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08期:第04版 憩心亭

杜公的吟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朱碧波

一个隆冬的午后,我来到了位于少陵塬畔的杜公祠。

爬上高高的台阶,便到了祠堂门口,这是一个幽僻的院落,游人很少,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冬日的阳光洒满整个庭院。迎面三间享殿里,供奉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塑像,诗人面容清瘦,目光冷峻,眼神里溢满了忧国忧民的愁思。塑像的两边,按诗人生活的年代,分成几个阶段来描述,每个阶段有一首代表诗作,诗作下边是诗人生活创作的经历,介绍很详细,让游客对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有了直观感受,也帮助我们这些千年后的读者,深刻理解诗人作品里忧奋感时的情怀。

享殿对面有一排长长的碑廊,里面陈列着不同时期的石碑,上面刻着书法作品,有古人的,也有现在人的,总体上风格各异、书品上乘,大致配得上祠堂主人的身份。不大的庭院里,周围分布着几间办公人员的房子,皆简朴庄严,颇具古风。享殿后边竟然还有一排窑洞,让我很是惊奇。在大都市的边缘,依着少陵塬土崖保留下的窑洞,仿佛在诉说岁月遗留下的印记。站在静谧的院子里,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聆听耳畔飘忽而过的山风,我瞬间有了时光穿梭之感。

院子中央,有几株腊梅树,树上密布的黄色花朵装扮着庭院,给严寒中平添了几多生机。冬天是个萧杀的季节,一切都在颓败中,而凌寒独立的腊梅花,蓬勃盛开在杜公祠,恰好是诗人精神风骨的生动写照。

杜甫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他的作品语句严整讲究,关注现实民生,诗风沉郁苍凉而不失雄浑瑰丽,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各种现实图景,抒发着诗人终生不泯的家国情怀。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曾长期住在少陵附近,又因其远祖杜预本是长安人,所以他自称少陵布衣、杜陵野老。

在传统文化里,祠堂是祭奠祖宗或先贤的地方,在诗人杜甫离世后的千余年岁月里,后人为他修建了祠堂,时时祭奠缅怀,可见他对后世影响之大。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相提并论,他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应该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李白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诗仙的美誉,而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故有“诗圣”之称。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却一生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政治理想始终不能实现。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天,杜甫在由潭州前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58岁,千古巨星就此陨落。

所幸还有这个祠堂在,我们这些后人可以来这里凭吊诗人,感受大唐诗歌繁盛时代一位伟大灵魂的吟唱。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里,杜甫必将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其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及深厚沉郁的思想内涵一定会滋养着后世的人们,直到永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