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多措并举推进医养结合
——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热乎劲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赵庆骐和老伴儿唱着歌,老人们围坐一圈跟着节拍鼓掌。
正唱到兴头上,王德仁老人也上了台跟着唱,赵庆骐对他说:“下去下去,影响我们节目效果,我俩排练了一周呢!”
“我以前就是个兵,这是唱的我呀!”王德仁拍拍胸脯说,老人们乐成一团。
这欢快的一幕不久前发生在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老人们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每周都有一两次,老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还能感受到生活的热乎劲。
自2016年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来,西安市探索出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转型发展等9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不断织牢织密老年健康服务网。
“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
破解供需问题
“许多老人多病傍身,普通养老院无法提供医疗服务,大众对医养结合机构的需求很大,我们护理院有着相对完备的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床位一直是满的。”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院长司冬梅说。
一面是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的刚性需求,一面是医养结合机构少,缺口大。西安市卫健委老龄办主任科员陈清亮说:“截至2018年底,西安市65岁以上老年人112.94万人、占总人口11.29%。回应老人诉求,破解供需问题,把量做大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基础。”
除了引导机构转型发展,西安市还大力引导“医中有养”(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养中有医”(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机构)“医养协作”(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巡诊义诊)等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保健、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安宁疗护9项服务。
目前西安市拥有医养结合机构56家,床位12410张,其中医护床位4233张。累计培养各级和各类试点135个。
“家院互融”“互联网+”“三三联动”
惠及更多老人
住院就不能回家,回家就没有医疗照护。这样的两难选择发生在不少老人身上。家住西安市土门街道的梁奶奶今年71岁,患有半身不遂,去年康隆西城长者屋开到了家门口,为她带来了“两全选项”。
这家医养结合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便利化的养老服务,还与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联体单位,通过组建“5+N”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专家每周巡诊,为老人提供以康复理疗、常见病治疗、慢性病治疗为主的医疗服务。
梁奶奶高兴地说:“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需要调养就住养老院,想家了随时回去,不光我方便,儿女也方便!”
目前,西安市引进5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200余个社区居家和农村医养结合服务,10家医养结合机构升级为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向社区居家老年人延伸服务,推行“家院互融”。累计建立全科医生团队1955个,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292个,累计签约390万人,重点人群签约131万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81.79%,家庭医生老年人签约覆盖率为73.2%。
同时,西安市各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让社区养老服务飞上“云端”,惠及更多老人。
西安市新城区的一所养老公寓住着5名老人,他们可以通过安装在公寓中的摄像头与医生线上交流,老人说:“在家就能看病,子女还能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踏实又放心。”
在西安市莲湖区,分散居住的老人可以注册“入住”“虚拟养老院”,每位老人都有一张“名片”,准确记录健康状况、所在位置、医护信息等,老人在家下单即可享受紧急救助、健康管理、就医等定制服务。
“摸着石头过河”
探索创新医养结合发展适宜模式
“医养结合怎么干,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陈清亮说,西安市自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后,探索协作、增设、转型等方式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西安市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涵盖卫计、民政、发改、财政等14个政府部门,为推进探索医养结合建立起制度保障。
2018年,西安市成立了老年医养结合学会,吸纳并团结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以及权威专家,学会不仅可以各抒己见,博采众长,还为行政部门、养老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等环节搭建起了密切沟通的桥梁。
“边‘吵’边干,‘吵’开了就好干。”西安市老年医养结合学会会长芮海荣说,“以前医养两张皮,要搞医养结合,医院说养老机构不够标准,养老机构说按医院标准所有养老机构都办不下去,各抒己见,只要事往一处想,很多事情就能越‘吵’越明白。”
在探索创新医养结合发展适宜模式的基础上,西安成立了医养结合质量控制中心,逐步建立健全医养结合管理与控制体系,开展医养结合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源供应及利用情况。
截至2019年底,西安市本级累计投入到医养结合的资金达1790.88万元,对社会资本新建床位每张补贴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对居家养老服务站按8个等级给予10万元以下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同时提高运营补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增加胸透、B超、双肾、膀胱、子宫附件(女)、前列腺(男)检查等项目。(原韬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赵庆骐和老伴儿唱着歌,老人们围坐一圈跟着节拍鼓掌。
正唱到兴头上,王德仁老人也上了台跟着唱,赵庆骐对他说:“下去下去,影响我们节目效果,我俩排练了一周呢!”
