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调研民营企业稳就业和职工维权工作
(2020年4月1日,根据记录整理)
郭大为
今天,特意把大家请到一起说说话、谈谈心,听听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哪些新的思考,因为除了疫情防控之外,重要的是疫情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会有一些冲击,也带来一些变化,面对这种冲击和变化,在经营战略上也会有一些新的思考。比如,“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经济”,这些对我们思想也是一种冲击,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化危为机,克服了危即是机。另一个,就是这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家的确很辛苦,你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渴望生活的群体,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实打实。疫情防控靠基层,复工复产靠企业,特别是靠企业的领军人物——企业家。再一个,就是稳就业。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抓复工复产就是抓经济、抓发展。在这方面,你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不减薪、不减员、善待职工,而且,比以往更加善待职工,这都是稳就业的担当作为。省总工会也希望借这个机会,把大家的好点子、好办法采集过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让更多的劳动者受益,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到家。
人最基本的权利就是生命、自由和财产权,这是共识。生命权是一切权力的前提,复工复产就是给劳动者相当的自由。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个大家体会很深,现在疫情依然在防控中,大家感到“上班族”也好,企业主也好,对工作的兴趣、关注、用心,悄悄地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有一大部分人不知道为啥而工作,有的是为了混日子,有的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工作是生命体现,是生活的乐趣。马克思还讲,“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我想,以前讲这些话,大家可能听不进去,但因为疫情的切身体验后,再来重读马克思著作,可能体会就会更深。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会产生很多新思路、新思维、新举措、新办法,而且,这些都将变为新商机、新机遇,为企业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刚才,6位民营企业家分别作了发言,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都是真情实感。也谈到这次抗击疫情中一些新思考、新观点,讲的都是实打实,听了让人感觉到都是“干货硬料”。会后,省总工会将大家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向省委、省政府报个送阅件,通过送阅件把大家的想法和声音报告省委、省政府,推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更加优惠的政策。我们要把“国有”和“民营”摆在同一个天平上,一样重视,一起启动,帮助企业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这样,让人感觉到给社会作贡献的人,在特殊时候帮了政府的人,政府是时刻记着的,这是一种良心上的互动,互动多了,全社会的良心才会满满的。
下面,我谈四点体会,共同思考,这也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一、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强大力量
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些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经济“多点开花”就是空话。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从1949年到现在71年,我们国家从白手起家,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不少外国政要和境内外专家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两大奇迹”,特别是中国“经济奇迹”是世所罕见、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中国经济之所以令世界瞩目,关键在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工商界有个“56789”的说法,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从数据来看,民营经济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是突出的,撑起了国家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供就业岗位,因为没有企业就没有就业。话剧《立秋》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作为企业家,提供的是就业岗位,为社会做的是贡献。作为工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是永恒的责任,在服务中才能体现出工会组织的真实价值。要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职工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职工群众上多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主责主业,保障职工权益,不是和企业“对着干”,是为了劳动关系更和谐,职工好、企业才好,企业好、职工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今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时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同类型的群体、企业,不同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党中央在研究的时候,特别想到了中小企业,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的“组合拳”,会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予以一些调整,避免中小企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能够尽快地恢复到好的状态,而且还可以有新的发展。2019年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企业减负、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及投资受限等民营企业关注的9大焦点问题,提出33条具体措施。作为企业家,要善于学习政策文件,用足政策,抓住商机。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我省也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省总工会近期研究决定,从今年1月至明年12月,全额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职工救助帮扶力度。在经济战场上,企业始终是主力军,企业家是领军人物,要勇于作为,多做贡献,全社会要像尊重专家、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企业家,让创造财富的人有尊严、更体面。
