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519期:第04版 视野

一城文化 半城书香

——记忆里的钟楼新华书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钟楼新华书店  陶浒 绘

东大街上不光美食诱人,精神上的文化大餐也是西安独一份的。钟楼新华书店是西安最大,加上外文书店、美术图片社、连环画书店、少儿读物门市部这么全的书店系统,加上西安市报刊零售公司,在西安仅见,在全国大城市也少见。

说书店,首先要说西安东大街钟楼新华书店。这家书店是我去得最多的书店。

1952年,西安市在紧挨钟楼的地方,开始建钟楼新华书店,建成于1955年国庆节。书店大楼门头正中有毛泽东题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大字。

这座书店,全称应该是西安市新华书店钟楼书店,曾是西安、也是西北最大的书店。有句话说得深刻,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书店,就可以看出它的兴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有没有潜力和后劲,看看书店卖什么就清楚了。同理,看西安就要先看这座最有代表性的书店。而位于闹市中心的钟楼新华书店,也昭示出西安人对文化的看重和对读书的钟爱,一城文化,半城书香。它曾经是西安人的骄傲,在西安上了年纪的读书人,没有不知道钟楼书店的。

钟楼新华书店大楼是按苏联建筑师的图纸设计的,南立面装饰设计有中国传统浮雕,显得古朴大气。刚开始只有二层,以后占用了职工宿舍加到三层,再利用天井增建了一层,最后变成了四层。钟楼新华书店是西安文化的脸面,钟楼作为城市繁华的中心,必须给老百姓留下供应精神食粮的文化宝地,这是西安解放之初独具慧眼的设计规划定下来的。

记得当学生时的我,在东大街浪上一圈,逛钟楼新华书店是必须的重点节目,否则就不完整,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我欣赏钟楼书店早期就形成的风格和品位,是它赋予了一本本书籍的生命,给每一个走进钟楼书店的爱书人,以灵魂的慰藉。手里一有钱就去书店买书,尤其是参加工作以后,好像有点买书、买邮票成瘾似的。

钟楼新华书店有位美工叫张同州,当年号称西安书法几大家之一,写的一笔老颜体。每当他出来在书店二楼沿儿上写标语,那东大街交通就得堵塞。站了半条街的书法艺术爱好者和好奇的市民,都仰着头观赏他写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堵得街上的司机怒火喷发,把汽车喇叭按得山响,轰鸣成一片,成了钟楼东大街上的一道风景。我也曾遇到过一次,那时年轻,爱凑热闹,自然挤进人堆里,不但仰头观望,还左顾右盼看稀罕呢!

钟楼新华书店还代销过我创作的中国和平出版社1981年版的诗集《哭泉》,还有《梦石》《拾穗集》《清平乐》,以及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的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一次结账,我提出按定价换书店柜台上正销售的书,自然获得同意,换回一大堆名著,充实我的藏书。书店经理和我都很高兴,当时爱说什么“双赢”,这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双赢结果。

钟楼书店东边紧挨平安市场,是一条有五六米宽的过道,再朝东就是文物商店。这条过道经常被流动小商贩和一群缝补衣服的妇女占领。见人就问:“缝衣服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曾成为领袖像章的交换点,以及换售邮票、古钱币,外汇劵、国库劵的地方。因为是黑市,经常被市场管理人员“扫荡”,有时候就只剩下一个卖大碗茶的。

而钟楼新华书店拐向北至平安市场口的钟楼电影院,是书店的后门,书店的办公室在三楼,得从后门上。关于联系代销书的事宜,我多次从这后门上三楼的办公室。我这个人办事经常虎头蛇尾,代销书下来还有些书款余账都没结完,书店就搬迁到端履门去了,而我怕麻烦也再没找过书店。

现在钟楼新华书店因整修,而整体搬迁到了东大街端履门西南角。但旧址仍在,因被列入了西安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会安然无恙。□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