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劳动者入会的“榆林模式”
——省市县工会蹲点小组三级联动工作记事
“有了组织就有了家,有了依靠,即便开车在外,也能得到‘娘家人’的关怀和温暖。”7月30日,在全省首家市级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的成立仪式上,新入会的货车司机李国强激动地说。当日,能源运输大市榆林10万名货车司机找到了“娘家”。
这是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小组成员工作成效的一个阶段性体现。蹲点期间,三级工会蹲点小组推动建成2个市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13个县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覆盖企业228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近12万人。
5个月来,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小组“软服务”和“硬设施”两手抓,在扎实推进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工作,尤其货车司机入会工作中,整合各自优势,三级联动实现1+1+1>3,切实提升了广大新业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中,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小组在能源运输大市榆林以货车司机入会为突破口,摸索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榆林模式”。
夯实基础
今年5月24日下午,省总工会机关干部蹲点工作动员会议一结束,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赵霞就带着蹲点组同志赶赴榆林开展工作。“重点抓什么?从哪里入手?要取得哪些成果?”这些问题摆在了工作组每位成员的面前。
“定好工作计划,我们才能开工!”到达榆林的第一个晚上,赵霞连夜在宾馆内组织蹲点组同志召开碰头会,省交通运输工会二级调研员郝甘军当场表态:“我们蹲点组这次就扎根榆林,最大限度把榆林市的货车司机组织起来,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蹲点组在进驻榆林之前,做足了功课。赵霞多次组织省交通运输工会、省总基层工作部、榆林市总负责同志一起研究蹲点工作方案,确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蹲点工作模式,明确了推动货运企业建会、货车司机入会的工作重点,制定了“调研摸清基本情况、推动重难点问题解决、总结做法推广成果”的三步工作法,力争实现由货车司机入会这个点扩大成新就业形态群体入会的面,推动整体工作大提升。
全市公路货运量为2.69亿吨,以原煤、煤化工产品运输为主,占全省货运量的23.2%;4.5吨以上载货汽车6.5万辆;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5.5万人……郝甘军发挥省交通工会组织优势,先后赴省交通运输厅、榆林市交通运输局走访,组织召开货车司机座谈会,利用微信小程序组织1038名货车司机线上问卷调查等,初步摸清了榆林的道路运输行业基本情况。
注重方法
5月31日,初次进入距离市区36公里外的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区,占地面积5600余亩的现代化场站内,46条火车铁轨密布,形成的一个个货运装运平台,让蹲点组感到了震撼。
得知企业“职工有900多人,大部分是货车司机,都在外面跑”时,蹲点组组长郝甘军一下子被几个正在卸煤的货车司机吸引了过去。来自省总基层工作部的蹲点组成员袁小龙,凭借部门的成熟建会经验,及时向大家介绍了加入工会可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和权益保障。
“饭菜是否可以全天候供应,晚上拉煤回来经常饿着肚子”“能不能每年组织一次体检”“是否可以组织安全驾驶技能培训”“职工活动中心是否可以安排专人管理一下”……问及诉求时,几位货车司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场调研后,得知货车司机的基本需求后,省总两名蹲点干部联合市总蹲点组共同进驻该园区,开始与职工同吃同住。
多次与企业行政、职工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宣传工会法规政策,讲解组建工会有关程序及要求,提供相关建会资料,主动做好宣传服务引导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建会;主动为企业订阅《陕西工人报》、购置2万元的物资为100名职工“送清凉”、为50名职工赠送全国职工书屋电子读书卡,协助企业制定职工书屋建设方案……渐渐获得广大货车司机的认可。
同时,省市蹲点组成员又赴榆林象道物流有限公司上级企业总部开展走访座谈,加快推进企业建会,与企业总部建立起工会工作联络机制,自上而下推动建会。
最终获得企业支持,不久,相关筹备工作完成,获得成立工会的批复。
借力推动
单独的企业建会不难,但如何组建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把动态分散的货车司机组织起来?看着G337国道上排成长龙的大货车,省总蹲点组的两名成员陷入沉思。
“对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摸清现状!”省总蹲点组决定扩大调研范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调研又有好消息传来省市两级工会蹲点小组成员从米脂县总工会主席姬巧玲处得知,当地一家最大的汽车贸易公司,旗下挂靠有3000余名货车司机,而且该公司为货车司机提供购车、贷款、货运、维修等“一条龙”服务。
“我们立刻有了主意,就从汽车贸易企业入手,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实行‘汽车贸易公司工会+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双吸收、双覆盖的入会模式,共同吸纳货车司机加入工会组织。”郝甘军说。
这一想法得到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马治东的大力支持。“突破口选得好,榆林的货车司机不管是拉煤还是煤化工产品,都是搞能源运输,我们就建立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既具有榆林特点,也可以最大限度把能源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吸纳进来,把工会组织的网络覆盖得更大一些。”了解到省市蹲点组在米脂调研后的建会入会构想,马治东高兴地说。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顺畅。该公司与司机是挂靠关系,其主要负责人担心依托其成立后,与司机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
就在陷入僵局之际,榆林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蹲点组组长吴志杰无意间从米脂县总蹲点组了解到“县上有汽车商会,市上也有”这一关键信息,给了他很大启发。
“大的汽贸公司有资源,汽车行业商会也有资源,是否更合适?”吴志杰说,“我得知榆林市汽车行业商会会长贺金龙是全国劳模,还曾担任我们的市劳模协会会长,工作应该更好做!”