二、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重托就是追赶超越,追赶超越比的是速度、更比的是质量,靠的是智慧和力量
“追赶超越”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来陕视察对陕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陕西的目标定位。在“追赶超越”方面,民营企业从来没有示弱,而且各有各的战略目标。这既是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个“时”与“势”的把握。所以,每个企业都会借助本省的一些优势。我省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军工企业;有着众多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人才支撑;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奠定了陕西发展的良好基础。这些都是应该共享的,属于所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共享的,不是专门给国有企业准备的“营养餐”,这个“营养餐”要进入“大灶”,让每一个企业都能够享受到。作为民营企业,要把握这个“时”和“势”,把企业发展融入到陕西高质量发展中。在企业发展中要有紧迫感,很多事情你不抢着干,就没有你的事了。市场经济往往不是先入为主,而是先入者全得,有了市场份额就全部抢走了,常常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所以,在抓政策、抢商机方面,占据市场主动权的意识一定要强烈。
这次疫情防控,政府和企业的角色不一样,发挥作用有所不同。政府想的是,假如下一次疫情再来,如何应对的比这次更好?如何减少国民的损失?如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企业家如果只停留在这些还是不够的。通过这次疫情防控,会产生一些新产业,而且这些新产业以后可能会长久的存在,这就是商机,大家要把握好。比如,刚才谈到的物业管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发现原来市场还有那么多需求。市场经济只要有需求,就是商机,就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只要有想法,都能够满足。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探讨,就是转型。没有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战略,都会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疫情当前,这个认识会更加强烈,所以,企业都会考虑转型的问题。荣华集团成立26年来,一直在探索转型,从建筑业起家,到健康颐养、绿色建筑、社区物业、生态农业、金融投资领域五大板块,整个都围绕着“转型要稳”作文章。其实,干过转型的人都有一个切身体会:转型不是转身,有时候转不起,有时候把自己都转没了。民营企业有灵气、有活力,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时刻想着变化,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创造机遇、捕捉商机。现在不是计划年代,不是计划定下来,几十年不变的年代。比如,人才短缺的问题。现在不是四年大学本科定终身的时代,大学学习只是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更多的学习内容要在以后时时处处注意学习。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大脑中走得越远,现实中走得越稳。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力量”。在企业管理中,大家把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名言和书籍肯定读了不少,能有当前的业绩,离不开这些新的管理理念,大家要继续消化好、运用好这些理念,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企业的良心,更是企业做强做久的根本所在
从大家刚才的发言,就觉得这方面让人感受很深。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在配置资源、创造财富方面是一个特定主体,在这个特定主体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家则是企业的“灵魂”和“主帅”,主导着企业发展方向,是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就是希望全国的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呢?创新、冒险、创业、宽容,这些都不可少,除了这些,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底色,或者是一种精神底气,那就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五个字很普通,但需要的是良心和良知,有舍得精神,有舍才有得,“舍”的是利,“得”的是义,取舍之间,方见“大德”。
刚才一进来,一位企业家给我们讲“双德”,企业经营中的“双德”,其实就把德性、品德放在企业经营的首位,这就如同我们去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一样,都是把德放在首位的,人生在世,缺啥都不可怕,就怕缺德;缺啥都能补,就是缺德难补。市场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你们的体会可能就更深了,在这个事情上,国外有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比如,日本松下电器的企业使命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舒适,并为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美国强生公司的生存理念是“一切为了国家的摇篮”。在美国来讲,美国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通常在发达国家,“以企为本”这种意识比我们强烈的多,也启发我们更要加快从“官本位”向“企本位”的转换。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解决多大社会问题,成就多大企业”,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认为,“社会责任将不仅是腾讯的最基本责任,而应成为腾讯的未来担当,被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服务当作前提来考虑”,腾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捐款达15亿。
