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车轱辘灯的前世今生
三层龙头地车轱辘灯。
代表陕西参加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
正月十五夜,在关中三原县渠岸镇黄毛村,就有一种新鲜的社火表演即将开始。热心的观众如洪涛汇聚,正在人们发愁场地太小难以施展的时候,只见一个头扎英雄结的小伙,手持流星锤(烧红的柴炭装在一个拳头大的铁纱网里,系于细铁链或绳索一端)抡着闯入人群,看到流星锤飞舞,火星四处飞溅,人们本能地后退,让出了场地。这时,随着铿铿锵锵的锣鼓声,四个青年各手持牌灯站立四角,然后二十个打扮得俏丽的娃娃,身着节日盛装上场,他们手里推的,就是人们期盼的地车轱辘灯。
地车轱辘灯,是山东移民迁陕路上的一大创造。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堤,汹涌的黄河水引起黄河改道,山东全省五府二十余州县受灾,水灾过后,旱蝗并虐,恶性循环。1855-1857年,蝗来“飞蔽天日,集田害稼”“食禾尽,民大饥”“飞蝗蔽空,米价昂,讹言四起”。百姓饥肠辘辘,只得逃难逃荒。
同治元年至光绪六年(1862-1880年)间,陕西关中地区始终战乱不休、灾害迭生,导致人口锐减,“满目蓬蒿状惨然,堪怜沃壤变荒田。”土地荒芜,人烟稀少,野狼出没为害,百业凋零不堪,其中以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关中地区下降最为明显。正因如此,这里地广人稀,成为了外来移民的乐园。
时在陕西任职的山东籍官员焦云龙,目睹家乡人民颠沛流离的苦痛,又深感陕西三原及关中渭北各县土地大量荒芜闲置之憾,便写条折上奏陕西巡抚,计议将山东灾民批量迁往关中,在得到允诺后,亲赴青州各地动员。为了激发流民的迁移动力,焦云龙还用当地的顺口溜,来描绘关中的富庶:三原、临潼县一带是“包子山,馍馍岭,哟啊吃香油用手捧”;三原县是“闲地多,顿顿花卷白馍馍。”光绪九年(1883年),他又借父亲去世回乡奔丧之机,动员胞弟、舅父、岳父等亲属举家迁陕。
山东移民举家西来,山高水远,日夜兼程,缺乏照明之物,就用木头做一个夹子,中置木轴,穿竖立圆轮,上紧挨放一平板,内放油碗、灯芯,用河边柳条或坡畔荆条折弯成灯状,外用纸糊一灯罩,夜里点着,让孩子推着在前边照明引路。这就是最原始的地车轱辘灯。
日子慢慢好转,生活渐渐富足,正月十五闹花灯,安居在三原县渠岸镇的山东人,就想起了大迁徙途中的地车轱辘灯,做出来让娃娃玩,既是纪念又是娱乐。随着时代的推进,做灯的柳条、荆条,换成了细细的竹篦子,内置的油灯换成了蜡烛,外糊的白纸上也画上了各种图案。玩地车轱辘灯的村庄也开始发酵,从董家窑(原叫义和村),传到黄毛村。黄毛村的老人梁彦伦,就是从小到董家窑边玩边学的。
解放初,黄毛村的地车轱辘灯,表演样式多样:圆场、交叉、列队……还应邀赴咸阳、渭南表演。为了丰富多彩,表演时还加入了夯歌、五人旱船、高跷等民间娱乐活动。
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只有个别人家过年时,才给娃娃做地车轱辘灯。而今,黄毛村为了让地车轱辘灯重现风采,请会做灯的83岁老人梁彦伦、高庆山和72岁的张云亮耗时40余天,做成地车轱辘灯13个。灯形由原来的简陋单灯,变成石榴形、花瓶形、宝塔形等二层三层灯;每层灯下,都有可以转动的轱辘;外糊的白纸,变成了五彩丝绸;每盏灯上,都粘有一圈流苏,车转动起来,流苏飞飘,七彩夺目;灯顶插置各种绢花,鲜艳绚丽;原来木竹制作的灯杆,已经被塑料管子取代,美观轻巧;灯杆顶端,插入木雕的龙头凤冠,喻示喜庆祥和;灯内的蜡烛已经换成电灯泡,灯下底盘拐角装置电瓶,上面巧用绿叶覆盖,扶杆上安有开关,可以让灯随时明灭。正式表演时,用山东鼓调敲打锣鼓,地车轱辘灯出场时,前边有一挑担子的人,引领玩灯的小青年圆场、交叉、列队……挑担人时走时停,走时步移串花,停时即兴即景说唱。
地车轱辘灯全部手工制作,特别是雕龙刻凤,难度颇大,耄耋老人梁彦伦等人向他们带的三个徒弟传授地车轱辘灯的做法,使这一形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下去。
黄毛村的地车轱辘灯,文化深厚、历史悠久。曾应邀参加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表演。央视7套、11套专栏节目,先后多次到三原,以城隍庙内古建筑为背景,拍摄地车轱辘灯,并在春节期间进行了多次播出。
