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的“打铁人”
记三秦工匠、航空工业宏远公司高级技师蔡松
蔡松在锻件控制现场。 孙涛 摄
将截取的材料置入高温炉加热,用无轨机械手将工件移至锻造设备上,工人操作机械手进行锻打……
3 月1 8 日,记者来到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宏远公司)。在这里,有一位锻工高级技师,他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领域的金属材料热加工成型方面成绩斐然,先后参与多项航空航天国家重点型号及A G 6 0 0 等大国重器的研制生产,他就是2 0 2 0 年三秦工匠获得者蔡松。
锻工俗称“打铁人”,集苦、累、险于一身,被戏称为“拿人肉换猪肉”。1 9 9 4 年,蔡松被分配到宏远公司,在压力成型厂车间当锻工,这一干就是2 7 年,且从昔日的学徒工干到今天的航空工业首席锻造技能专家。
压力成型厂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袁小宁评价蔡松:“他之所以出类拔萃,就是因为他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总结。”
热加工是航空航天产品关键过程控制工序,锻件的性能对航空设备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冷加工一般只要保证外形尺寸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即可,锻造则必须要保证外形、内部组织结构和性能等均符合要求,通俗点说就是“色香味俱全”。
“外形用肉眼就能查看,内部组织结构必须借助专业设备检测。”记者尝试将几块从锻件本体取出的理化试块放在5 0 0 倍放大镜下,看到试块表面有菱形、针型、球型等各种晶界形态,晶粒大小、晶界结构决定了锻件的性能,这也影响着航空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2 0 1 3 年,宏远公司接受了某新型机部件锻造任务,使用的是国家最新研制出的航空材料。蔡松说:“当时,我们对材料锻造特性没有完整的批产数据,就着手研究锻造方案。”温度、时间、力度、变形量不同,成品也就不同,每一锤都影响着最终的理化检测结果。他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终于锻造出所有理化检测都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实现量产。
2 0 1 8 年,A G 6 0 0 水陆两栖飞机试飞成功,蔡松参与了其结构锻造。“A G 6 0 0 用的是高强度结构钢,工艺要求台阶落差大且一次成型,锻造比较困难。”蔡松说,他设计了很多辅助工装、胎模,不断调整锻造参数,多次试验后才锻出了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近年来,他带领班组每年完成产值3 亿元以上、毛坯2 亿元以上、新品1 2 0 余项,圆满完成了各项锻造任务。
蔡松对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工步中间环节的变形趋势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擅长大型复杂自由锻件的锻造成型及高新材料裂纹粗晶预防等尖端操作技术。目前,设计工装7 9套,授权专利4 项,每年创新工艺不低于1 0 项。
创新的同时,蔡松也在积极培养技术人才,带出了一支技艺精湛的班组队伍。多年来,他坚持师带徒,传授锻工操作技术,培养的1 5 名徒弟均成为骨干班组长,多个班组被航空工业和国资委授予学习型班组荣誉称号,多人荣获各级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蔡松在锻件控制现场。 孙涛 摄
将截取的材料置入高温炉加热,用无轨机械手将工件移至锻造设备上,工人操作机械手进行锻打……
3 月1 8 日,记者来到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宏远公司)。在这里,有一位锻工高级技师,他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领域的金属材料热加工成型方面成绩斐然,先后参与多项航空航天国家重点型号及A G 6 0 0 等大国重器的研制生产,他就是2 0 2 0 年三秦工匠获得者蔡松。
锻工俗称“打铁人”,集苦、累、险于一身,被戏称为“拿人肉换猪肉”。1 9 9 4 年,蔡松被分配到宏远公司,在压力成型厂车间当锻工,这一干就是2 7 年,且从昔日的学徒工干到今天的航空工业首席锻造技能专家。
压力成型厂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袁小宁评价蔡松:“他之所以出类拔萃,就是因为他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总结。”
热加工是航空航天产品关键过程控制工序,锻件的性能对航空设备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冷加工一般只要保证外形尺寸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即可,锻造则必须要保证外形、内部组织结构和性能等均符合要求,通俗点说就是“色香味俱全”。
“外形用肉眼就能查看,内部组织结构必须借助专业设备检测。”记者尝试将几块从锻件本体取出的理化试块放在5 0 0 倍放大镜下,看到试块表面有菱形、针型、球型等各种晶界形态,晶粒大小、晶界结构决定了锻件的性能,这也影响着航空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2 0 1 3 年,宏远公司接受了某新型机部件锻造任务,使用的是国家最新研制出的航空材料。蔡松说:“当时,我们对材料锻造特性没有完整的批产数据,就着手研究锻造方案。”温度、时间、力度、变形量不同,成品也就不同,每一锤都影响着最终的理化检测结果。他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终于锻造出所有理化检测都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实现量产。
2 0 1 8 年,A G 6 0 0 水陆两栖飞机试飞成功,蔡松参与了其结构锻造。“A G 6 0 0 用的是高强度结构钢,工艺要求台阶落差大且一次成型,锻造比较困难。”蔡松说,他设计了很多辅助工装、胎模,不断调整锻造参数,多次试验后才锻出了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近年来,他带领班组每年完成产值3 亿元以上、毛坯2 亿元以上、新品1 2 0 余项,圆满完成了各项锻造任务。
蔡松对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工步中间环节的变形趋势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擅长大型复杂自由锻件的锻造成型及高新材料裂纹粗晶预防等尖端操作技术。目前,设计工装7 9套,授权专利4 项,每年创新工艺不低于1 0 项。
创新的同时,蔡松也在积极培养技术人才,带出了一支技艺精湛的班组队伍。多年来,他坚持师带徒,传授锻工操作技术,培养的1 5 名徒弟均成为骨干班组长,多个班组被航空工业和国资委授予学习型班组荣誉称号,多人荣获各级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