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之路未来可期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护佑长征火箭400次安全发射纪实
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
从东方红一号奏响中国探索太空的序曲,到载人航天、北斗组网,再到嫦娥探月、火星探测一次次谱写崭新乐章,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以下简称六院)研制的系列液体动力产品,不断推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搭载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一次次飞向苍穹。
“每个100次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这个过程中,液体动力从未缺席,提供了先行一步的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持。”六院院长王万军自豪地说。
常规发动机
性能可靠 高质量保证成功
几十年来,通过我国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长征”系列火箭现已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运载能力,在推力、成功率、发射频度、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攀登科技高峰,从来不易。长征火箭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攻坚克难史、风险防控史。如何打造性能更加可靠、更加卓越的动力产品,推动液体动力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面临的首要任务。”六院党委书记刘志让表示。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分为两代,第一代是以YF-20为代表的常规运载火箭系列发动机,依靠这些发动机助推常规火箭完成了300多次发射,支撑了中国航天的辉煌过往,是航天发展的基石,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目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存在常规发动机与新一代发动机并存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常规发动机性能,该院探索了常规发动机开展产品保证策划和精细化落地的模式,在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发射、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开始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管理和产品保证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同时,不断提升液体动力研制的效率和效益。
新一代发动机
产能提升 提供卓越动力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液体动力创新发展的规律。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液体动力人,面临着高密度发射的挑战。
为适应长征火箭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要求,六院在液体动力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型号的发展规划。经过自20世纪90年代的艰苦预研和新世纪以来的工程研制,已成功研制出CZ-5、CZ-6、CZ-7、CZ-8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为长征火箭家族奠定了强大的动力基础。
为提升发动机生产能力,支撑后续更高密度发射的挑战,六院围绕任务激增和产能提升主题,创建科学、协同、先进、高效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产保模式。统筹推进卓越产品行动计划,运用零缺陷系统工程思维,进行产保流程优化,瞄准最终执行任务成功目标,差异化实施产保工作,重点做好薄弱环节治理与可靠性增长、生产基线与试验基线管理、不可测不可检项目识别与控制、特殊过程控制以及外包供方管理等产保工作策划与实施。
“2021年,液体动力迈向了全面实现‘三高’发展、全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新征程,面对航天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液体动力产品必须实现卓越。通过‘建立新机制、激发新活力、构建新平台、实现新发展’的强大牵引,全面激发六院各条战线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王万军在卓越产品行动发布会上指出。
“八年九机”
更强动力 推举遥远梦想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次实现新跨越。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持续不断提升运载能力。北斗全球组网、嫦娥探月、载人空间站建设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火箭运载能力的不断提高。六院按照“八年九机、争创第一”的思路,瞄准世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尖端技术,将利用8年时间,成功研制以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百吨级补燃循环液氧液氢发动机为代表的9型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天地往返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重大航天任务实施。
一方面,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成功应用,将支撑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从目前的20多吨提升4到5倍,达到百吨级。另一方面,围绕“可靠、便捷、廉价”进出空间的要求,开展重复使用发动机的研制,从而支撑后续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将闪亮登场,重型运载、液氧甲烷、吸气式组合轮番亮相,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还将开启更多“新长征”,实现新的“飞天梦”。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描绘了一张“诗和远方”的未来图纸。在那张图纸上,液体动力对标世界一流,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梳理出液体动力中长期发展思路,以“八年九机、争创第一”来推动实现到2028年跻身世界一流宇航动力公司的目标。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
从东方红一号奏响中国探索太空的序曲,到载人航天、北斗组网,再到嫦娥探月、火星探测一次次谱写崭新乐章,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以下简称六院)研制的系列液体动力产品,不断推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搭载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一次次飞向苍穹。
“每个100次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这个过程中,液体动力从未缺席,提供了先行一步的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持。”六院院长王万军自豪地说。
常规发动机
性能可靠 高质量保证成功
几十年来,通过我国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长征”系列火箭现已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运载能力,在推力、成功率、发射频度、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攀登科技高峰,从来不易。长征火箭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攻坚克难史、风险防控史。如何打造性能更加可靠、更加卓越的动力产品,推动液体动力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面临的首要任务。”六院党委书记刘志让表示。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分为两代,第一代是以YF-20为代表的常规运载火箭系列发动机,依靠这些发动机助推常规火箭完成了300多次发射,支撑了中国航天的辉煌过往,是航天发展的基石,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目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存在常规发动机与新一代发动机并存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常规发动机性能,该院探索了常规发动机开展产品保证策划和精细化落地的模式,在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发射、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开始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管理和产品保证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同时,不断提升液体动力研制的效率和效益。
新一代发动机
产能提升 提供卓越动力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液体动力创新发展的规律。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液体动力人,面临着高密度发射的挑战。
为适应长征火箭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要求,六院在液体动力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型号的发展规划。经过自20世纪90年代的艰苦预研和新世纪以来的工程研制,已成功研制出CZ-5、CZ-6、CZ-7、CZ-8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为长征火箭家族奠定了强大的动力基础。
为提升发动机生产能力,支撑后续更高密度发射的挑战,六院围绕任务激增和产能提升主题,创建科学、协同、先进、高效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产保模式。统筹推进卓越产品行动计划,运用零缺陷系统工程思维,进行产保流程优化,瞄准最终执行任务成功目标,差异化实施产保工作,重点做好薄弱环节治理与可靠性增长、生产基线与试验基线管理、不可测不可检项目识别与控制、特殊过程控制以及外包供方管理等产保工作策划与实施。
“2021年,液体动力迈向了全面实现‘三高’发展、全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新征程,面对航天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液体动力产品必须实现卓越。通过‘建立新机制、激发新活力、构建新平台、实现新发展’的强大牵引,全面激发六院各条战线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王万军在卓越产品行动发布会上指出。
“八年九机”
更强动力 推举遥远梦想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次实现新跨越。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持续不断提升运载能力。北斗全球组网、嫦娥探月、载人空间站建设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火箭运载能力的不断提高。六院按照“八年九机、争创第一”的思路,瞄准世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尖端技术,将利用8年时间,成功研制以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百吨级补燃循环液氧液氢发动机为代表的9型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天地往返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重大航天任务实施。
一方面,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成功应用,将支撑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从目前的20多吨提升4到5倍,达到百吨级。另一方面,围绕“可靠、便捷、廉价”进出空间的要求,开展重复使用发动机的研制,从而支撑后续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将闪亮登场,重型运载、液氧甲烷、吸气式组合轮番亮相,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还将开启更多“新长征”,实现新的“飞天梦”。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描绘了一张“诗和远方”的未来图纸。在那张图纸上,液体动力对标世界一流,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梳理出液体动力中长期发展思路,以“八年九机、争创第一”来推动实现到2028年跻身世界一流宇航动力公司的目标。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