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的初冬
□张雄林
渭北平原的最北端,地势并不平坦,坮塬和山脉居多。这里虽地形复杂,但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每到冬季,都别有一番独特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渭北的初冬是一幅鲜亮的壮美图画。公路两侧,整整齐齐地站立着一排排挺拔的树木,树枝上存有零零星星的数片黄叶,寒风吹拂下,它们拼力地舞动,似乎极不情愿离开大树母亲高大的身躯。道路两旁的地面上,一丛丛花草披上了土黄色的外衣,虽然失去了酷暑时节的墨绿浓妆,但它们看起来却是异常的安静和沉着。也许它们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赖以生存的大地作最后的道别。远处山峦清晰可见,微风中夹杂着初冬的寒意,使得眼前绵绵群山愈发显得比以往更加俊朗和威严。或许是身处故乡的缘由吧,行走在初冬渭北的大地上,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恋。
渭北的初冬尽显醉人的自然风光。沿着山脚下整洁而弯曲的公路向前行走,一棵棵树木脱去了绿衣裳,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田地里,几乎没有了庄稼的身影。裸露的土地,直视万里苍穹,竟然使人觉得有一种原始的空旷之美。登上一道蜿蜒盘旋的山路,这里虽是坮塬之地,但绿油油的麦苗却精神抖擞,迎风摆动,茁壮的麦苗似乎已经做好了与严寒斗争的所有准备。攀至半山腰,拐进一片平整的山地中,刹那间,一片翠绿旺盛的油菜映入眼帘,看,那儿还有一片,两片。油菜叶绿得让人惊奇,仿佛一块块绿丝绸铺展在山的脊梁之上,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让人顿感神清气爽,无比叹服。
抬头仰望山巅,隐约看到有几个人影在晃动,原来那是运动爱好者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山的神奇与魅力。有大人,也有小孩,他们的欢笑声,在初冬渭北的山川和原野中久久回荡。下山途中,遇见一位牧羊人,他似乎很沉默,但看起来很结实,几十头羊组成的队伍快速前行,它们在寻觅自己的食物,也在寻找着自己在初冬里的幸福。
渭北初冬的大街小巷,依然有着往日的人间烟火味。只是行人明显减少,而且人们显得脚步匆匆。广场中,零零星星有年轻人在亲密漫步;超市内防疫严格,人们进进出出,保持距离;街边的环卫工人,在弯腰清扫地面,金黄色的银杏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轻盈飞舞,装点着这个日益渐冷的季节。此时的渭北人,总在忙中偷闲,整理着一年中的所有收获,静守着岁月的无限匆匆。
渭北初冬的风声,是一部惊人心魄的交响乐。“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这虽是歌剧《白毛女》中的唱词,但它却也是渭北冬季景象的生动写照。其实,在渭北,每到冬季,呼啸的西北风本就是常客。风声时大时小,时紧时慢,尤其到了夜间,风速似乎更胜一筹。于是,那种“呼呼”不绝的寒风之音,就成了渭北自然界的最强音。睡梦中的渭北人时常被突然惊醒,接着,那种铿锵有力的“呜呜”风声便更加清晰入耳了。万籁俱寂的渭北大地,有了这种来自寒冬时节独有的音符,也算是大自然的一种神奇祝福吧。
渭北的初冬,在天气晴好时,万物便静悄悄地休眠,吸纳着冬阳撒下的缕缕温暖,迎接着年复一年的磨炼;倘若是雪花飞舞的日子,那就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另一番动人景象。渭北的初冬,虽没有春天的百花争艳和夏日的绚丽多彩,但它却时刻展露着自己静默悠然和抗争严寒的独特风韵。
从初冬走向隆冬,又迈向春暖花开,这是天地之间的岁月轮回,不可更改。多年来,游玩过很多山水名胜,行走于众多美景古迹,但唯独让我难以割舍的,依然是渭北这片广袤淳朴的土地。渭北的初冬,是大自然妙手绘制的一部杰作,是千百年来流传下的质朴民风和灿烂文化,更是我心中无尽温暖的乡愁。
渭北的美好人间,正旧貌换新颜,在新时代的中华大地上日新月异,奔涌向前。
![](/theme/xpaper/1522579439864318222/images/sxgrbewm.jpg)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张雄林
