看着那些牛,它们的一举一动都意味着什么,我全懂。”

史铁生喜欢看牛顶架,“给人一种力量的感受,一种拼搏的激励,我对牛打架颇有研究。”“我最喜欢的是一头红犍牛,高高的肩峰,腰长腿壮,犍牛的犄角长得好,又粗又长,向前弯去;几次碰上邻村的牛群,它都把对方的首领顶得败阵而逃。”

正是因为史铁生从牛身上获得了生命的力量和拼搏的激励。当他瘫痪在床,生命遇到极大考验时,他坚持了下来,创作出了一大批影响中国文坛的伟大作品,他是当代作家中人格力量的标志,知青文学的代表。

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写到结尾时还在感叹“我的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读到这里,眼泪就有点忍不住了。

史铁生在陕北留下的几张老照片都和牛在一起,尤其是他抱着小牛犊的那一张。

在陕北还有一位土生土长的路遥,也是一位和史铁生一样,像牛一样一生辛苦劳作,“负载生养万物大地”,把生命献给黄土地的陕北作家,他著过《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并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路遥1949年出生,属牛,路遥留给这个世界的一句话就是:“像牛一样的劳动,像土地一样贡献。”这句话就镌刻在路遥墓后一面高大的石壁上。铜川鸭口矿路遥纪念馆门前就塑有一头耕耘的牛。

陕西与牛关系紧密的还有属牛的作家诗人商子秦,他是西安市第五中学高68届学生,插队宝鸡县固川公社四家坪大队五家底下小队。

生于长安,葬于长安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一首《牛赋》作本文结速语,特录于下: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