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的“外星人”
奇特细节中的时代文化图景
路遥《平凡的世界》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解读、研究它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有个别细节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细细品读,会发现其中的奇特之处。比如,小说中出现过一段外星人的故事,当它被翻拍成电视剧后,也一度引起观众哗然。
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6章中,孙少平因过度思念晓霞,竟然出现了幻觉:“他渐渐看清,橙光中有个像圆盘一样的物体,外表呈金属质灰色,周围有些舷窗,被一排固定不变的橙色光照亮;下端尚有三四个黄灯。圆盘直径有十米左右,上半部向上凸起,下半部则比较扁平。”
接下来,便是孙少平偶遇“外星人”的奇怪桥段,甚至还出现了“这个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而且是一口标准的北京普通话”这样的内容。孙少平与“外星人”的对话,也是在讨论什么地球文明、外星文明的事情,甚至路遥还借“外星人”之口这样说:“你可能不知道,美国一位专门研究超自然现象的专家赖特·史德加博士,就写过一本《奇异的失踪》的书,收集了不少集体失踪事件,所牵涉的人数,由最少十二人到最多四千人……”
我查找了许多资料,始终没找到这位“赖特·史德加”是何许人也,即便考虑到翻译方法的变化因素,也找不到这个美国作家的任何信息。考虑到过去不少“外国××专家说××”都属于国人臆造的假材料,所谓的“研究”也属于伪科学,不排除路遥从某些杂志文章上看到了这个细节,然后便拿来使用的可能性。
到了这段情节最后,还是回到了思念晓霞的层面:“假如他真的经历了所谓的‘第三类接触’,那么他就又一次看见了晓霞,和她重逢了。这已使他感情上获得了很大的安慰。即便是个梦,也很好。能在梦中和亲爱的人相逢,也是幸运的;他早就盼望能做这样的梦。”
路遥为什么要在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里,加入这种脑洞大开的奇特情节?要解释这个问题,还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图景中去。对当时的读书人而言,外星人恐怕并不只是茶余饭后猎奇的对象,而是象征着科学与现代化的某种特殊表达。改革开放初期,“科学的春天”在全国遍地开花,一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都能席卷大江南北,让无数知识分子喟然慨叹。与此同时,一些传播神秘的“未知科学”的读物,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飞碟探索》杂志。
很难想象,如今已经停刊的《飞碟探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享有盛名——这是一份存在于1981年至2018年间的“神秘科学”杂志,专注于各种未解之谜尤其是外星人的“研究”,对刺激读者想象力大有裨益,但也因部分内容缺乏实证而被人诟病为“伪科学”。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路遥读过这本杂志,但它引起的全民热议UFO、关心外星人故事的热潮,却通过大众传媒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读书人的脑洞。路遥能写出外星人的情节,可见他确实接触过相关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不少读书人眼中,“外星人=未来科学=发达文明=现代化=城市化”形成了一个想象的逻辑闭环,尤其是对当时视野不开阔、科学素养有限的农村作家而言,想象外星人就意味着对科学与现代化的追求。哪怕它是非常粗糙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在当时近乎狂热的文化热潮中,它不会给人突兀之感。很多在今天看来经不起推敲的著作、学说,在当时都一度甚嚣尘上,尤其是那些宏大的概念与理论,格外容易受到知识分子的追求。
对一个长期被文化压抑的群体来说,严重的知识饥渴症,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体现。人们太渴望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弥补失去的岁月。因此,很多似乎可以囊括一切的概念,可以助人指点江山的思想,都成为当时的“文化快餐”。
这种炽烈的状态维持了整整十年,到了路遥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知识界对未知科学与宏大理论的狂热状态达到了巅峰,尽管他当时身处陕西一隅,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通过报纸、杂志、广播,路遥对遥远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兴趣,如同高加林、孙少平他们渴望走出农村一样。但未知的世界也充满着神秘感,路遥只能通过想象“科学”与“未来”,来完成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
如果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看,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这种认知难免是局限的,是不准确的,但当路遥下意识地将这种理念融入《平凡的世界》中时,就会出现“想象外星人”的奇特情节。实际上,这反映出当时的读书人对世界认知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征候,折射的是一个特殊时段的文化图景的真实状况。□黄西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路遥《平凡的世界》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解读、研究它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有个别细节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细细品读,会发现其中的奇特之处。比如,小说中出现过一段外星人的故事,当它被翻拍成电视剧后,也一度引起观众哗然。
