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983期:第04版 百味

养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薛雷

阳春三月,正是延安“远看山有色”的时节,迎春花、丁香花都开始展露新芽。无意之中,我看到许久未见的桑树,想起了童年养蚕的岁月。

记忆里,养蚕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每到万物复苏的季节,村里的桑树开始发芽。我和小伙伴们就开始打问购买蚕蛋的地方。东西不贵,但卖家较少。蚕蛋一般都放在旧报纸上卖,密密麻麻,如同芝麻一样大小。花一两毛钱,便可以买一巴掌大的蚕蛋。

蚕蛋买回来后,就开始寻觅孵化的器皿。那时候,连点心都是麻纸包装,根本没有现在随处可见的包装盒。为了养蚕,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像印泥盒一样的雪花膏铁盒是养蚕最好的工具。有一年找不到空雪花膏盒子,干脆用压岁钱买来一盒雪花膏,将里面雪花膏腾空,清洗并晾晒好,专门用来做蚕宝宝的“新房”。接着,我用一小撮棉花将参蛋裹起来,放在铁盒中,静等蚕蛋孵化。在孵化期间,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找桑叶。

那时候的老家,是很有诗情画意的乡村景象。我们所在的村紧靠着镇街道,整个村落只有两条笔直的主干道,每家的房前屋后和院子里都是树,远远看去,整个村子被椿树、槐树、梧桐树等各种树木包围,可养蚕需要的桑树很少,只有两三家人院内有桑树。为了养蚕,我专门在竹竿上捆绑着铁制的弯钩,用来折一些伸出院墙外的桑树枝。有时候,也去关系好的邻居院里,徒手爬树去摘桑叶。

储备好了桑叶,再打开雪花膏铁盒时,里面已经是蚂蚁般大小蚕的天下了。一片桑叶下去,不到一分钟就变成了光杆。在饥一顿饱一顿的养蚕日子里,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蚕的生长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蚕的身体愈加肥胖,饭量也是越来越大。约莫一个月左右,蚕已经长成铅笔那么粗。再过半个月时间,他们就开始“绝食”了,对桑叶再没有胃口。几天后,蚕便开始吐白丝,用丝将自己的身体裹起来,直到成为蚕蛹。

过了一段时间,蚕咬破“蚕丝被”,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蚕蛾。蚕蛾飞得很吃力,抖动着身体,扇动着翅膀,却没有飞得很远。扑棱了几下后,便在我准备好的报纸上产卵。产完卵,蚕蛾就到了生命的尽头。

养蚕是童年的美好记忆,时至今日,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在网购发达的今天,购买桑叶非常方便,养蚕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年逾不惑之龄的我,却无法重拾养蚕的兴趣了。

前些日子,我向老家的亲戚打听养蚕的事情,他们说,村里的小孩已经很多年不养蚕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