“我以前就是个兵,这是唱的我呀!”王德仁拍拍胸脯说,老人们乐成一团。
这欢快的一幕不久前发生在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老人们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每周都有一两次,老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还能感受到生活的热乎劲。
自2016年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来,西安市探索出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转型发展等9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不断织牢织密老年健康服务网。
“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
破解供需问题
“许多老人多病傍身,普通养老院无法提供医疗服务,大众对医养结合机构的需求很大,我们护理院有着相对完备的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床位一直是满的。”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院长司冬梅说。
一面是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的刚性需求,一面是医养结合机构少,缺口大。西安市卫健委老龄办主任科员陈清亮说:“截至2018年底,西安市65岁以上老年人112.94万人、占总人口11.29%。回应老人诉求,破解供需问题,把量做大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基础。”
除了引导机构转型发展,西安市还大力引导“医中有养”(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养中有医”(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机构)“医养协作”(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巡诊义诊)等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保健、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安宁疗护9项服务。
目前西安市拥有医养结合机构56家,床位12410张,其中医护床位4233张。累计培养各级和各类试点135个。
“家院互融”“互联网+”“三三联动”
惠及更多老人
住院就不能回家,回家就没有医疗照护。这样的两难选择发生在不少老人身上。家住西安市土门街道的梁奶奶今年71岁,患有半身不遂,去年康隆西城长者屋开到了家门口,为她带来了“两全选项”。
这家医养结合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便利化的养老服务,还与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联体单位,通过组建“5+N”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专家每周巡诊,为老人提供以康复理疗、常见病治疗、慢性病治疗为主的医疗服务。
梁奶奶高兴地说:“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需要调养就住养老院,想家了随时回去,不光我方便,儿女也方便!”
目前,西安市引进5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200余个社区居家和农村医养结合服务,10家医养结合机构升级为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向社区居家老年人延伸服务,推行“家院互融”。累计建立全科医生团队1955个,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292个,累计签约390万人,重点人群签约131万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81.79%,家庭医生老年人签约覆盖率为73.2%。
同时,西安市各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让社区养老服务飞上“云端”,惠及更多老人。
西安市新城区的一所养老公寓住着5名老人,他们可以通过安装在公寓中的摄像头与医生线上交流,老人说:“在家就能看病,子女还能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踏实又放心。”
在西安市莲湖区,分散居住的老人可以注册“入住”“虚拟养老院”,每位老人都有一张“名片”,准确记录健康状况、所在位置、医护信息等,老人在家下单即可享受紧急救助、健康管理、就医等定制服务。
“摸着石头过河”
探索创新医养结合发展适宜模式
“医养结合怎么干,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陈清亮说,西安市自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后,探索协作、增设、转型等方式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西安市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涵盖卫计、民政、发改、财政等14个政府部门,为推进探索医养结合建立起制度保障。
2018年,西安市成立了老年医养结合学会,吸纳并团结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以及权威专家,学会不仅可以各抒己见,博采众长,还为行政部门、养老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等环节搭建起了密切沟通的桥梁。
“边‘吵’边干,‘吵’开了就好干。”西安市老年医养结合学会会长芮海荣说,“以前医养两张皮,要搞医养结合,医院说养老机构不够标准,养老机构说按医院标准所有养老机构都办不下去,各抒己见,只要事往一处想,很多事情就能越‘吵’越明白。”
在探索创新医养结合发展适宜模式的基础上,西安成立了医养结合质量控制中心,逐步建立健全医养结合管理与控制体系,开展医养结合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源供应及利用情况。
截至2019年底,西安市本级累计投入到医养结合的资金达1790.88万元,对社会资本新建床位每张补贴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对居家养老服务站按8个等级给予10万元以下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同时提高运营补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增加胸透、B超、双肾、膀胱、子宫附件(女)、前列腺(男)检查等项目。(原韬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