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76期:第04版 憩心亭

黄花河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残墨

出汉中市区,向北沿316国道行进,过褒姒故里,再往北六公里的秦岭南麓,便是黄花河景区。

国道旁,但见绵延起伏的群山蔚然深秀,遥闻水声潺潺,丝丝清凉从黄花河散发出来,透入肌肤。进黄花河景区二三十步,凌空飞挂一道瀑布跃入视野,吐珠溅玉。瀑下一潭,水尤清冽。潭边一巨石,石旁一杨柳树,碗口粗细,虬根曲绕,游者已将其树干摩挲得光滑细腻。他们摆着各种姿势于瀑前拍照,亦成黄花河一景。

沿河溯行,水随山势而绕流,栈道顺水流而盘旋。林木青翠,藤蔓遮掩缠绕,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峰回路转,时而断崖峭壁、怪石嶙峋,时而幽林曲涧,花开鸟鸣。行二三里,一怪石临空悬于崖壁,仅有一角与崖壁相连,石上有数十个小孔。起风时,怪石左右晃动,小孔内发出呼呼声响,犹如呼噜声。用手推石,亦晃动不止,千万年来不倒,甚奇之。

复前行,栈道渐平缓,岩石凸起,绿茵茵的苔藓覆其上,形成不同的形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约二里处出现一潭,水清见底。三五棵水柳生长于水中央,柳枝倒映水中,随风舞蹈。几尾小鱼于柳枝间往来游弋,忽远忽近。两只水雀轻浮于水面,两翼带出长长的波纹。这些动植物,远离尘世欲念,净心无挂碍,自由自在,凭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一路上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瀑布有十余处,瀑下皆有潭。于潭边小憩,缕缕清风,丝丝凉意,弥漫着一股清香,一种回归自然、淳朴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好似进入了一个幽静空灵的世界。掬潭水涤面,一股凉意;饮之,又有些甘甜,甚感惬意。

行于黄花河,似置身于仙境。此处幽然寂静,缕缕凉爽之气从涧深处蔓延而出,夹裹着薄薄的水气,随柔柔的风洒落,释放出淡淡青雾,迷蒙着山涧茂林。人们可以在此倾听水波流动的渺渺梵音,没有城市里灯红酒绿的浮躁,没有莺歌燕舞的妖娆,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放怀于天地之外,悠哉乐哉。

黄花河名之由来,有一个久远的传说。从前,黄花河边有一个牧童叫阿牛,能吹出动人笛声。放牛时,他总喜欢坐在河边巨大的黄蜡石上吹笛子。阿牛15岁那年,河里突然来了一位打鱼的小姑娘,名叫黄花。她很漂亮,天生好嗓音,能唱很多动听的歌。黄花天天在河里打鱼,累了就到黄蜡石上歇息、唱歌。二人熟悉后,阿牛用竹签为黄花叉鱼,黄花心灵手巧,经常为阿牛洗衣服。闲时,二人就在黄蜡石上吹笛唱歌和鸣。

一年秋天,黄花河边开满了小黄花。黄花来到黄蜡石边,含泪告诉阿牛,她的父亲是农民起义军将领,因战败躲避到这里,现在朝廷的官兵发现了他们,所以只能再次逃命。分手时,他们约定,来年黄花开时,一定在河边见面。自此,阿牛日日在河边等,在河边盼,可是黄花再也没回来。有诗云:

黄花河边黄花开,

小笛歌声动地哀。

河边花开三百遍,

黄花为何不回来。

后来,人们便把这条河命名为黄花河。

名为黄花河,实不准确,因其水量不够宽大,且沟壑层现,悬瀑飞泉,曰“黄花谷”更为形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