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25期:第04版 秦风

文物里的龙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唐鎏金铁芯铜龙

龙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和其他生肖年是有一些不同的。这不但因为龙是十二生肖里唯一一个虚构的动物,更因为我们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为什么有这样的认同?我们也许可以从隐藏在文物里的秘密中找到蛛丝马迹。

玉石龙有点萌

人们普遍认为龙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甲骨文,距今三四千年吧,而龙形象的出现,还要早很多。在大约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里,陶器上就有了龙的图案,这些被认为是龙的形象并不威风,多少有点儿可爱。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出土了一件玉龙,墨绿色玉石雕琢的,整体像大写的英文字母“C”。这个龙的头部也萌萌的,翘鼻子,鼻孔像小猪。这个龙属于红山文化,是五六千年前出现在内蒙古南部、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的文化类型。随后,辽宁又发现了一些同样形制且样子更萌的龙形玉佩,之所以说更萌,是因为这些小龙很肥,像个卷起来的胖胖的蚕宝宝,头部也有了大大的眼睛,还是像小猪一样的鼻子。就是这样一个憨态可掬的形象,在龙的演化过程中,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红山文化三四千年以后,陕西凤翔秦公陵园和河南妇好墓、虢国墓地等遗址,也出土过大量同样设计理念的玉佩,浑厚圆润。由此可以推测,龙的形象最早是一种吉祥的陪伴,主打一个可爱。但与此同时,在商周时期青铜器逐步兴盛的过程中,有一支龙族爬上钟鼎,向刚健敏捷的方向发展。

青铜龙很矫健

西周是一个让当代宝鸡人很自豪的时期,宝鸡被称作“青铜器之乡”绝不是浪得虚名,且不说自宋代以来经常一镢头就挖出个青铜窖藏的史实,也不说晚清四大国宝的种种传奇,光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青铜器上的龙,就让人目不暇接。

先说秦公镈,这是秦武公祭祀先祖用的礼器,和编钟一样也是一整套,《周礼》注解说比钟大的叫镈。第一眼看见秦公镈肯定是震撼的,大是一方面,关键是包裹半身的精美扉棱,由很多条矫健的龙盘曲构成,繁复的程度让你趴那儿半个小时都数不清楚。说句题外话,这种大钟的敲击部分叫鼓,钟的顶部是平的,叫舞,一群矫健的龙趴在钟上发出浑厚轰鸣的效果,就是鼓舞!而受到鼓舞的龙,就是攻无不克的战士,就像上古传说中他们的祖先,跟随黄帝南征北战的应龙。

再说单五父壶,这是一个世代勤王的家族用来铭刻功绩的一组巨大酒壶。壶两面的正中各有一个龙头,延伸出两条龙身互相纠缠,形成对称而威严的花纹。贴近细看,壶的下部是排列规则的群龙,那么上面的龙头显然是龙的首领,是让下面群龙错落有致的关键,没了它,也许就群龙无首,难以显示出虽繁复却规整的端庄了。

还有更多的青铜龙形纹饰,或攀缘彝的四角,或蹲踞匜的把手,或扼守罍的沿口,都显示出一种矫健的身姿和警觉的神态,一有异动,就能直龁(hé)敌领。这样的守护神一样的龙饰还有一件特别大的,60厘米长,19公斤重,专家说应该是西周啥物件口沿上的装饰,但那个物件一直没找到。这个大爬龙就这样怒目圆睁趴在展柜里,矫健的身躯有些佝偻,像失去了自己守护的宝物,惆怅懊恼。

瓦当龙镇四方

四神瓦当里的青龙,是汉代龙形象的典范。四神代表东南西北四方,是古代建筑学和地理知识艺术化的表达。瓦当是屋瓦的堵头,在房屋对应的方向装上对应图案的瓦当,房子的方位就可以一目了然。代表东方的是青龙,一个长着猛兽利爪,如同骏马般昂首挺胸目视远方的威武形象。由这个形象推广开去,汉代的龙不管是画像砖还是衣服上的花纹,都这么神气,很像汉高祖刘邦在《大风歌》里期盼的能守四方的猛士。

不过《三国演义》里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提到了另一个形象的龙。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段描述让人脑海里呈现出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四海龙王在云里翻腾的画面,不怎么像刚才说的汉代的龙。其实《三国演义》是明代人写的,那时候的龙,已经在唐宋时期完成了又一次形象的转变。

中国龙布德泽

唐代的龙在造型上延续了汉代倨傲神骏的气质,但已经倾向轻灵飘逸,有了飞的意向,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都能让人感到向上鼓动的气流。而到了宋代,龙就基本上不在陆地上活动了,不是在海里遨游,就是在云端翻腾,同时,龙的作用也从威武的征战和守护转为兴云布雨、德泽苍生了。宋代有个画龙的高手叫陈容,如今他的作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博物馆里。代表作应该是藏在中国美术馆的《云龙图》,这个龙形象的构成有很多解释,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崇尚的一切美德的集合,这和流传至今的龙已经区别不大了。后来为了把龙的美德具体化,就有了龙生九子的传说:勇敢的嘲风、聪慧的囚牛、尽职的螭吻、公正的狴犴……这也许就是我们一直都喜欢龙的原因吧。□陈亮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