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6章中,孙少平因过度思念晓霞,竟然出现了幻觉:“他渐渐看清,橙光中有个像圆盘一样的物体,外表呈金属质灰色,周围有些舷窗,被一排固定不变的橙色光照亮;下端尚有三四个黄灯。圆盘直径有十米左右,上半部向上凸起,下半部则比较扁平。”
接下来,便是孙少平偶遇“外星人”的奇怪桥段,甚至还出现了“这个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而且是一口标准的北京普通话”这样的内容。孙少平与“外星人”的对话,也是在讨论什么地球文明、外星文明的事情,甚至路遥还借“外星人”之口这样说:“你可能不知道,美国一位专门研究超自然现象的专家赖特·史德加博士,就写过一本《奇异的失踪》的书,收集了不少集体失踪事件,所牵涉的人数,由最少十二人到最多四千人……”
我查找了许多资料,始终没找到这位“赖特·史德加”是何许人也,即便考虑到翻译方法的变化因素,也找不到这个美国作家的任何信息。考虑到过去不少“外国××专家说××”都属于国人臆造的假材料,所谓的“研究”也属于伪科学,不排除路遥从某些杂志文章上看到了这个细节,然后便拿来使用的可能性。
到了这段情节最后,还是回到了思念晓霞的层面:“假如他真的经历了所谓的‘第三类接触’,那么他就又一次看见了晓霞,和她重逢了。这已使他感情上获得了很大的安慰。即便是个梦,也很好。能在梦中和亲爱的人相逢,也是幸运的;他早就盼望能做这样的梦。”
路遥为什么要在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里,加入这种脑洞大开的奇特情节?要解释这个问题,还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图景中去。对当时的读书人而言,外星人恐怕并不只是茶余饭后猎奇的对象,而是象征着科学与现代化的某种特殊表达。改革开放初期,“科学的春天”在全国遍地开花,一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都能席卷大江南北,让无数知识分子喟然慨叹。与此同时,一些传播神秘的“未知科学”的读物,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飞碟探索》杂志。
很难想象,如今已经停刊的《飞碟探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享有盛名——这是一份存在于1981年至2018年间的“神秘科学”杂志,专注于各种未解之谜尤其是外星人的“研究”,对刺激读者想象力大有裨益,但也因部分内容缺乏实证而被人诟病为“伪科学”。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路遥读过这本杂志,但它引起的全民热议UFO、关心外星人故事的热潮,却通过大众传媒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读书人的脑洞。路遥能写出外星人的情节,可见他确实接触过相关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不少读书人眼中,“外星人=未来科学=发达文明=现代化=城市化”形成了一个想象的逻辑闭环,尤其是对当时视野不开阔、科学素养有限的农村作家而言,想象外星人就意味着对科学与现代化的追求。哪怕它是非常粗糙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在当时近乎狂热的文化热潮中,它不会给人突兀之感。很多在今天看来经不起推敲的著作、学说,在当时都一度甚嚣尘上,尤其是那些宏大的概念与理论,格外容易受到知识分子的追求。
对一个长期被文化压抑的群体来说,严重的知识饥渴症,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体现。人们太渴望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弥补失去的岁月。因此,很多似乎可以囊括一切的概念,可以助人指点江山的思想,都成为当时的“文化快餐”。
这种炽烈的状态维持了整整十年,到了路遥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知识界对未知科学与宏大理论的狂热状态达到了巅峰,尽管他当时身处陕西一隅,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通过报纸、杂志、广播,路遥对遥远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兴趣,如同高加林、孙少平他们渴望走出农村一样。但未知的世界也充满着神秘感,路遥只能通过想象“科学”与“未来”,来完成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
如果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看,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这种认知难免是局限的,是不准确的,但当路遥下意识地将这种理念融入《平凡的世界》中时,就会出现“想象外星人”的奇特情节。实际上,这反映出当时的读书人对世界认知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征候,折射的是一个特殊时段的文化图景的真实状况。□黄西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