我们经常讲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就是强调凡事不能说说而已,得做!在这方面大家都很清楚,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天参加座谈的6位企业家、6个企业都各有硬招、绝招,在履行社会责任、干实事的时候,完全把民营企业的身份都忘了,都是以国家的主人来参与,一心扑到国家的需要上、人民的需要上,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可贵之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文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人往往赢在文化上,这一点大家体会很深,未来就是要更加做好。
四、党的建设是旗帜,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国的一切发展变化,得益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这次疫情防控,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领导全国人民战“疫”,用短短两个月时间有力遏制了疫情,为世界其他国家疫情防控赢得时间,并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全国正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正在有序恢复,疫情防控各个企业不要大意,不能有“上岸者”的心态。精准防疫既要到位,也要防止过犹不及,有时候过犹不及也是不“打粮食”,也是浪费成本,干事情不能不讲成本。管理学上讲,“不惜一切代价,是错误的。”搞市场经济,必须讲代价、讲成本。
党建是一种特殊力量,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好了就是影响力。今年1月初,中央印发了《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民营企业,也要认真学习,一定要对标,把自己视为“国有”,学好做好。抓党建就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夯实,一定要使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在干事的过程中,我们都有一个体会,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组织力量,任何个人在组织面前都是渺小的,不要认为你今天是这个组织的主角,就误以为自己强大于组织,甚至还可以跟组织对着干,错了!一旦这样干,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因为我们只是组织的一员。
企业抓组织建设,一定要把班组建设作为一个重点,班组赢、企业赢,班组有力量,最能体现“咱们工人有力量”。大家要把班组长选好配好,用咱们体制内的话来说,就是把干部队伍建设好,这需要坚持不懈地抓。班组长选得好、配得好,能感觉到这个企业有精神、在状态,这是最可贵的资源。企业中人人有精神、在状态,啥事都能干成,就怕“无精打采”。在抓班组建设中,企业家要养成一些良好的工作作风,我有两点需要提示一下,一是技术管理中的名言,“不在现场,不在人群里,不参与事件进程,均为管理大忌”。二是抓班组建设、办好企业,要注意自身素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学习是一个人的看家本领,一切的成功都源于从学习做起。人生要不断“上学”,而且,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到新的“课堂”,不断学习。
企业创造财富,职工创造价值,善待职工就是重视发展。希望各位企业家和各级工会干部,更加关爱职工,多一份真情,多一份关怀,实实在在地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做好“双爱双评”工作,企业爱职工,职工爱企业,评爱企业的优秀职工,评爱职工的优秀管理者,有爱才有赢,才有好日子、好光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2020年4月1日,根据记录整理)
郭大为
今天,特意把大家请到一起说说话、谈谈心,听听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哪些新的思考,因为除了疫情防控之外,重要的是疫情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会有一些冲击,也带来一些变化,面对这种冲击和变化,在经营战略上也会有一些新的思考。比如,“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经济”,这些对我们思想也是一种冲击,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化危为机,克服了危即是机。另一个,就是这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家的确很辛苦,你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渴望生活的群体,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实打实。疫情防控靠基层,复工复产靠企业,特别是靠企业的领军人物——企业家。再一个,就是稳就业。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抓复工复产就是抓经济、抓发展。在这方面,你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不减薪、不减员、善待职工,而且,比以往更加善待职工,这都是稳就业的担当作为。省总工会也希望借这个机会,把大家的好点子、好办法采集过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让更多的劳动者受益,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到家。
人最基本的权利就是生命、自由和财产权,这是共识。生命权是一切权力的前提,复工复产就是给劳动者相当的自由。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个大家体会很深,现在疫情依然在防控中,大家感到“上班族”也好,企业主也好,对工作的兴趣、关注、用心,悄悄地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有一大部分人不知道为啥而工作,有的是为了混日子,有的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工作是生命体现,是生活的乐趣。马克思还讲,“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我想,以前讲这些话,大家可能听不进去,但因为疫情的切身体验后,再来重读马克思著作,可能体会就会更深。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会产生很多新思路、新思维、新举措、新办法,而且,这些都将变为新商机、新机遇,为企业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刚才,6位民营企业家分别作了发言,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都是真情实感。也谈到这次抗击疫情中一些新思考、新观点,讲的都是实打实,听了让人感觉到都是“干货硬料”。会后,省总工会将大家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向省委、省政府报个送阅件,通过送阅件把大家的想法和声音报告省委、省政府,推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更加优惠的政策。我们要把“国有”和“民营”摆在同一个天平上,一样重视,一起启动,帮助企业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这样,让人感觉到给社会作贡献的人,在特殊时候帮了政府的人,政府是时刻记着的,这是一种良心上的互动,互动多了,全社会的良心才会满满的。
