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八月蟋蟀鸣
金风起时,蟋蟀的鸣声便在人们的耳边响起。特别是在夜阑人静、明月在天的时候,那种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叫尤能给人以撩人幽思的情致。古诗谓之:“蛩鸣古砌金风紧,蝉噪空庭玉露生。莫谓微虫无意识,秋来总做不平声。”蟋蟀是知寒暑的昆虫,知时守信,民谚说:“秋天到,蛐蛐叫。”没有哪一种昆虫,能够像蟋蟀一样,受到人们数千年的喜爱与关注,进而成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它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也有人认为,蟋蟀在地球上已经进化了近4亿年之久,可以说它目睹了恐龙的兴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蟋蟀的记载:“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在古人的诗文中,成了被广泛歌咏的对象。
蟋蟀最初引起人们的兴趣,并非因其好斗,而是由于它那悦耳的音乐般的鸣声。这小虫的鸣声,在不同境遇的古人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杜甫有一首《促织》诗云:“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意相亲。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正客居秦州,他是从蟋蟀的鸣叫声中听到了哀音,继而想到妻子与故乡。
戎昱和杜甫有着同样的感受,其《客堂秋夕》诗说:“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白居易的《新春夜雨》说:“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白居易是从蟋蟀的鸣叫声中,听出了光阴的流逝,暮年的凄凉。而皇甫冉的“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贾岛的“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都是在描述时令的交替,进而感叹时光的紧迫。贾岛的另一首《答王建秘书》的诗就说:“人皆闻蟋蟀,我独恨蹉跎。白发无心镊,青山去意多。”
蟋蟀的鸣唱,在古时的妇女们听来,也有着特别的含义。秋天到了,天气凉了,蟋蟀的鸣叫,好像是催促着自己要赶紧织布,及时缝制寒衣了。古代幽州地区有谚曰:“趋织鸣,懒妇惊”。蟋蟀的鸣叫成了一种警示与提醒,这也是蟋蟀又称作“促织”的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深宫佳丽、异乡游子们听到蟋蟀鸣叫,又会感到其凄凄切切、如此如诉,于是顿生孤雁哀鸣、幼鹿失群之感。
古籍记载说明,最早蓄蟋蟀、斗蟋蟀,皆起自唐时的长安。五代人王仁裕有《开元天宝遗事》中说:“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后来,人们发现蟋蟀有好斗的习性,于是先在宫禁中兴起斗蟋蟀之戏,后来民间效仿,渐渐又发展成赌博。宋人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中说:唐天宝年间,长安人斗蟋成风,“镂象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为资付之一喙”。
古时,蟋蟀为帝王将相赏玩,也为平民百姓喜爱。如此,蓄养之技得以发展,以致寒冬之际,也有人笼之入怀,招摇过市。《帝京岁时纪胜》载:“偶于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叹息,而悠然自得之甚。”可以设想,寒冬降临之时,乡野一片寂静,善养之人,怀中小虫振翅高鸣,其声时断时续,这该为进入漫长冬季的人们带来多少大自然的享受!“盖其鸣时铿锵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闲人之韵事也。”
如今五六十岁的人,都有小时候抓蛐蛐的经历,那是一种很有意味的回忆。明人王醇有一首《促织》诗,写儿童夜捉蟋蟀的稚态:“风露渐凄紧,家家促织声。墙根童夜伏,草际火低明。入手驯难得,当场怒不平。秋高见余勇,一忆度辽兵。”尤三四二句,颇有意趣。
长安八月蟋蟀鸣。听蛐蛐、蓄蛐蛐、斗蛐蛐,皆自唐时的长安起,以后逐渐演变成了中华的蟋蟀文化。如今每到秋季,“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蟋蟀成了社会各界人们喜爱的“人间第一虫”。
□陈嘉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金风起时,蟋蟀的鸣声便在人们的耳边响起。特别是在夜阑人静、明月在天的时候,那种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叫尤能给人以撩人幽思的情致。古诗谓之:“蛩鸣古砌金风紧,蝉噪空庭玉露生。莫谓微虫无意识,秋来总做不平声。”蟋蟀是知寒暑的昆虫,知时守信,民谚说:“秋天到,蛐蛐叫。”没有哪一种昆虫,能够像蟋蟀一样,受到人们数千年的喜爱与关注,进而成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它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也有人认为,蟋蟀在地球上已经进化了近4亿年之久,可以说它目睹了恐龙的兴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蟋蟀的记载:“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在古人的诗文中,成了被广泛歌咏的对象。
蟋蟀最初引起人们的兴趣,并非因其好斗,而是由于它那悦耳的音乐般的鸣声。这小虫的鸣声,在不同境遇的古人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杜甫有一首《促织》诗云:“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意相亲。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正客居秦州,他是从蟋蟀的鸣叫声中听到了哀音,继而想到妻子与故乡。
戎昱和杜甫有着同样的感受,其《客堂秋夕》诗说:“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白居易的《新春夜雨》说:“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白居易是从蟋蟀的鸣叫声中,听出了光阴的流逝,暮年的凄凉。而皇甫冉的“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贾岛的“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都是在描述时令的交替,进而感叹时光的紧迫。贾岛的另一首《答王建秘书》的诗就说:“人皆闻蟋蟀,我独恨蹉跎。白发无心镊,青山去意多。”
蟋蟀的鸣唱,在古时的妇女们听来,也有着特别的含义。秋天到了,天气凉了,蟋蟀的鸣叫,好像是催促着自己要赶紧织布,及时缝制寒衣了。古代幽州地区有谚曰:“趋织鸣,懒妇惊”。蟋蟀的鸣叫成了一种警示与提醒,这也是蟋蟀又称作“促织”的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深宫佳丽、异乡游子们听到蟋蟀鸣叫,又会感到其凄凄切切、如此如诉,于是顿生孤雁哀鸣、幼鹿失群之感。
古籍记载说明,最早蓄蟋蟀、斗蟋蟀,皆起自唐时的长安。五代人王仁裕有《开元天宝遗事》中说:“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后来,人们发现蟋蟀有好斗的习性,于是先在宫禁中兴起斗蟋蟀之戏,后来民间效仿,渐渐又发展成赌博。宋人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中说:唐天宝年间,长安人斗蟋成风,“镂象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为资付之一喙”。
古时,蟋蟀为帝王将相赏玩,也为平民百姓喜爱。如此,蓄养之技得以发展,以致寒冬之际,也有人笼之入怀,招摇过市。《帝京岁时纪胜》载:“偶于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叹息,而悠然自得之甚。”可以设想,寒冬降临之时,乡野一片寂静,善养之人,怀中小虫振翅高鸣,其声时断时续,这该为进入漫长冬季的人们带来多少大自然的享受!“盖其鸣时铿锵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闲人之韵事也。”
如今五六十岁的人,都有小时候抓蛐蛐的经历,那是一种很有意味的回忆。明人王醇有一首《促织》诗,写儿童夜捉蟋蟀的稚态:“风露渐凄紧,家家促织声。墙根童夜伏,草际火低明。入手驯难得,当场怒不平。秋高见余勇,一忆度辽兵。”尤三四二句,颇有意趣。
长安八月蟋蟀鸣。听蛐蛐、蓄蛐蛐、斗蛐蛐,皆自唐时的长安起,以后逐渐演变成了中华的蟋蟀文化。如今每到秋季,“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蟋蟀成了社会各界人们喜爱的“人间第一虫”。
□陈嘉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