进一步了解后,吴志杰喜上眉梢,心里顿时有了底。拥有300家成员单位、10万货车司机资源的榆林市汽车行业商会,是榆林市能源运输工会依托的绝佳主体。
随后,省市蹲点组进驻榆林市汽车产业园,一场新的行动展开。依托榆林市汽车行业商会组建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商会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共同赴榆林泉财集团运输有限公司、榆林东方集团、榆林佳日集团等当地龙头汽贸企业,逐个企业谈建会入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为榆林市货车司机建起了“职工之家”。
创出模式
有了榆林市能源运输工会联合会建会的成功经验,后面区县的建会就顺畅了许多。
在省市蹲点组指导,县区蹲点组推进,三级工会组织优势通力配合之下,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组建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展开。
靖边、绥德、米脂、清涧、佳县、吴堡、子洲等7县区相继成立了县级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货车司机的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网络逐步在榆林市建立起来。
榆林市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这颗种子已经播下,成为榆林市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心中期盼的可以依靠的“遮阳树”。
初秋塞上,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货车司机入会硕果累累,家政业也迎来了秋的收获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成立工会联合会得到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大力支持,最终获得榆林市总工会批复并召开成立动员大会。
一样的路数,同样的方向。依托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成立的家庭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使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37家成员单位的8900余名职工找到了“娘家人”。
一样的策略,相同的办法。在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组共同推进下,绥德、米脂等区县依托地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在行业的协会、商会成立工会联合会,以其成员单位职工为主要会员发展方向,成立了13个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
在榆林辖区,仅绥德县,就依托县汽车商会、快递协会等成立了能源运输、快递、新业态等3个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
如今,各种工会组织还在依托行业陆续筹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榆林模式”初步形成。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有了组织就有了家,有了依靠,即便开车在外,也能得到‘娘家人’的关怀和温暖。”7月30日,在全省首家市级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的成立仪式上,新入会的货车司机李国强激动地说。当日,能源运输大市榆林10万名货车司机找到了“娘家”。
这是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小组成员工作成效的一个阶段性体现。蹲点期间,三级工会蹲点小组推动建成2个市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13个县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覆盖企业228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近12万人。
5个月来,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小组“软服务”和“硬设施”两手抓,在扎实推进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工作,尤其货车司机入会工作中,整合各自优势,三级联动实现1+1+1>3,切实提升了广大新业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中,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小组在能源运输大市榆林以货车司机入会为突破口,摸索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榆林模式”。
夯实基础
今年5月24日下午,省总工会机关干部蹲点工作动员会议一结束,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赵霞就带着蹲点组同志赶赴榆林开展工作。“重点抓什么?从哪里入手?要取得哪些成果?”这些问题摆在了工作组每位成员的面前。
“定好工作计划,我们才能开工!”到达榆林的第一个晚上,赵霞连夜在宾馆内组织蹲点组同志召开碰头会,省交通运输工会二级调研员郝甘军当场表态:“我们蹲点组这次就扎根榆林,最大限度把榆林市的货车司机组织起来,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蹲点组在进驻榆林之前,做足了功课。赵霞多次组织省交通运输工会、省总基层工作部、榆林市总负责同志一起研究蹲点工作方案,确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蹲点工作模式,明确了推动货运企业建会、货车司机入会的工作重点,制定了“调研摸清基本情况、推动重难点问题解决、总结做法推广成果”的三步工作法,力争实现由货车司机入会这个点扩大成新就业形态群体入会的面,推动整体工作大提升。
全市公路货运量为2.69亿吨,以原煤、煤化工产品运输为主,占全省货运量的23.2%;4.5吨以上载货汽车6.5万辆;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5.5万人……郝甘军发挥省交通工会组织优势,先后赴省交通运输厅、榆林市交通运输局走访,组织召开货车司机座谈会,利用微信小程序组织1038名货车司机线上问卷调查等,初步摸清了榆林的道路运输行业基本情况。
注重方法
5月31日,初次进入距离市区36公里外的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区,占地面积5600余亩的现代化场站内,46条火车铁轨密布,形成的一个个货运装运平台,让蹲点组感到了震撼。