下面,我谈四点体会,共同思考,这也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一、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强大力量
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些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经济“多点开花”就是空话。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从1949年到现在71年,我们国家从白手起家,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不少外国政要和境内外专家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两大奇迹”,特别是中国“经济奇迹”是世所罕见、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中国经济之所以令世界瞩目,关键在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工商界有个“56789”的说法,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从数据来看,民营经济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是突出的,撑起了国家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供就业岗位,因为没有企业就没有就业。话剧《立秋》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作为企业家,提供的是就业岗位,为社会做的是贡献。作为工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是永恒的责任,在服务中才能体现出工会组织的真实价值。要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职工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职工群众上多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主责主业,保障职工权益,不是和企业“对着干”,是为了劳动关系更和谐,职工好、企业才好,企业好、职工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今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时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同类型的群体、企业,不同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党中央在研究的时候,特别想到了中小企业,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的“组合拳”,会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予以一些调整,避免中小企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能够尽快地恢复到好的状态,而且还可以有新的发展。2019年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企业减负、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及投资受限等民营企业关注的9大焦点问题,提出33条具体措施。作为企业家,要善于学习政策文件,用足政策,抓住商机。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我省也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省总工会近期研究决定,从今年1月至明年12月,全额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职工救助帮扶力度。在经济战场上,企业始终是主力军,企业家是领军人物,要勇于作为,多做贡献,全社会要像尊重专家、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企业家,让创造财富的人有尊严、更体面。
二、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重托就是追赶超越,追赶超越比的是速度、更比的是质量,靠的是智慧和力量
“追赶超越”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来陕视察对陕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陕西的目标定位。在“追赶超越”方面,民营企业从来没有示弱,而且各有各的战略目标。这既是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个“时”与“势”的把握。所以,每个企业都会借助本省的一些优势。我省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军工企业;有着众多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人才支撑;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奠定了陕西发展的良好基础。这些都是应该共享的,属于所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共享的,不是专门给国有企业准备的“营养餐”,这个“营养餐”要进入“大灶”,让每一个企业都能够享受到。作为民营企业,要把握这个“时”和“势”,把企业发展融入到陕西高质量发展中。在企业发展中要有紧迫感,很多事情你不抢着干,就没有你的事了。市场经济往往不是先入为主,而是先入者全得,有了市场份额就全部抢走了,常常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所以,在抓政策、抢商机方面,占据市场主动权的意识一定要强烈。
这次疫情防控,政府和企业的角色不一样,发挥作用有所不同。政府想的是,假如下一次疫情再来,如何应对的比这次更好?如何减少国民的损失?如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企业家如果只停留在这些还是不够的。通过这次疫情防控,会产生一些新产业,而且这些新产业以后可能会长久的存在,这就是商机,大家要把握好。比如,刚才谈到的物业管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发现原来市场还有那么多需求。市场经济只要有需求,就是商机,就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只要有想法,都能够满足。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探讨,就是转型。没有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战略,都会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疫情当前,这个认识会更加强烈,所以,企业都会考虑转型的问题。荣华集团成立26年来,一直在探索转型,从建筑业起家,到健康颐养、绿色建筑、社区物业、生态农业、金融投资领域五大板块,整个都围绕着“转型要稳”作文章。其实,干过转型的人都有一个切身体会:转型不是转身,有时候转不起,有时候把自己都转没了。民营企业有灵气、有活力,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时刻想着变化,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创造机遇、捕捉商机。现在不是计划年代,不是计划定下来,几十年不变的年代。比如,人才短缺的问题。现在不是四年大学本科定终身的时代,大学学习只是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更多的学习内容要在以后时时处处注意学习。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大脑中走得越远,现实中走得越稳。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力量”。在企业管理中,大家把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名言和书籍肯定读了不少,能有当前的业绩,离不开这些新的管理理念,大家要继续消化好、运用好这些理念,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企业的良心,更是企业做强做久的根本所在
