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72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职场“数字化监控”不能滥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打卡签到、管理上网行为、追踪员工的沟通记录、视频监控办公场所……如今,不少企业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对员工进行行为约束与管理,这种“数字化监控”的方式引发热议。日前就有一家公司通过统计排查非工作流量信息,对员工在办公区域内看视频、听音乐等“摸鱼”行为通报处罚。

“互联网+”时代,职场运用数字化方式开展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比如,企业通过数据的定位、记录、存储,掌握员工考勤、绩效表现和工作量等情况。这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效果,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不少人认为,此举涉嫌侵犯隐私,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还可能损害员工工作热情。比如,2019年,某企业把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用于监控环卫工的“上班状态”,引起舆论热议。有网友调侃:耕地的牛一旦不出力,后面的农夫就会啪啪地甩鞭子,这个智能手表与鞭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职场“数字化监控”须有正确打开方式。首先,数字化监管不是把人装进无缝隙监管的数据里,而是要尊重人性和尊严,将数字化管理的精度和管理的温度结合起来,以科技向善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真正的数字化管理,核心是服务于人、裨益于人,进而让工作更高效、企业运行更有序。

其次,要厘清法律的边界,不能侵犯员工的权益。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比如,企业出于管理需要,在办公场所安装摄像头,须告知所有员工。在收集、处理员工信息的过程中,必须控制个人信息管理人的范围,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保护员工的隐私权。

数据是冰冷的,但使用数据可以有温度。职场“数字化监控”不能滥用,否则不仅容易引发、激化一些矛盾,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员工的尊严、权益,促进和保障体面劳动,是企业管理应恪守的底线。□付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