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387期:第04版 视野

岁暮归南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踌躇满志地从老家襄阳来到长安城参加进士考试。孟浩然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幼承庭训,天资聪颖。少时即有大志,尝言“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孟浩然饱读诗书,满腹文章。二十岁时写就《题鹿门山》,此诗标志着孟浩然独特诗风的基本形成。此后二十年间,孟浩然漫游天下、广交朋友,一时声名鹊起,就连当时诗坛领袖王维、张九龄等人对孟浩然也是青眼相加。面对铺天盖地的赞誉孟浩然不禁飘飘然。于是他在考场上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长安早春》:“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这首诗借早春长安冰消雪融、鸟语花香之景抒发作者的理想抱负。自鸣得意的孟浩然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诗名定能在此次考试中一举夺魁。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待成绩张榜公布后,孟浩然居然落第了。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与仕途之间的确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但这并不等于说会写诗就一定能做官。科举考试能否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时务与经书的策论,而不仅仅是诗才。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大诗人、大文人会屡试不第,以至于怀才不遇、抱恨终生了。

进士落第这个打击实在是让孟浩然始料未及。于是他陷入了一种无边的失意、沮丧与孤愤之中。黯然伤神之余他写下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不要再给朝廷上书了,让我回到终南山破旧的茅屋吧。我本无才也就难怪圣明的君主抛弃了,年迈多病的朋友们也都一个个离我而去了。头上的白发频频长出,整个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此刻我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唯有那明月照着松林窗外一片空虚。这首诗以自怨自艾的笔调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的幽思。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蓄丰富,层层辗转反复,句句寓意深沉,风格悠然深厚,读来韵味无穷。

《岁暮归南山》这首诗可以说是解读孟浩然心灵的一把钥匙。诗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然而命运总是充满着诡异。孟浩然终其一生都是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同为田园山水派代表诗人,并称“王孟”,然后两人的仕途际遇却大相径庭。王维21岁考中进士,即获授官,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尚书右丞。而孟浩然则仕途坎坷,他深受陶渊明影响,标榜归隐田园,但他又不能完全摆脱对仕途的向往,内心异常冲突。《新唐书·文艺传下》载:(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招孟浩然致幕府。但时隔不久,孟浩然就返回故居,自命“山人”,从此终老乡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诗人王昌龄遭贬,途经襄阳,访孟浩然。大概是因为联想到自己此生怀才不遇,惺惺相惜,孟浩然居然不顾背生毒疮而与王昌龄纵情宴饮。送别王昌龄不久孟浩然即因宴食海鲜诱发毒疮爆裂,不治身亡,享年五十二岁。□史飞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