□吴树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三层龙头地车轱辘灯。
代表陕西参加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
正月十五夜,在关中三原县渠岸镇黄毛村,就有一种新鲜的社火表演即将开始。热心的观众如洪涛汇聚,正在人们发愁场地太小难以施展的时候,只见一个头扎英雄结的小伙,手持流星锤(烧红的柴炭装在一个拳头大的铁纱网里,系于细铁链或绳索一端)抡着闯入人群,看到流星锤飞舞,火星四处飞溅,人们本能地后退,让出了场地。这时,随着铿铿锵锵的锣鼓声,四个青年各手持牌灯站立四角,然后二十个打扮得俏丽的娃娃,身着节日盛装上场,他们手里推的,就是人们期盼的地车轱辘灯。
地车轱辘灯,是山东移民迁陕路上的一大创造。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堤,汹涌的黄河水引起黄河改道,山东全省五府二十余州县受灾,水灾过后,旱蝗并虐,恶性循环。1855-1857年,蝗来“飞蔽天日,集田害稼”“食禾尽,民大饥”“飞蝗蔽空,米价昂,讹言四起”。百姓饥肠辘辘,只得逃难逃荒。
同治元年至光绪六年(1862-1880年)间,陕西关中地区始终战乱不休、灾害迭生,导致人口锐减,“满目蓬蒿状惨然,堪怜沃壤变荒田。”土地荒芜,人烟稀少,野狼出没为害,百业凋零不堪,其中以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关中地区下降最为明显。正因如此,这里地广人稀,成为了外来移民的乐园。
时在陕西任职的山东籍官员焦云龙,目睹家乡人民颠沛流离的苦痛,又深感陕西三原及关中渭北各县土地大量荒芜闲置之憾,便写条折上奏陕西巡抚,计议将山东灾民批量迁往关中,在得到允诺后,亲赴青州各地动员。为了激发流民的迁移动力,焦云龙还用当地的顺口溜,来描绘关中的富庶:三原、临潼县一带是“包子山,馍馍岭,哟啊吃香油用手捧”;三原县是“闲地多,顿顿花卷白馍馍。”光绪九年(1883年),他又借父亲去世回乡奔丧之机,动员胞弟、舅父、岳父等亲属举家迁陕。
山东移民举家西来,山高水远,日夜兼程,缺乏照明之物,就用木头做一个夹子,中置木轴,穿竖立圆轮,上紧挨放一平板,内放油碗、灯芯,用河边柳条或坡畔荆条折弯成灯状,外用纸糊一灯罩,夜里点着,让孩子推着在前边照明引路。这就是最原始的地车轱辘灯。
日子慢慢好转,生活渐渐富足,正月十五闹花灯,安居在三原县渠岸镇的山东人,就想起了大迁徙途中的地车轱辘灯,做出来让娃娃玩,既是纪念又是娱乐。随着时代的推进,做灯的柳条、荆条,换成了细细的竹篦子,内置的油灯换成了蜡烛,外糊的白纸上也画上了各种图案。玩地车轱辘灯的村庄也开始发酵,从董家窑(原叫义和村),传到黄毛村。黄毛村的老人梁彦伦,就是从小到董家窑边玩边学的。
解放初,黄毛村的地车轱辘灯,表演样式多样:圆场、交叉、列队……还应邀赴咸阳、渭南表演。为了丰富多彩,表演时还加入了夯歌、五人旱船、高跷等民间娱乐活动。
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只有个别人家过年时,才给娃娃做地车轱辘灯。而今,黄毛村为了让地车轱辘灯重现风采,请会做灯的83岁老人梁彦伦、高庆山和72岁的张云亮耗时40余天,做成地车轱辘灯13个。灯形由原来的简陋单灯,变成石榴形、花瓶形、宝塔形等二层三层灯;每层灯下,都有可以转动的轱辘;外糊的白纸,变成了五彩丝绸;每盏灯上,都粘有一圈流苏,车转动起来,流苏飞飘,七彩夺目;灯顶插置各种绢花,鲜艳绚丽;原来木竹制作的灯杆,已经被塑料管子取代,美观轻巧;灯杆顶端,插入木雕的龙头凤冠,喻示喜庆祥和;灯内的蜡烛已经换成电灯泡,灯下底盘拐角装置电瓶,上面巧用绿叶覆盖,扶杆上安有开关,可以让灯随时明灭。正式表演时,用山东鼓调敲打锣鼓,地车轱辘灯出场时,前边有一挑担子的人,引领玩灯的小青年圆场、交叉、列队……挑担人时走时停,走时步移串花,停时即兴即景说唱。
地车轱辘灯全部手工制作,特别是雕龙刻凤,难度颇大,耄耋老人梁彦伦等人向他们带的三个徒弟传授地车轱辘灯的做法,使这一形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下去。
黄毛村的地车轱辘灯,文化深厚、历史悠久。曾应邀参加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表演。央视7套、11套专栏节目,先后多次到三原,以城隍庙内古建筑为背景,拍摄地车轱辘灯,并在春节期间进行了多次播出。
□吴树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