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从“引进”到“引领” 创新升级融入全球分工
关键字:分工,全球,融入,升级
□刘书云 李华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自1991年成立以来,凭借西安科教资源优势,技术上坚持自主创新,制度上打通产学研壁垒,政策上支撑孵化模式升级,探索出内陆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经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西部样本。
三次创业:从“引进”迈向“引领”
从最初的模仿引进,到如今的创新引领,西安高新区跨越27年,经历三次创业阶段。1991年到2002年的第一次创业中,西安高新区按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的思路,引进富士通、霍尼韦尔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到2002年底,区内超千万元产值的企业200余家,基本奠定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三大支柱产业的雏形。
如果说一次创业完成了“立区”,从2003年到2016年的二次创业,则实现了“兴区”的目标。这期间,西安高新区体制机制全面升级,实施多元化招商,调整产业布局,瞄准具有高附加值、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环节,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4大主导创业。同时还引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单笔投资最大的外资项目——三星高端存储芯片项目,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8年上半年,高新区正式启动了“三次创业”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27年的巨变,得益于高新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创新体制。从引进到引领,西安高新区探索出一条内陆高新区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模式。”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说。
不沿边、不靠海 照样实现大发展
相比沿海地带,在内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着地域和资源禀赋的差异。高新区管理者提出“靠不上老乡、靠不上老外、只有靠人才”的思路,依靠西安雄厚的科教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壁垒,升级双创孵化模式,使高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的西部样本。
“知识分子创业是高新区的一大亮点。”杨华说,高新区大部分创业者都来自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拆除高校院所“围墙”,填平产学研间的隐形鸿沟,让科技成果与市场接轨,是内陆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西安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不到一年,就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产品初步实现小批量生产。这个由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张朝辉创办的企业,正是依托西安交大的科研平台,在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壮大。
为填平产学研间的隐形鸿沟,2017年4月,西安交大与其校友企业家共同发起设立了市场化运营的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这个国内首家以“母校+校友”和“教授+企业家”为运营模式的双创平台,打通了校园内的技术资源和校园外交大校友的企业资源,形成了物理空间、创业服务、产业承接、投融资等要素齐备的开放生态。
双创孵化模式不断升级,也是高新区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从1993年起,西安高新区探索对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目前拥有各类孵化器30家,累计孵化企业超3000家。通过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西安高新区打造了以“创途在XIAN”、中科创星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和新型孵化器。
“从过去提供场所、对接资源,到打造新型孵化器,再到构建立体化的孵化网络,形成良好的双创生态,孵化模式的不断升级,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机会。”杨华说。
创建离岸创新中心 快速融入全球分工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西安高新区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在对外开放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把西安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
日前,西安高新区北美(硅谷)离岸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正式揭牌。这一中心将致力于搭建西安高新区与硅谷之间的合作,打造高科技项目的海外预孵化和加速器基地,在技术研发合作、资本服务对接、国际市场拓展等多方面与硅谷实现资源互通,成为西安高新区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的又一举措。
“快速融入全球分工中,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我们就要把触角伸到国外,把孵化器建到国外。在国外找项目,再嫁接国内技术、市场。目前我们在硅谷的10多个孵化器成立离岸创新中心,未来还将在法国、德国、瑞典、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建立离岸创新中心。”杨华说。
“走出去、引进来”。数据显示,西安高新区面向全球招大引强,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高新区创办外商投资企业1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及全球跨国企业超过100家。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刘书云 李华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自1991年成立以来,凭借西安科教资源优势,技术上坚持自主创新,制度上打通产学研壁垒,政策上支撑孵化模式升级,探索出内陆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经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西部样本。
三次创业:从“引进”迈向“引领”
从最初的模仿引进,到如今的创新引领,西安高新区跨越27年,经历三次创业阶段。1991年到2002年的第一次创业中,西安高新区按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的思路,引进富士通、霍尼韦尔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到2002年底,区内超千万元产值的企业200余家,基本奠定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三大支柱产业的雏形。
如果说一次创业完成了“立区”,从2003年到2016年的二次创业,则实现了“兴区”的目标。这期间,西安高新区体制机制全面升级,实施多元化招商,调整产业布局,瞄准具有高附加值、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环节,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4大主导创业。同时还引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单笔投资最大的外资项目——三星高端存储芯片项目,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8年上半年,高新区正式启动了“三次创业”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27年的巨变,得益于高新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创新体制。从引进到引领,西安高新区探索出一条内陆高新区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模式。”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说。
不沿边、不靠海 照样实现大发展
相比沿海地带,在内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着地域和资源禀赋的差异。高新区管理者提出“靠不上老乡、靠不上老外、只有靠人才”的思路,依靠西安雄厚的科教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壁垒,升级双创孵化模式,使高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的西部样本。
“知识分子创业是高新区的一大亮点。”杨华说,高新区大部分创业者都来自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拆除高校院所“围墙”,填平产学研间的隐形鸿沟,让科技成果与市场接轨,是内陆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西安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不到一年,就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产品初步实现小批量生产。这个由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张朝辉创办的企业,正是依托西安交大的科研平台,在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壮大。
为填平产学研间的隐形鸿沟,2017年4月,西安交大与其校友企业家共同发起设立了市场化运营的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这个国内首家以“母校+校友”和“教授+企业家”为运营模式的双创平台,打通了校园内的技术资源和校园外交大校友的企业资源,形成了物理空间、创业服务、产业承接、投融资等要素齐备的开放生态。
双创孵化模式不断升级,也是高新区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从1993年起,西安高新区探索对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目前拥有各类孵化器30家,累计孵化企业超3000家。通过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西安高新区打造了以“创途在XIAN”、中科创星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和新型孵化器。
“从过去提供场所、对接资源,到打造新型孵化器,再到构建立体化的孵化网络,形成良好的双创生态,孵化模式的不断升级,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机会。”杨华说。
创建离岸创新中心 快速融入全球分工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西安高新区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在对外开放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把西安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
日前,西安高新区北美(硅谷)离岸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正式揭牌。这一中心将致力于搭建西安高新区与硅谷之间的合作,打造高科技项目的海外预孵化和加速器基地,在技术研发合作、资本服务对接、国际市场拓展等多方面与硅谷实现资源互通,成为西安高新区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的又一举措。
“快速融入全球分工中,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我们就要把触角伸到国外,把孵化器建到国外。在国外找项目,再嫁接国内技术、市场。目前我们在硅谷的10多个孵化器成立离岸创新中心,未来还将在法国、德国、瑞典、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建立离岸创新中心。”杨华说。
“走出去、引进来”。数据显示,西安高新区面向全球招大引强,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高新区创办外商投资企业1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及全球跨国企业超过100家。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