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19期:第04版 百味

铲菜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唐勇

凌晨两点钟,整个村子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中,各类虫、鸟都还在深睡着。天上一轮明月将月光洒向大地,远远近近的房子和树或明或暗。深秋的气温已经很低,阵阵寒意袭来。

村头七婆家门前的空地上,已聚集了七八名妇女,她们穿着厚棉衣,提着小板凳。

“狗娃妈,到了没有?”领头的是我五妈,个子虽然不高,但穿着棉袄的她显得精干、利落。她打着手电筒,清点着人数。

清点完人数,又招呼一干人等上了两辆来接人的面包车,奔着月光下的公路而去了。

她们是被主家接去铲芹菜的专业钟点工。

武屯镇是新型农业综合示范区,作为本地区品牌蔬菜的芹菜,脆嫩无丝、品质上乘,深受外地客商的喜爱。有些年轻人辞工回家种几十亩芹菜,听说挣了几十万元,惹得村民跟风种芹菜。

白菜、菜花、莲花白生长期短、技术简单,苗栽进地里,施一遍肥,浇上两遍水就能卖钱,是懒菜。卖菜时也简单,自己砍菜、拉运,铲一车卖一车,就随便得多。芹菜却是勤快人种的菜,是懒不得的,也不能重茬栽种,有人近几年已到几十里外去承包田地种芹菜了。

芹菜的采收,要在阴天或早上进行,不能被大太阳暴晒,又要集中采收,所以就费工一些。

种芹菜累人,是因为从播种开始,就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掌控。小苗出来要搭网子遮阳防晒,小苗里的草要极小心地用手去掐。生长过程中的施肥、浇水、防病,一点儿都马虎不得,一天都轻视不得,如果有一回经管不到位,就前功尽弃,半年时间的所有投资就打了水漂。

眼看着几个月的辛苦,菜已经长成了,几十亩地的芹菜要收割变成现钱,却是伤脑筋的事情。

为了保证品质和价格利润,就必须要集中采收,请人帮忙,就要去找五妈这样的组织者、经纪人。车在地头停下后,铲菜女们下了车。她们麻利地把塑料袋子套在鞋上,又整理了身上穿着的棉衣,抻着绳子把小凳子绑在腰间,用绳子把板凳转到屁股后面,试了试凳子的高低,保证坐得舒服,再把头上戴着的“鸡娃灯”开关打开,人分散开后就进了地。

头上点点的灯光在宽广的菜地里,像是盛夏夜里的萤火虫,满地里就热闹了起来。

这些铲菜女们都是农村的中年妇女,都是在村子里种菜干活的行家里手,她们都有种菜收菜的经验,干活又仔细,而且有韧劲儿。这类“大兵团作战”的事情能靠得住!

小弯铲在铲菜女的手里灵巧地运动着,深浅、轻重刚好,铲下来的芹菜白根整齐、个整,又麻利地去掉菜叶,一棵棵白根翠杆儿水灵的芹菜就摆在了一起。铲菜女们的这些动作极其娴熟,根本不用培训。

专门负责打捆的人,在地上铺了尼龙袋子,约十斤重一捆菜,在袋子上整理好,用红尼龙绳子扎紧后立在地里。专门运输的几个男人女人,抱着一捆捆的菜运到地头,负责装车的又一捆捆接了,菜根向外,方方正正地横竖向码放整齐。

铲菜女们一边干着活,一边拉着家常,谈笑间丝毫不影响手里干活的快慢。一大片芹菜地里,芹菜像不断变换着的地图图形,浓绿色彩的图形在一点点地变小。

铲菜要掌握要领,要蹲在地上,似蹲又非蹲、似蹴又非蹴,手中的弯铲不断前进着,人的重心要从这一只脚迈向前,又转移到另一只脚上,脚要前掌着地,左右配合着前行,屁股下的小凳始终是能让人坐的姿态。这样的活看似轻松,但却也很费力,一天要操作几个小时,没有农村妇女这样的功夫是不行的。

铲菜女像电脑控制流程的机器一样,手里的活一刻也不停,一捆捆芹菜被运出了地,上了车。铲菜女们间隔一会儿就甩一甩鞋底的黄泥,继续向前移动起来。

若是下雨天,就辛苦得多了,工钱肯定是要加的。人人身上穿着雨衣,脚下的泥水把鞋都泡湿了,有时就干脆扔了鞋,光脚裹了塑料袋继续干。雨水在头上浇,怀里抱着滴水的芹菜,捆扎的时候还得更加小心,不能破坏芹菜的商品率。铲菜就像打仗一样,干活的人都不多说,都是农民,理解种菜人的不易。老板也感恩,有时多加工钱,也会管一顿热饭。

一车车的芹菜运到代办处,过磅后上了大车,老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请铲菜女们吃了饭、发了工钱。每人拿到手有整有零的几张纸币,小心地卷好,装进贴身的衣兜里,整理了鞋和衣服上的泥土,收好“鸡娃灯”和小板凳,手里提着菜老板赠送的几根芹菜回家,又准备赶往下一场——给别人割菜花。

天黑了,五妈在村子里又走东家串西家地去联络剩余劳动力,组织好人员后,长出了一口气。能看见我五妈是高兴和快乐的。

铲菜女们明天天不亮,又要去赵庄子铲芹菜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