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2期:第02版
综合
花馍“蒸”出致富路
苗莉莉和她制作的花馍。
建筑物样式的花馍。
村民将花馍送到药王庙。
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号称“面花之乡”,其制作面花的技艺被列入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月21日,是“二月二”传统赶庙会的日子,村子里前一天热闹非凡,村民用花苫鼓开道,把上百件各种造型的花馍送到药王庙,吸引了省内外上万游客前来参观。
2月19日,笔者来到花馍制作专业户苗莉莉家中,欣赏她的花馍作品。10多年来,苗莉莉一直跟村里做花馍的传承人学习这门手艺,靠制作花馍一项,每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她在花馍创业之路上干得风生水起。
据介绍,从春节到元宵节以来,村子的花馍制作大户都接了不少订单,花馍从传统家庭制作逐渐过渡为商品化产销,在传承优秀文化、增加群众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李世居 雷新强 摄影报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苗莉莉和她制作的花馍。
建筑物样式的花馍。
村民将花馍送到药王庙。
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号称“面花之乡”,其制作面花的技艺被列入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月21日,是“二月二”传统赶庙会的日子,村子里前一天热闹非凡,村民用花苫鼓开道,把上百件各种造型的花馍送到药王庙,吸引了省内外上万游客前来参观。
2月19日,笔者来到花馍制作专业户苗莉莉家中,欣赏她的花馍作品。10多年来,苗莉莉一直跟村里做花馍的传承人学习这门手艺,靠制作花馍一项,每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她在花馍创业之路上干得风生水起。
据介绍,从春节到元宵节以来,村子的花馍制作大户都接了不少订单,花馍从传统家庭制作逐渐过渡为商品化产销,在传承优秀文化、增加群众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李世居 雷新强 摄影报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