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张书省
张书省是我的大学老师,而且是教我写作课的老师,虽然他后来离开西北大学去触“电”,成为陕西电视台的新闻部主任乃至副台长,但他触“电”而不弃笔,仍然在业余时间从事着汉语言文学写作。我们当年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张老师教的也是汉语言文学写作,在他和郑定宇、冯有源等老师的悉心教授下,我们班写作蔚然成风继而小成气候,如今仍有十来个人在坚持写作,佼佼者如方英文、马玉琛、董惠安、刘林海,他们均有长篇小说出版问世,有的还获得陕西文艺奖、柳青文学奖或入围茅盾文学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得之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但与老师尤其是写作老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所以张书省等老师永远是我们的恩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从小畏惧父亲,习惯使之然,对老师尤其是像张老师这样德高望重、学问了得的老师也就像畏惧父亲那样敬而远之,尽管张老师毫无官架子。在我们班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上,他坐在边上,未发言,先站起来向在座的他的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我们班毕业三十年纪念文集选入我的写于十年前的《抱愧老师》一文中,我写道:“我们抱愧的是学业和事业。当年张书省老师和冯有源老师教我们写作,突破了好多条条框框,作了许多创造性的阐释,这在那个时代,对于他们这些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他们的风险投资,才有了我们班写作上较大收获的回报。但这回报是就学生而言的,于教师的奉献是不平等的。尽管张老师有事先离会了,但他临别赠言犹在耳边:为人处世关键是人品。一息尚存就不要放松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思想才能适应社会家庭和儿女,才能永不落伍。”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们趁毕业三十年之际又一次和老师聚会,张书省老师还是那样帅气、率真、淡定,在座谈会上,他首先祝在座的老师健康长寿。然后给79级同学们说了几句话。他说:“79级是我感情最深的一级,给你们系统讲过写作课,当时写作课教研室主任郑定宇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讲好写作课,我和有源、忠泉精心备课,尽我们所能讲授。如今有源和忠泉都走了,令人悲伤。希望同学们工作、写作的同时保健身体,活着就是幸福,喘气就是效益,奉献就是大福气,健康就是硬道理。”张老师所说的冯有源老师在几个月前离我们而去,在他逝世后才惊悉噩耗,以文寄托哀思,以读其著怀念之,并醒悟到老师会老的,要珍惜之。
大学毕业30周年时师生聚会,张老师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他的著作《这都什么年代了》,更荣幸的是张老师为我签名留念,此外我还荣幸地送张老师回家以聆听他的更多教诲。但毕竟时间有限,只言片语,不免遗憾。幸好有张老师的赠书,回家慢慢拜读。多年以来,《这都什么年代了》成为我的床头书,早醒后读,晚睡前读,节假日读,断断续续读完全书,洋洋四十万多字很难一言以蔽之,更何况张老师文笔正健,“庾信文章老更成”。
张,伸张正义,为时代张目,为真理呐喊。首辑“杂文篇”指斥师德丧失,艺术病态,还有“美文篇”中的《车德》等皆中时下沉疴,以呼吁枯树再春。在《我怎么笑不出来》中,张老师对小品演员的表演分析一番后不随波逐流,而是旗帜鲜明表态:“而我不喜欢他,他让我笑不出来。我真希望他改了路子,有一天让我畅怀大笑。”何故?他以为:“健康,应该是艺术的生命所在,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民族的共识。一时靠感官刺激赢得票房的东西,只能是朝露晨雾,长久不了的。”当然他是宽容的,“我不喜欢并不等于让别人不喜欢,有那么多的人跟着他笑应该是好事,笑总比哭好。然而笑过了却想哭,那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而真正的悲剧,哭过了是痛彻肺腑净化灵魂的痛快。”
书,书生气、书卷气,胸有诗书气自华。“人文篇”叙写名人、评论诗文书画展现了张老师对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充分尊重和独到见解,《傅聪西安发脾气》《又见名人发脾气》记述了高雅音乐会上不尊重艺术的秩序和氛围,他指出:“不管自觉还是被迫,我们似乎需要这种秩序,我们民族的素质似乎也需要提高,否则,还讲什么与世界接轨!”这样的谆谆教诲,良苦用心,旨在提高国人尊重艺术的意识和欣赏艺术的修养。在《人生要有一个梦》一文中,他指出美梦成真还要有两个必需的基础。一是“人生难得一个韧”,二是“人生贵在一个学”……人为什么要天天学习?思维与时俱进之需要也!大师的游刃有余,正是因为他的读学不辍,而绝非他的既往之功。特别是写作这一行,笔耕不辍、思维不辍、读学不辍,方可成就非凡的笔力,这还有什么怀疑吗?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还得好好向老师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
省,删繁就简三秋树。张老师的文笔素净简练,在《小城轶事》这篇千字文中,十分之九的篇幅写友人口中成都麻将之风盛行,最末一段写道:“友人言未罢,我等皆哈哈大笑。”友人慨叹曰:“我地消闲文化居全国之冠矣!”我说:“未必,本地未必在君城之后。”车进一巷,我信手一指:“瞧!岂逊色乎?”众人望去,街头两张方桌,麻战正酣,其中尚有一椅上叠椅之六七岁小儿。友人瞠目结舌。寥寥数语,将休闲娱乐表现得淋漓尽致。真乃中华优秀古文之再现。
啰里啰唆,师门弄文,还是罢笔,精益求精,多多读老师和大师们的文章,从中揣摩感悟为人为文之道。