渭北平原的最北端,地势并不平坦,坮塬和山脉居多。这里虽地形复杂,但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每到冬季,都别有一番独特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渭北的初冬是一幅鲜亮的壮美图画。公路两侧,整整齐齐地站立着一排排挺拔的树木,树枝上存有零零星星的数片黄叶,寒风吹拂下,它们拼力地舞动,似乎极不情愿离开大树母亲高大的身躯。道路两旁的地面上,一丛丛花草披上了土黄色的外衣,虽然失去了酷暑时节的墨绿浓妆,但它们看起来却是异常的安静和沉着。也许它们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赖以生存的大地作最后的道别。远处山峦清晰可见,微风中夹杂着初冬的寒意,使得眼前绵绵群山愈发显得比以往更加俊朗和威严。或许是身处故乡的缘由吧,行走在初冬渭北的大地上,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恋。
渭北的初冬尽显醉人的自然风光。沿着山脚下整洁而弯曲的公路向前行走,一棵棵树木脱去了绿衣裳,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田地里,几乎没有了庄稼的身影。裸露的土地,直视万里苍穹,竟然使人觉得有一种原始的空旷之美。登上一道蜿蜒盘旋的山路,这里虽是坮塬之地,但绿油油的麦苗却精神抖擞,迎风摆动,茁壮的麦苗似乎已经做好了与严寒斗争的所有准备。攀至半山腰,拐进一片平整的山地中,刹那间,一片翠绿旺盛的油菜映入眼帘,看,那儿还有一片,两片。油菜叶绿得让人惊奇,仿佛一块块绿丝绸铺展在山的脊梁之上,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让人顿感神清气爽,无比叹服。
抬头仰望山巅,隐约看到有几个人影在晃动,原来那是运动爱好者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山的神奇与魅力。有大人,也有小孩,他们的欢笑声,在初冬渭北的山川和原野中久久回荡。下山途中,遇见一位牧羊人,他似乎很沉默,但看起来很结实,几十头羊组成的队伍快速前行,它们在寻觅自己的食物,也在寻找着自己在初冬里的幸福。
渭北初冬的大街小巷,依然有着往日的人间烟火味。只是行人明显减少,而且人们显得脚步匆匆。广场中,零零星星有年轻人在亲密漫步;超市内防疫严格,人们进进出出,保持距离;街边的环卫工人,在弯腰清扫地面,金黄色的银杏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轻盈飞舞,装点着这个日益渐冷的季节。此时的渭北人,总在忙中偷闲,整理着一年中的所有收获,静守着岁月的无限匆匆。
渭北初冬的风声,是一部惊人心魄的交响乐。“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这虽是歌剧《白毛女》中的唱词,但它却也是渭北冬季景象的生动写照。其实,在渭北,每到冬季,呼啸的西北风本就是常客。风声时大时小,时紧时慢,尤其到了夜间,风速似乎更胜一筹。于是,那种“呼呼”不绝的寒风之音,就成了渭北自然界的最强音。睡梦中的渭北人时常被突然惊醒,接着,那种铿锵有力的“呜呜”风声便更加清晰入耳了。万籁俱寂的渭北大地,有了这种来自寒冬时节独有的音符,也算是大自然的一种神奇祝福吧。
渭北的初冬,在天气晴好时,万物便静悄悄地休眠,吸纳着冬阳撒下的缕缕温暖,迎接着年复一年的磨炼;倘若是雪花飞舞的日子,那就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另一番动人景象。渭北的初冬,虽没有春天的百花争艳和夏日的绚丽多彩,但它却时刻展露着自己静默悠然和抗争严寒的独特风韵。
从初冬走向隆冬,又迈向春暖花开,这是天地之间的岁月轮回,不可更改。多年来,游玩过很多山水名胜,行走于众多美景古迹,但唯独让我难以割舍的,依然是渭北这片广袤淳朴的土地。渭北的初冬,是大自然妙手绘制的一部杰作,是千百年来流传下的质朴民风和灿烂文化,更是我心中无尽温暖的乡愁。
渭北的美好人间,正旧貌换新颜,在新时代的中华大地上日新月异,奔涌向前。
![](/theme/xpaper/1522579439864318222/images/sxgrbewm.jpg)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