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160期:第04版 创造

瓦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文锁勤

每天,我都穿梭在这座城市。城市似乎以秒速发生着巨变。河堤在建、公园在建、广场在建,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瓦工就在这些地方辛苦地工作着。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晓得在报纸媒体里,他被叫作进城务工人员,街坊邻里干脆就叫他民工。而在许多和着沙子水泥、拉着推车的同行里,他被尊严地称为“大工”或“匠人”。

瓦工穿一件长袖T恤,胸前印着一幅“家电下乡”的广告图案,土黄的裤子旧得泛白,黄绿胶鞋满是瓦砾蹭烂的窟窿。脸色就像东北加西北长庄稼的土地,走在楼盘宣传廊的背衬中,有点像油画里的人物。每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工地,一手掂着瓦刀,一手拿着砖块,站在脚手架上,开始了“咣咣”地敲击。给他打下手的是两个年过三十的女人,一高一矮,都穿着从劳保店里淘来的橄榄色迷彩服,一顶灰黄色的安全帽,将大半个脑袋护了起来,像民间社火里滑稽搞笑的大头肖像。脸红里透白,浸着汗湿,白得像水粉画的纸,红得像纸上的彩描,或是画上落款的印章。矮女人不紧不慢地和着砂浆,高女人不慌不忙地往墙脚运着砂浆。三个人配合默契,像事先商量过一样。瓦工脸上粘满泥灰,深深嵌进额头的皱纹,汗渍浸透的衣服,胶皮一样粘在背上。巨大的混凝土墙像从天而降的幕布,在我的眼里倒垂下来,又像一幅看不过来的灰屏,在我的注视中不断延展拉伸。街上有时尚的男人吃着冰棍,漂亮的女人撑着遮阳伞,勾着肩从眼前飘过。瓦工灌着一瓶浓茶,看似疲惫的脸庞,在毒辣的太阳下自个儿灿烂。

意想不到的是,我又有了一个惊奇发现。

每天晚上,瓦工会去北街的舞厅跳舞。第一次瞧见他时,我有些许疑惑。干这么重的体力活,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劳累,怎么会有这种闲情逸致。虽说我不敢肯定跳舞这等体面、时尚、阳光的活动,是悠闲人、身份人特定的娱乐方式,至少像瓦工这样的群体,天天沉溺这种场所,更需要时间保证和精力支持。于是我更加怀疑自己会不会看错了,更加质疑天天出现在北街舞厅的这个中年人,会不会是瓦工本人。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我怀着极大地好奇心、猎奇心,走进了这家舞厅。

舞池里,瓦工一幅黑土加黄土长庄稼的笑脸,有棱有角,阳光亲切。他绅士似的挽着一位身材高挑的女舞伴,在灯球打出的彩光里翩然旋转。优雅得体的舞姿,让我目瞪口呆。只是那落满泥灰、长满窟窿的T恤,早已变成笔挺的西装。女子一袭黑色光亮的长裙,半高腰皮靴,头发高挽着,一对明晃晃的耳坠子,在光影里欢快地闪动。一阵,又有一位清纯靓丽的红衣女子与瓦工相约而舞。瓦工脚步踏实稳健,一板一眼地掌控着节奏。那位红衣女子就像一只妩媚可人的蝴蝶,又像一团热情奔放、魅力四射的火焰。他们一会跳着探戈,一会跳着伦巴,一会跳着恰恰。整个舞场因瓦工和红衣女子的绝妙表演,沸腾起来,掌声喝彩声不断。

瓦工的日子是辛劳的,但被称作“匠人”的瓦工,生活又是匠心独具的。白天,他顶着烈日、浸着冷风为生活打拼;夜晚,他又踩着鼓点、嚼着口香糖,在阳光女子的邀约中,放飞心情。瓦工或许说不出生活或生命的意义,但他的活法,却为我传递着这样一个浅显而又深邃的道理:劳动为了生活,生活必须快乐。这便是超越的幸福。

(单位:崔家沟监狱教育改造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