□王新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张书省是我的大学老师,而且是教我写作课的老师,虽然他后来离开西北大学去触“电”,成为陕西电视台的新闻部主任乃至副台长,但他触“电”而不弃笔,仍然在业余时间从事着汉语言文学写作。我们当年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张老师教的也是汉语言文学写作,在他和郑定宇、冯有源等老师的悉心教授下,我们班写作蔚然成风继而小成气候,如今仍有十来个人在坚持写作,佼佼者如方英文、马玉琛、董惠安、刘林海,他们均有长篇小说出版问世,有的还获得陕西文艺奖、柳青文学奖或入围茅盾文学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得之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但与老师尤其是写作老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所以张书省等老师永远是我们的恩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从小畏惧父亲,习惯使之然,对老师尤其是像张老师这样德高望重、学问了得的老师也就像畏惧父亲那样敬而远之,尽管张老师毫无官架子。在我们班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上,他坐在边上,未发言,先站起来向在座的他的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我们班毕业三十年纪念文集选入我的写于十年前的《抱愧老师》一文中,我写道:“我们抱愧的是学业和事业。当年张书省老师和冯有源老师教我们写作,突破了好多条条框框,作了许多创造性的阐释,这在那个时代,对于他们这些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他们的风险投资,才有了我们班写作上较大收获的回报。但这回报是就学生而言的,于教师的奉献是不平等的。尽管张老师有事先离会了,但他临别赠言犹在耳边:为人处世关键是人品。一息尚存就不要放松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思想才能适应社会家庭和儿女,才能永不落伍。”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们趁毕业三十年之际又一次和老师聚会,张书省老师还是那样帅气、率真、淡定,在座谈会上,他首先祝在座的老师健康长寿。然后给79级同学们说了几句话。他说:“79级是我感情最深的一级,给你们系统讲过写作课,当时写作课教研室主任郑定宇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讲好写作课,我和有源、忠泉精心备课,尽我们所能讲授。如今有源和忠泉都走了,令人悲伤。希望同学们工作、写作的同时保健身体,活着就是幸福,喘气就是效益,奉献就是大福气,健康就是硬道理。”张老师所说的冯有源老师在几个月前离我们而去,在他逝世后才惊悉噩耗,以文寄托哀思,以读其著怀念之,并醒悟到老师会老的,要珍惜之。
大学毕业30周年时师生聚会,张老师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他的著作《这都什么年代了》,更荣幸的是张老师为我签名留念,此外我还荣幸地送张老师回家以聆听他的更多教诲。但毕竟时间有限,只言片语,不免遗憾。幸好有张老师的赠书,回家慢慢拜读。多年以来,《这都什么年代了》成为我的床头书,早醒后读,晚睡前读,节假日读,断断续续读完全书,洋洋四十万多字很难一言以蔽之,更何况张老师文笔正健,“庾信文章老更成”。
张,伸张正义,为时代张目,为真理呐喊。首辑“杂文篇”指斥师德丧失,艺术病态,还有“美文篇”中的《车德》等皆中时下沉疴,以呼吁枯树再春。在《我怎么笑不出来》中,张老师对小品演员的表演分析一番后不随波逐流,而是旗帜鲜明表态:“而我不喜欢他,他让我笑不出来。我真希望他改了路子,有一天让我畅怀大笑。”何故?他以为:“健康,应该是艺术的生命所在,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民族的共识。一时靠感官刺激赢得票房的东西,只能是朝露晨雾,长久不了的。”当然他是宽容的,“我不喜欢并不等于让别人不喜欢,有那么多的人跟着他笑应该是好事,笑总比哭好。然而笑过了却想哭,那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而真正的悲剧,哭过了是痛彻肺腑净化灵魂的痛快。”
书,书生气、书卷气,胸有诗书气自华。“人文篇”叙写名人、评论诗文书画展现了张老师对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充分尊重和独到见解,《傅聪西安发脾气》《又见名人发脾气》记述了高雅音乐会上不尊重艺术的秩序和氛围,他指出:“不管自觉还是被迫,我们似乎需要这种秩序,我们民族的素质似乎也需要提高,否则,还讲什么与世界接轨!”这样的谆谆教诲,良苦用心,旨在提高国人尊重艺术的意识和欣赏艺术的修养。在《人生要有一个梦》一文中,他指出美梦成真还要有两个必需的基础。一是“人生难得一个韧”,二是“人生贵在一个学”……人为什么要天天学习?思维与时俱进之需要也!大师的游刃有余,正是因为他的读学不辍,而绝非他的既往之功。特别是写作这一行,笔耕不辍、思维不辍、读学不辍,方可成就非凡的笔力,这还有什么怀疑吗?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还得好好向老师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
省,删繁就简三秋树。张老师的文笔素净简练,在《小城轶事》这篇千字文中,十分之九的篇幅写友人口中成都麻将之风盛行,最末一段写道:“友人言未罢,我等皆哈哈大笑。”友人慨叹曰:“我地消闲文化居全国之冠矣!”我说:“未必,本地未必在君城之后。”车进一巷,我信手一指:“瞧!岂逊色乎?”众人望去,街头两张方桌,麻战正酣,其中尚有一椅上叠椅之六七岁小儿。友人瞠目结舌。寥寥数语,将休闲娱乐表现得淋漓尽致。真乃中华优秀古文之再现。
啰里啰唆,师门弄文,还是罢笔,精益求精,多多读老师和大师们的文章,从中揣摩感悟为人为文之道。
□王新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