从大家刚才的发言,就觉得这方面让人感受很深。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在配置资源、创造财富方面是一个特定主体,在这个特定主体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家则是企业的“灵魂”和“主帅”,主导着企业发展方向,是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就是希望全国的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呢?创新、冒险、创业、宽容,这些都不可少,除了这些,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底色,或者是一种精神底气,那就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五个字很普通,但需要的是良心和良知,有舍得精神,有舍才有得,“舍”的是利,“得”的是义,取舍之间,方见“大德”。
刚才一进来,一位企业家给我们讲“双德”,企业经营中的“双德”,其实就把德性、品德放在企业经营的首位,这就如同我们去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一样,都是把德放在首位的,人生在世,缺啥都不可怕,就怕缺德;缺啥都能补,就是缺德难补。市场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你们的体会可能就更深了,在这个事情上,国外有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比如,日本松下电器的企业使命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舒适,并为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美国强生公司的生存理念是“一切为了国家的摇篮”。在美国来讲,美国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通常在发达国家,“以企为本”这种意识比我们强烈的多,也启发我们更要加快从“官本位”向“企本位”的转换。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解决多大社会问题,成就多大企业”,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认为,“社会责任将不仅是腾讯的最基本责任,而应成为腾讯的未来担当,被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服务当作前提来考虑”,腾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捐款达15亿。
我们经常讲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就是强调凡事不能说说而已,得做!在这方面大家都很清楚,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天参加座谈的6位企业家、6个企业都各有硬招、绝招,在履行社会责任、干实事的时候,完全把民营企业的身份都忘了,都是以国家的主人来参与,一心扑到国家的需要上、人民的需要上,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可贵之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文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人往往赢在文化上,这一点大家体会很深,未来就是要更加做好。
四、党的建设是旗帜,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国的一切发展变化,得益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这次疫情防控,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领导全国人民战“疫”,用短短两个月时间有力遏制了疫情,为世界其他国家疫情防控赢得时间,并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全国正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正在有序恢复,疫情防控各个企业不要大意,不能有“上岸者”的心态。精准防疫既要到位,也要防止过犹不及,有时候过犹不及也是不“打粮食”,也是浪费成本,干事情不能不讲成本。管理学上讲,“不惜一切代价,是错误的。”搞市场经济,必须讲代价、讲成本。
党建是一种特殊力量,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好了就是影响力。今年1月初,中央印发了《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民营企业,也要认真学习,一定要对标,把自己视为“国有”,学好做好。抓党建就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夯实,一定要使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在干事的过程中,我们都有一个体会,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组织力量,任何个人在组织面前都是渺小的,不要认为你今天是这个组织的主角,就误以为自己强大于组织,甚至还可以跟组织对着干,错了!一旦这样干,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因为我们只是组织的一员。
企业抓组织建设,一定要把班组建设作为一个重点,班组赢、企业赢,班组有力量,最能体现“咱们工人有力量”。大家要把班组长选好配好,用咱们体制内的话来说,就是把干部队伍建设好,这需要坚持不懈地抓。班组长选得好、配得好,能感觉到这个企业有精神、在状态,这是最可贵的资源。企业中人人有精神、在状态,啥事都能干成,就怕“无精打采”。在抓班组建设中,企业家要养成一些良好的工作作风,我有两点需要提示一下,一是技术管理中的名言,“不在现场,不在人群里,不参与事件进程,均为管理大忌”。二是抓班组建设、办好企业,要注意自身素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学习是一个人的看家本领,一切的成功都源于从学习做起。人生要不断“上学”,而且,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到新的“课堂”,不断学习。
企业创造财富,职工创造价值,善待职工就是重视发展。希望各位企业家和各级工会干部,更加关爱职工,多一份真情,多一份关怀,实实在在地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做好“双爱双评”工作,企业爱职工,职工爱企业,评爱企业的优秀职工,评爱职工的优秀管理者,有爱才有赢,才有好日子、好光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