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275期:第04版 秦风

宜川烧馍馍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从前,烧馍馍是远行人的干粮。耐储存、便携带,使它成为黄河艄公和纤夫的最爱。

粮食统购统销的年月,即便手里有钱,但若没有粮票,照样买不到吃食。有时候,即使有钱也有粮票,若过了上班时间,也找不到一家开门营业的饭铺。那时候,背包里要是能有一个烧馍馍,便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制作烧馍馍的食材非常简单,主料是小麦粉,辅料是鸡蛋、清油、芝麻、花椒粉和盐。和水将面揉成团,擀成碗口大饼状,先放到铁锅里文火烙炕,待面皮金黄定型后,再埋到灶膛里的草木灰中去烧。做好的烧馍馍酥而不硬,黄而不焦,即使在夏天存放七八天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烧馍馍的功夫主要在和面,主辅料比例要得当,油少了干硬,水多了发皮,口感都不好。面要和好还必须要揉到,慈母贤妻的条条掌纹与面粉粒粒见面,用手的温度唤醒了麦的天性,似乎是将对远行者的千般担忧、万般呵护全委托给了手中的面。揉到的面是三不沾:不沾盆、不沾手、不沾案板。手指按上去,面团光滑而微微有弹性。有的主妇们还会用刀刃在擀好的饼面上划出些菱形花纹,做这些活计时她们总是笑盈盈的,像是已经看到了食用者的惬意。

草木灰也很重要,要把硬木火蛋拨出来,不然就会把馍馍的皮烧焦,皮焦里生,不好吃也不好看。

我们上学的时候,不少同学别说烧馍馍,就连一天八分的菜票钱都拿不出,仅靠从家里拿干粮度日。每到饭时,别人在灶房的前院里热汤热饭,他们只能跑到后院里扒拉些火炭,将窝窝头烤热,舀一碗开水充饥。有一位同学家境殷实,不仅能在学校食堂吃饭,每个星期天还能回家背来两个烧馍馍,锁在枕边的木匣子里,就是一周零食。虽然他总是晚上蒙在被窝里偷偷吃,可那样的年月,那样的夜晚,那声音和气味的诱人可想而知,真可以说是满屋飘香,三间房的大通铺几乎人人都在流口水。

其实,在早年间烧馍馍还是断奶孩子的食物。操劳的主妇们右手摇着纺车,左手捻着棉线,膝边放着古老而又简陋的摇篮——翘翘床,摇篮里饥饿的孩子啼哭时,她会嚼一口烧馍馍往孩子的嘴里一抿,随之用膝盖碰一下那古老的摇篮。孩子在摇晃中睡去,她继续摇着自己的日月光景。

有一次在黄河岸边的民俗博物馆里看到这个躺在岁月深处的物件时,几位女士听着讲解,个个泪眼婆娑。□刘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