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洲在陕西省立“四师”
李子洲像(资料照片)
李子洲,1892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学习,参加了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五四运动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被推举为五四游行大会主席团成员,积极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等革命活动。
1920年1月,为使全国了解陕西社会情形及黑暗状况,李子洲与旅京陕西学生创办了《秦钟》月刊。次年10月更名为《共进》。1922年10月又成立了陕西旅京青年进步组织共进社,他既是共进社的领导人,又是《共进》半月刊的撰稿人和发行人。1929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李子洲被捕入狱,同年6月18日在狱中病逝。
1923年,受李大钊委派,共产党员李子洲回陕西开展工作。1924年5月,李子洲出任位于绥德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四师”)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李子洲发表讲话,表示自己“迁就此职”不“只为师资教育、个人职业”,而是“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种子”“建设人类最科学最美满最理想的共产主义中国”。
上任后,李子洲确立了“发展青年身心、培育积极道德、注重科学教育、造就优良师资”的办学宗旨,大刀阔斧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李子洲从北大、北师大等处先后聘请共产党员王懋廷、王复生和进步知识分子田伯荫、杨明轩、常汉山等人到“四师”任教,作为改革旧教育和培养新人才的依靠力量。这批教师团结在李子洲周围,积极组织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在李子洲的主持下,学校不仅引入了《社会科学概论》《社会进化史》等课程,还在国文、历史、地理等课程的教学中补入有关新思想、新文化的内容。凡路过绥德的共产党员和知名人士,李子洲都把他们请到学校,给学生们作报告。学校图书阅览室购入《中国青年》《向导》《共进》《列宁传》等图书、杂志2000多本,供学生自由阅读。除授课外,李子洲还主持成立了图书杂志辅导委员会,给学生们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启发教育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
在李子洲的指导下,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不久,“四师”成立了学生会,组织起进步团体共进分社、陕北青年社,创办了进步刊物《陕北青年》。
李子洲率领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为锻炼学生演说和宣传工作的能力,李子洲等每周领导学生召开讲演竞赛会,自由选题。他还指导学生排演新剧,每月演出一次或两次,在学校大操场欢迎各界人士观摩。寒暑假期,李子洲号召学生利用回乡时机,对家乡父老宣传新思想、新风尚、新精神。“五卅”惨案后,李子洲等人带领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散发传单,在街头发表演讲,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李子洲等人在“四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陕北特别支部,帮助其他学校建立中共党团组织,从中选派一批党团员进黄埔军校学习,还派一批党团员到陕北军阀部队做兵运工作,发展百余名官兵加入了中共党团组织。
随着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四师”声名远播,吸引了来自陕西及邻省的大批有志青年前来投考。为满足这些青年的求学愿望,李子洲将一年一度的招生制度改为春、秋两季招生,并号召“四师”学生利用寒暑假期改造私塾,开办平民夜校。在他的主持下,学校老师还改编出一套适合平民教育的教材供夜校学子使用。
在李子洲的领导下,“四师”面貌焕然一新,迅速成为陕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阵地。1926年6月,在“四师”成立了中共绥德地方执委会,统一了陕北各地中共组织的领导。□缪平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李子洲像(资料照片)
李子洲,1892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学习,参加了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五四运动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被推举为五四游行大会主席团成员,积极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等革命活动。
1920年1月,为使全国了解陕西社会情形及黑暗状况,李子洲与旅京陕西学生创办了《秦钟》月刊。次年10月更名为《共进》。1922年10月又成立了陕西旅京青年进步组织共进社,他既是共进社的领导人,又是《共进》半月刊的撰稿人和发行人。1929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李子洲被捕入狱,同年6月18日在狱中病逝。
1923年,受李大钊委派,共产党员李子洲回陕西开展工作。1924年5月,李子洲出任位于绥德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四师”)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李子洲发表讲话,表示自己“迁就此职”不“只为师资教育、个人职业”,而是“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种子”“建设人类最科学最美满最理想的共产主义中国”。
上任后,李子洲确立了“发展青年身心、培育积极道德、注重科学教育、造就优良师资”的办学宗旨,大刀阔斧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李子洲从北大、北师大等处先后聘请共产党员王懋廷、王复生和进步知识分子田伯荫、杨明轩、常汉山等人到“四师”任教,作为改革旧教育和培养新人才的依靠力量。这批教师团结在李子洲周围,积极组织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在李子洲的主持下,学校不仅引入了《社会科学概论》《社会进化史》等课程,还在国文、历史、地理等课程的教学中补入有关新思想、新文化的内容。凡路过绥德的共产党员和知名人士,李子洲都把他们请到学校,给学生们作报告。学校图书阅览室购入《中国青年》《向导》《共进》《列宁传》等图书、杂志2000多本,供学生自由阅读。除授课外,李子洲还主持成立了图书杂志辅导委员会,给学生们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启发教育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
在李子洲的指导下,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不久,“四师”成立了学生会,组织起进步团体共进分社、陕北青年社,创办了进步刊物《陕北青年》。
李子洲率领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为锻炼学生演说和宣传工作的能力,李子洲等每周领导学生召开讲演竞赛会,自由选题。他还指导学生排演新剧,每月演出一次或两次,在学校大操场欢迎各界人士观摩。寒暑假期,李子洲号召学生利用回乡时机,对家乡父老宣传新思想、新风尚、新精神。“五卅”惨案后,李子洲等人带领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散发传单,在街头发表演讲,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李子洲等人在“四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陕北特别支部,帮助其他学校建立中共党团组织,从中选派一批党团员进黄埔军校学习,还派一批党团员到陕北军阀部队做兵运工作,发展百余名官兵加入了中共党团组织。
随着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四师”声名远播,吸引了来自陕西及邻省的大批有志青年前来投考。为满足这些青年的求学愿望,李子洲将一年一度的招生制度改为春、秋两季招生,并号召“四师”学生利用寒暑假期改造私塾,开办平民夜校。在他的主持下,学校老师还改编出一套适合平民教育的教材供夜校学子使用。
在李子洲的领导下,“四师”面貌焕然一新,迅速成为陕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阵地。1926年6月,在“四师”成立了中共绥德地方执委会,统一了陕北各地中共组织的领导。□缪平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