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060期:第04版 读书

苦难中饱含温暖 灾难中彰显人性

——王心剑长篇小说《生民》读后随感

关键字:人性,彰显,灾难,温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这是一部根植于关中平原反映农耕文明原生态进程的悲壮之歌。

小说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场骇人听闻的荒年为故事肇始,凭借着作者深厚的生活阅历,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修养,娴熟的艺术功力,令人耳目一新地将文学题材拓展到一个庄稼行里的科技领域,塑造了一群感人至深、奔走于庄稼地里的科学家形象。通过他们不断破解大自然的神奇密码,培育小麦、棉花等优良品种,繁殖动植物资源以满足生存需求,兴修泾渭八渠拯救民瘼,力挽老百姓生命于饥荒死亡边缘的一系列作为,再现了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胆识与本色。留下了在关中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传奇故事。

品读王心剑先生的《生民》,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悲悯情怀和怜世情结。

一位优秀的作家,只有怀着世间真情和人间大爱,直面底层民众的苦难命运,才能触碰和捕捉到人类心灵的柔软,从而创作出温暖民众的不朽之作。

王心剑先生深谙其中的奥秘。他爱恋生活,爱恋生命,爱恋生活在这块贫瘠土地上苦难而淳朴、善良而坚毅的人们。他为这块土地上的民众写作,写出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追求与担当!写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及特殊年月中的苦难。他以特有的艺术功力和深厚博大的思想情怀,将其作为一种广阔深厚的背景,成功地选取了表达苦难与温暖这一哲学命题的内核。从而将这部散发着悲悯情怀、闪烁着人性光辉的长篇巨著呈现于读者眼前。

小说以极大篇幅,叙写了二十世纪初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的多重灾难:旱灾、雹灾、瘟疫、战争,以及由各种灾难造成的饥荒。小说中虽然多处写到苦难,但在作者的艺术构思中,巧妙地把平凡生活中的苦难与人群中的人性温暖交相糅合,读来竟觉凄而不惨,悲而不伤。有了对人性的磨砺,他笔下的人物便有了情愫、有了意蕴。灾害愈是残酷,则愈能显露出奋力济世救民的谷正春叔侄性格中的宽厚仁慈、善良坚韧。而像这样具有丰富人性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很多。比如为了求雨而甘愿自焚的潘妈和丁地龙;甘愿与母亲共存亡的潘大雨;身染瘟疫,为了不传染他人而自焚的芒种;为同伴安危而惨死于群狼之口的小满;为拯救棉花而惨死于日寇炮火中的傅立秋……这些洋溢着纯真、善良品格的人物,在灾害到来之际的悲壮举动与无助绝望,刀刻似地烙印在读者的脑海中。应该说,小说中这种充满浓郁的人情味与温情的书写,不仅使人物形象有了光明向上的魅力,还在生存与道义的矛盾中张扬着人性的光辉;而且使小说在对灾害场景的叙写中,散发出了浓郁的生命意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悲悯情怀,有别于那些平庸苦涩的悲情作品,提升了小说的格局与意蕴。

王心剑先生着眼于中国农业大国这一现实,以极具张力的笔法和潜藏文中的深刻思想,对土地、粮食等发出追问,引发读者思考。这也使其小说《生民》,成为反映农村题材作品中被专家推崇、读者叫好的一部杰作。

小说的主人公谷正春博士,是作品讴歌的主要对象。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对其进行了浓墨重彩地书写。他留洋归来,闻知故乡饥荒,灾民盗掘祖坟,带着金发碧眼的妻子爱玛匆匆赶回老家料理丧事。沿途目睹饥民逃荒,饿殍遍野,令他痛不欲生。

此后,他废寝忘食,排除万难,筹划修建关中八渠;以几个蝇头麦穗,激励侄子谷雨培育小麦良种,力争让关中老百姓能够尝到一口白面馍,进而能填饱肚子;抱着一只老母鸡,嘱咐潘大雨繁殖动物良种,争取在他有生之年,能看到天下的婴幼儿吃到鸡蛋、喝到牛奶;他振臂疾呼,创办农大,聘请专家,让农业科研在关中遍地开花……

他的一生信守着传统儒家厚生爱民的思想,在对百姓命运的关照中,洋溢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小说借助灾害这一重大社会历史背景,将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凝聚于以他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身上,彰显出其勤劳质朴、开拓进取的人格魅力。我们从谷正春的身上,感受到了那散发着“胸中自有万卷书,手挥目送皆自如”的潇洒与飘逸,豪爽与博爱。

《生民》一书的作者以极其严肃而庄重的态度,采撷农科大那些社会精英的动人故事,还原他们的思考与追求、探索与开拓,塑造出许多个真诚善良、坦荡磊落、无私进取的科技工作者形象,雕塑般地耸立于历史的长河中。

傅立秋到沦陷区寻取农药的一段,读来就令人感受良多。为了良种棉花的培育成功和拯救苍生理想的实现,傅立秋毅然奔向生死未卜的日寇占领区,登上了前往开封的火车,到了潼关却又下车返回,其原因是放心不下心爱的妻儿。其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温情,似乎与接下来日军轰炸时的舍身拯救棉花的描写自相矛盾。可也正是这些看似不合情理的矛盾行为,彰显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好。在情爱与生死之间他作出了妥协,选择了爱恋和生还;可当日军的炮火烧毁了他心爱的棉花,烧毁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烧毁了他拯救民众的衣食之时,傅立秋则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义无反顾地去与那寄托着理想与事业的棉花殉葬!在理想、事业、信仰与生命之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从而让生命绽放出了灿烂夺目的光芒!他那对妻女的爱怜也因之升华为大国情怀,更显真挚与炽热!

小麦研究专家谷雨,这个从饥荒中成长起来的后生,深知民以食为天的要义。苦难的经历与拯救民众的理想,使他痴情于泥土地里的小麦。冰雹、黑霜、病虫灾害等,让他的科研历程变得漫长而曲折,接连而来的打击与坎坷,却使他愈挫愈勇。病虫灾害压不倒他,官僚政客摧不垮他。无数次失败打击最终换得了“棒槌一号”“神农一号”良种的接连成功!终于让关中大地上的小麦亩产以几何级数增长。

合起《生民》一书,那悲而不惨、凄而不伤的历史画卷,那厚重恢宏的场景描写,那清丽飞扬的文字,以及那浓郁利落、俯拾皆是的俗语土语犹在眼前浮现。更不必说那缜密严谨的艺术结构,以及那苦涩中的温暖,灾难中的人性之光……诸多元素汇聚成一种文学的合力,丰盈着《生民》这部鸿篇巨制,也给读者增添一桌精神大餐,让读者长久地咀嚼、回味着……□鹿丁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