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422期:第04版 视野

音乐大神赵梅伯在西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赵梅伯

被誉为“一部活的中国声乐史”的已故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赵梅伯先生,是二十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著名的声乐家、合唱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是第一个赴欧洲留学声乐、第一个将中国民歌介绍到西方的人,也是第一个在欧洲乐坛上为中国人夺得歌唱头奖的人,还是演唱古典、浪漫、近代歌曲和东方民歌的第一人。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音乐大神,40年代初,在西安创办了西北音乐学院,地址就在紧挨贡院门东边的早慈巷,省立西安第一中学(今西安市四十一中)校址内。

赵梅伯(1905-1999),生于宁波奉化,早年名章伦,号梅伯,以后一直以号为名。就学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1936年回国,被聘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声乐系主任。他是中国现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二十世纪罕见的中国音乐教育家,也是少数能将声乐与指挥合唱技能连为一体的专家。30年代初就已经成为斐声世界乐坛的男中音歌唱家。

赵梅伯天性聪颖,天赋极高,小时候便能吹笛拉琴,自幼念私塾,音乐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0岁时就成为校园歌手。他不但是音乐天才,而且在体育上也不输他人,上中学时是学校里的足球健将,网球、田径方面都高人一筹。1921年,赵梅伯从宁波斐迪中学毕业,考入沪江大学。在沪大“新生之夜”晚会上,他被推派代表新生独唱,一往事事顺利的他,却在唱完后不知因过分紧张还是老天爷给他提个醒,他竟在台上摔了一跤,引得全场哄然大笑,从此“跌跤之赵梅伯”便闻名全校。

这一跤,预示了他音乐之路的艰难,由于父亲竭力反对他学音乐,并断绝了他在沪大的学费。为赚取学费,赵梅伯做过“小贩”,到上海港的外轮上向船员兜售中国的商品,为音乐老师做助理。实在无奈,便辍学到杭州蕙兰中学作音乐教员,还在外国人组织的合唱团中担任独唱演员,又指挥杭州最大的教会合唱团——杭州乐正社合唱团。就这样,他一边教书一边学习音乐,同时并修完了沪江大学的学业,于1927年获得学位。

这一跤,让赵梅伯走过青春,走过艰难,初露头角。1929年,24岁的赵梅伯应德国高亭唱片公司之邀录制唱片,演唱中华民国国歌(国民党党歌),并向全国播放。并与上海音乐界知名人士一起发起成立上海音乐协会,后来还被推为协会组织部主任兼声乐科主任。

这一跤,还把他跌进了世界最高音乐学府之一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这个学校,投考极难,而赵梅伯竟被录取于正班(非外国人班),成为当时第一个学声乐的中国人。

这一跤,让他参加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公开考奖,也历尽坎坷。这种公开考试,极其严格,惨苦无极。只有满分考取头奖,才能毕业,考分获二奖,需再练一年后重新考试。他前两次皆与头奖失之交臂。终于,第三次他抱病参加并获得头奖(罗雷亚学位),兼获爱尔乾奖学金。华人在欧洲最高学府中学音乐而享有此殊荣的,赵梅伯为第一人。

1934年2月,赵梅伯应邀赴美,纽约全国广播电台NBC·WEAF为他举行广播音乐会。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听到如此知名的东方人的演唱”。之后,在美国纽约等数十座城市举办独唱音乐会,在美国掀起了赵梅伯热。60年代末他再赴美国,还荣膺“美国杰出教育家”称号。至此,他终获大名,成为享誉中外乐坛的音乐大神。

1936年,赵梅伯由欧美载誉回国,被萧友梅聘为上海国立音专声乐教授及主任。抗战期间,上海沦陷,当时被困上海的赵梅伯,坚守民族气节,绝不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他拒绝了南京汪伪政府要他就任南京音乐院院长职务的邀请,随后便携妻女秘密逃离上海,冒着生命危险,闯过一道道日军封锁线,千里跋涉,辗转到达西安。在西安他创办了西北音乐学院,开始了他把音乐之花播种西北大地的又一个光辉时期。

西北音乐学院是在当时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创立的,并得到西安当地军政要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当年西北音乐教育极其落后,一千零八所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约有三分之二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因此,西北音乐学院对于发展西北音乐教育,更负有重大使命。学院于1943年8月开始招生,学生多为沦陷区逃亡出来的。凡考试主科能达80分以上者,均享受免学食费等优待。他的办学宗旨不只是培养人才,而且更注重提高西北音乐教育水平,因此,在设立专修科的同时,还设有师范科。日军占领上海后,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被迫改为汪伪国立音乐学院,不少爱国师生愤然离校,相继流亡到西安,使学院充实了一批高质量的授课老师,令赵梅伯和学生感到十分欣慰。

西北音乐学院自1943年建立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停办,时间虽短,但对西北地区的音乐教育却起到了无可估量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培养了一批像张树楠这样的音乐人才。在三年时间里,该院曾在西安多次举办音乐会。学生演唱的歌曲都是欧洲最高尚的音乐,有法文、英文、意文和中文的歌曲,有古典的,也有最新派的作品;有神曲,也有歌剧。有人称赞赵梅伯创建并苦心经营的西北音乐学院是“西北荒漠土地上的一棵音乐萌芽”,称他是“一位不愿屈服在敌人统治下的文化英雄”,并把他誉为“一部活的中国声乐史”。他著有《黄钟史》,较早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音乐及历史。他的《唱歌的艺术》是中国声乐专著中既深入浅出又富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作品。

1997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庆贺赵梅伯先生从教70周年活动上,中国文联主席、作曲家周巍峙为赵梅伯题写了“歌坛耆宿乐苑益师”的贺词,上海市音协主席、作曲家桑桐题写了“梅香隽永柏树常青”的贺词。而赵梅伯在西安早慈巷创建并苦心经营西北音乐学院的光辉事迹,对于现今的西安人来讲,可以说知之甚少,想起来,确实惭愧得让人汗颜。□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