得知企业“职工有900多人,大部分是货车司机,都在外面跑”时,蹲点组组长郝甘军一下子被几个正在卸煤的货车司机吸引了过去。来自省总基层工作部的蹲点组成员袁小龙,凭借部门的成熟建会经验,及时向大家介绍了加入工会可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和权益保障。
“饭菜是否可以全天候供应,晚上拉煤回来经常饿着肚子”“能不能每年组织一次体检”“是否可以组织安全驾驶技能培训”“职工活动中心是否可以安排专人管理一下”……问及诉求时,几位货车司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场调研后,得知货车司机的基本需求后,省总两名蹲点干部联合市总蹲点组共同进驻该园区,开始与职工同吃同住。
多次与企业行政、职工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宣传工会法规政策,讲解组建工会有关程序及要求,提供相关建会资料,主动做好宣传服务引导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建会;主动为企业订阅《陕西工人报》、购置2万元的物资为100名职工“送清凉”、为50名职工赠送全国职工书屋电子读书卡,协助企业制定职工书屋建设方案……渐渐获得广大货车司机的认可。
同时,省市蹲点组成员又赴榆林象道物流有限公司上级企业总部开展走访座谈,加快推进企业建会,与企业总部建立起工会工作联络机制,自上而下推动建会。
最终获得企业支持,不久,相关筹备工作完成,获得成立工会的批复。
借力推动
单独的企业建会不难,但如何组建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把动态分散的货车司机组织起来?看着G337国道上排成长龙的大货车,省总蹲点组的两名成员陷入沉思。
“对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摸清现状!”省总蹲点组决定扩大调研范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调研又有好消息传来省市两级工会蹲点小组成员从米脂县总工会主席姬巧玲处得知,当地一家最大的汽车贸易公司,旗下挂靠有3000余名货车司机,而且该公司为货车司机提供购车、贷款、货运、维修等“一条龙”服务。
“我们立刻有了主意,就从汽车贸易企业入手,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实行‘汽车贸易公司工会+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双吸收、双覆盖的入会模式,共同吸纳货车司机加入工会组织。”郝甘军说。
这一想法得到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马治东的大力支持。“突破口选得好,榆林的货车司机不管是拉煤还是煤化工产品,都是搞能源运输,我们就建立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既具有榆林特点,也可以最大限度把能源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吸纳进来,把工会组织的网络覆盖得更大一些。”了解到省市蹲点组在米脂调研后的建会入会构想,马治东高兴地说。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顺畅。该公司与司机是挂靠关系,其主要负责人担心依托其成立后,与司机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
就在陷入僵局之际,榆林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蹲点组组长吴志杰无意间从米脂县总蹲点组了解到“县上有汽车商会,市上也有”这一关键信息,给了他很大启发。
“大的汽贸公司有资源,汽车行业商会也有资源,是否更合适?”吴志杰说,“我得知榆林市汽车行业商会会长贺金龙是全国劳模,还曾担任我们的市劳模协会会长,工作应该更好做!”
进一步了解后,吴志杰喜上眉梢,心里顿时有了底。拥有300家成员单位、10万货车司机资源的榆林市汽车行业商会,是榆林市能源运输工会依托的绝佳主体。
随后,省市蹲点组进驻榆林市汽车产业园,一场新的行动展开。依托榆林市汽车行业商会组建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商会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共同赴榆林泉财集团运输有限公司、榆林东方集团、榆林佳日集团等当地龙头汽贸企业,逐个企业谈建会入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为榆林市货车司机建起了“职工之家”。
创出模式
有了榆林市能源运输工会联合会建会的成功经验,后面区县的建会就顺畅了许多。
在省市蹲点组指导,县区蹲点组推进,三级工会组织优势通力配合之下,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组建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展开。
靖边、绥德、米脂、清涧、佳县、吴堡、子洲等7县区相继成立了县级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货车司机的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网络逐步在榆林市建立起来。
榆林市能源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这颗种子已经播下,成为榆林市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心中期盼的可以依靠的“遮阳树”。
初秋塞上,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货车司机入会硕果累累,家政业也迎来了秋的收获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成立工会联合会得到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大力支持,最终获得榆林市总工会批复并召开成立动员大会。
一样的路数,同样的方向。依托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成立的家庭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使榆林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37家成员单位的8900余名职工找到了“娘家人”。
一样的策略,相同的办法。在省市县三级工会蹲点组共同推进下,绥德、米脂等区县依托地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在行业的协会、商会成立工会联合会,以其成员单位职工为主要会员发展方向,成立了13个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
在榆林辖区,仅绥德县,就依托县汽车商会、快递协会等成立了能源运输、快递、新业态等3个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
如今,各种工会组织还在依托行业陆续筹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榆林模式”初步形成。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