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洞
□艾青春
常听人说龙门洞是道教名山,是全国五大悬空道观之一,国庆假期我和家人一起到宝鸡陇县龙门山游玩。
龙门山海拔约1921米,两边高山耸峙,山势险峻。中间是5米宽的三扇大门,门檐上写着“龙门山”金光闪闪,门口一副对联“何处寻洞天到此洗心是蓬岛,哪里觅胜景咫尺涤电即仙都”。
进入正门,就是龙门洞道院,大殿前一座赑屃驮着石碑,上书“龙门祖庭”。这里供奉的是道教龙门派祖师丘处机道长,他学艺成功后,游历全国,创立道教龙门派,传道授徒。路左侧有一个黑虎潭,约有10平方米,聚水成潭。石块围绕,细水长流。再往前走,来到龙门洞古遗址,高约2米的石碑矗立在高约1.5米的巨石之上,清代著名书法家郑板桥手书“龙门洞”三字,沧桑、遒劲、修长、大气。再向前走,就来到龙门河上的石桥,只见桥上石块相连,拱成一座秀美的石拱,上下各有6级台阶。站在蹑云桥上,看着桥下流水潺潺,置身山涧,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之感。
我们继续沿着更窄的石阶向上登攀,这里路更陡了,听说这里海拔已有1000多米。过了龙王庙,我们只能攀着铁链行走,好不容易来到太白庙,母亲累了,就在此等候。
我和妻儿继续向上攀行,小心翼翼地走在木板搭设的栈道,大约200米左右,看到石壁上有几个摩崖石刻,还有嵌在石壁里的全真石碑、唐代石碑等。我们继续左手扶山壁,右手抓铁链,攀行至小华山、玉皇洞,攀上洞口,我们停下歇息。儿子还要继续向上走,我劝他不要再上了,上面是只容纳一人的窄洞,而且洞口向上的爬梯有窟窿。听说最上面就是嵌在山顶的混元洞,混元老祖龛洞用斗拱临空架设,悬空凿壁,非常危险。
我站在玉皇洞口向下望,面临深渊,脚踩云雾,犹如在仙境,绵绵青山,郁郁草木。我们看着洞内黑如泼墨的石壁,只是感到山高人为峰,感到大自然的威力,赞叹古代建造悬空寺师傅的智慧和力量。小雨如注,我和妻儿慢慢下山了,和父母汇合后,在龙门洞天稍作休息。
从定心峰下山时,遇到一名道长,他告诉我们,龙门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汉,盛于金元。最早,周朝大夫尹喜弃职归山,隐居此山,取名“灵仙岩”。汉代建信侯娄敬先生隐居于此,后此山更名为“景福山”。元代丘处机来此栖居十年,创立道教龙门派,门徒众多,显赫一时,龙门派影响巨大,世称“龙门山”,后称“龙门洞”。
我不禁感慨:龙门仙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值得游览。(单位:陕建二建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艾青春
常听人说龙门洞是道教名山,是全国五大悬空道观之一,国庆假期我和家人一起到宝鸡陇县龙门山游玩。
龙门山海拔约1921米,两边高山耸峙,山势险峻。中间是5米宽的三扇大门,门檐上写着“龙门山”金光闪闪,门口一副对联“何处寻洞天到此洗心是蓬岛,哪里觅胜景咫尺涤电即仙都”。
进入正门,就是龙门洞道院,大殿前一座赑屃驮着石碑,上书“龙门祖庭”。这里供奉的是道教龙门派祖师丘处机道长,他学艺成功后,游历全国,创立道教龙门派,传道授徒。路左侧有一个黑虎潭,约有10平方米,聚水成潭。石块围绕,细水长流。再往前走,来到龙门洞古遗址,高约2米的石碑矗立在高约1.5米的巨石之上,清代著名书法家郑板桥手书“龙门洞”三字,沧桑、遒劲、修长、大气。再向前走,就来到龙门河上的石桥,只见桥上石块相连,拱成一座秀美的石拱,上下各有6级台阶。站在蹑云桥上,看着桥下流水潺潺,置身山涧,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之感。
我们继续沿着更窄的石阶向上登攀,这里路更陡了,听说这里海拔已有1000多米。过了龙王庙,我们只能攀着铁链行走,好不容易来到太白庙,母亲累了,就在此等候。
我和妻儿继续向上攀行,小心翼翼地走在木板搭设的栈道,大约200米左右,看到石壁上有几个摩崖石刻,还有嵌在石壁里的全真石碑、唐代石碑等。我们继续左手扶山壁,右手抓铁链,攀行至小华山、玉皇洞,攀上洞口,我们停下歇息。儿子还要继续向上走,我劝他不要再上了,上面是只容纳一人的窄洞,而且洞口向上的爬梯有窟窿。听说最上面就是嵌在山顶的混元洞,混元老祖龛洞用斗拱临空架设,悬空凿壁,非常危险。
我站在玉皇洞口向下望,面临深渊,脚踩云雾,犹如在仙境,绵绵青山,郁郁草木。我们看着洞内黑如泼墨的石壁,只是感到山高人为峰,感到大自然的威力,赞叹古代建造悬空寺师傅的智慧和力量。小雨如注,我和妻儿慢慢下山了,和父母汇合后,在龙门洞天稍作休息。
从定心峰下山时,遇到一名道长,他告诉我们,龙门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汉,盛于金元。最早,周朝大夫尹喜弃职归山,隐居此山,取名“灵仙岩”。汉代建信侯娄敬先生隐居于此,后此山更名为“景福山”。元代丘处机来此栖居十年,创立道教龙门派,门徒众多,显赫一时,龙门派影响巨大,世称“龙门山”,后称“龙门洞”。
我不禁感慨:龙门仙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值得游览。(单位:陕建二建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