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16期:第04版 憩心亭

我与作家莫伸的文缘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997年9 月28日,作者与莫伸(右)合影于咸阳市工人文化宫。

今年11月1日起,我端坐于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欣赏央视黄金档播出的一部改编自我省著名作家莫伸长篇报告文学《一号文件》的电视连续剧《黄土高天》。该剧以“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视角为切入点,围绕“活下去、富起来、新农民”三大主题结构,通过一个村三代人的奋斗历程及全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变化,展现出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和农民精神风貌的提升。伴随那跌宕起伏的剧情推进与不落俗套的节奏铺排,加之众多实力明星的精彩演绎,令我感动满满、怀旧满满。不由让我念及曾与作家莫伸的一段文缘。

1996年初,我有幸从一家省属纺织企业调入咸阳市工人文化宫,似乎一夜间变成了“文化人”。那时,我分管职工文化工作,为了培养全市职工中的文学爱好者和积极分子,市工人文化宫利用双休日举办文学讲座,聘请的授课老师有著名作家陈忠实、赵熙、莫伸、叶广芩、杨红柯,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愚、刘建勋、畅广元、费秉勋等12位活跃文坛的陕西名家来咸授课。9月28日上午,是作家莫伸授课。久闻大名,初次见面,除赠我一本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尘缘》,还给我们创办的《职工文艺》月报捎来一篇短篇小说,我一看是手稿(当年还未普及电脑),他说:“我要留存底稿,你们复印一份吧!”其实,作家珍爱自己的手稿,如同珍爱自己的孩子,名家能为我们区区内刊小报赐稿,该是多大的荣幸和抬爱。

上世纪70年代,我在乡村战天斗地。冬季,常常没完没了冬灌,寒风凛冽,昼夜不停,寂寞难耐,枯燥乏味,我肩头的黄挎包几乎天天装着半导体收音机,音量放得很大,打发无聊孤寂。也正是那时,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一档全新节目:配乐广播剧。当年,莫伸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窗口》《人民的歌手》热播全国,引人关注。我从报端获悉:他有过插队知青的阅历,已是宝鸡火车站货场一位装卸工,闻听此讯,我又惊讶又羡慕,暗自思忖:他就是我人生的坐标和学习的榜样。

一晃,过去20年。或许人知天命,或许年长怀旧。不知咋了,我像走火入魔似的埋头扎进“知青岁月”,真心期待“青春留痕”,我欲写“我的知青岁月”。2016年6月,《青痕》书稿成型后,忽生一念,渴望一位有知青履历“你懂的人”能为书稿作序。好长时间,我就像在文庙里穿行的香客,念着自己的经,走着自己的路,求着自己的佛。朦胧之中,我忽然想到作家莫伸,几经打听得知他的手机号,我鼓足勇气贸然与他通话,表明我的意图,电话那头传来莫老师温馨的话语,既陌生又亲切:“最近手头要写得很多(若按时间推算,也许他正忙着《一号文件》改编电视剧的事宜),我先看看,搞不好会拖得久一些。”我忙应承:“不急!”通完话,颇为内疚,多年前仅有一面之交,情急之下,信口开河,未免荒唐可笑。

那年,立秋后的陕西,“秋老虎”耀武扬威,气温攀升至40摄氏度,高温持续不降,久坐不动就会汗流浃背。晚间我打开电脑,发现我的邮箱里有一封新邮件,打开一看,作家莫伸先生发来一篇“青春总在回忆中——读张翟西滨知青纪实文学《青痕》”。这大热天,这么快为我的书稿作序,意料之外又受宠若惊。

电话传声,电脑传书,如此文缘,珍惜一生……

□张翟西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