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娘同坐
□冯兆龙
娘今年88岁,自父亲去世后,娘的天空似乎就塌了,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常常独自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表情木讷,无精打采。健忘了,絮叨了,也爱流眼泪了。
为了照顾娘,我们兄妹都抢着要把娘接到各自家里,但她谁家都不去,说她待在老屋里,父亲的魂儿回来就不会走错门。我们想给娘请个保姆,她不让,认为自己生活能自理,无需照顾,可我们怎么能放得下心。无奈之下,只好让不上班的大嫂搬过来和娘住一起。
周末大嫂有事,让我周五晚上过来照顾娘两天。
晚上,我推门进屋,发现娘孤独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我进来,脸上马上露出笑容,说把稀饭烧好了,就等着我来了再炒菜。我挨着娘坐下,说我来炒,娘笑了,说你什么时候学会炒菜了,你就会写个字,啥家务都不会干,你坐下,我来炒。说完就一瘸一拐地进了厨房。望着娘弓起的背影,我一阵心酸。
娘48岁之前一直在乡下,后“农转非”随父亲落户省城。那时父亲在省城教书,乡下的娘不但要抚养教育我们兄妹五人,还要照顾爷爷奶奶。那时凭工分吃饭,所有农活都有定额,锄一亩地多少工分,割一亩麦子多少工分,必须干完一定的农活才能得到相应的工分。娘是个要强的人,事事都要走在人前面。为了多挣工分,她常常超负荷劳作。年纪轻轻就得了膝关节骨质增生,还从不当回事,老了终于落下病根,走路总是一瘸一拐。娘进了厨房,我则进了卧室。不一会儿,娘喊我吃饭。我走出卧室,发现餐桌上已摆好了饭菜。娘和我对坐,边吃边聊,我总是说一些让她开心的事,希望她不要老想念逝去的父亲。父亲去世的这一段时间里,娘似乎还未从悲痛中缓过来,只要说起父亲的过往,她的眼泪就禁不住流下来。
吃完饭,我坚持去洗碗,娘坚决不让,让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收拾完厨房,娘又一瘸一拐蹒跚着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和我闲聊。我惊讶地发现,娘总是将一件事反反复复地说,还总爱说过往之事,一点都不嫌啰唆。我心疼地望着娘,发现她比以前瘦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似乎更密了,眼角和鬓角之间也爬满了鱼尾纹,深色的老人斑清晰可见,浑浊的双眼暗淡无神。
我不禁感慨,这就是那个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天空的娘吗?这就是那个永远不服输、教我们抬头挺胸的娘吗?眼前这张苍老松弛的脸庞,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家里家外,大事小事,娘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今,这一切都已然悄悄遁入了记忆的角落。
娘和我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劝她有空就多休息,有大嫂照顾就不要再干家务活了。娘笑了说,人是个动虫,一坐就坐下毛病了,忙忙碌碌无病无痛。平时不到晚上9点就入睡的娘,此时都夜里11点了,还在给我讲以前的事。我催她早点睡,有话明天再说,娘才不情不愿地进了卧室。我让娘好好睡一觉,说明天的早点我去买,让她别操心。娘是答应了,可天不亮,她就起床了,先是将我的卧室门悄悄拉上,然后就进了厨房。我早起后,娘已将早点做好,是我最爱吃的油馍饼。我笑着对娘说,是我照顾你还是你照顾我?娘笑着说,你睡得那么香就多睡会儿。娘的话像一股暖流,直抵我的心底。
吃完早点,娘还是不让我洗碗,让我去喝茶,说茶缸、茶杯都用开水煮过了。我以前对娘说过,家里客人用过的茶碗一定要用开水煮。娘老是不听,为此还和我争执过。如今看到娘为我煮好的茶杯,我竟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为我从前的不懂事而羞愧。是啊,儿念娘一声,娘疼儿一世。娘再老也知道疼儿,这就是母爱。即使现在娘老了,但她带给我们的踏实和依赖永远都在。
下午大嫂回来后让我回家,娘浑浊的双眼里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她总说时间还早,让我再多待一会儿。我望着娘,看着她孩子般期望的眼神,又坐在了沙发上。娘让我吃了晚饭再走,我答应了,娘也笑了。
娘的笑再次撞击着我的心灵,娘是那么坚强的一个人,如今想留我多陪她一会儿,竟怯生生地看着我的表情,怕我的拒绝和责怪。
生活中也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和父母的角色对调了,他们对我们的要求竟有些唯唯诺诺,怕我们甩脸色,可我们做儿女的能体恤到父母的心情吗?此时,我深切地感到,老了的娘是多么渴望儿女的陪伴、亲人的围拢。父母子女原本就是爱的轮回,陪伴才是最好的情感表达。儿女对父母的陪伴既是爱也是孝,能尽这样的孝那是我们的福。
一个人,无论活多大,有娘就总归是个孩子。如今,即将进入耳顺之年的我,还能与娘同坐,陪娘左右,就像小时候缠绕在娘的身边,这就是幸福。
有娘的日子,永远是美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冯兆龙
娘今年88岁,自父亲去世后,娘的天空似乎就塌了,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常常独自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表情木讷,无精打采。健忘了,絮叨了,也爱流眼泪了。
为了照顾娘,我们兄妹都抢着要把娘接到各自家里,但她谁家都不去,说她待在老屋里,父亲的魂儿回来就不会走错门。我们想给娘请个保姆,她不让,认为自己生活能自理,无需照顾,可我们怎么能放得下心。无奈之下,只好让不上班的大嫂搬过来和娘住一起。
周末大嫂有事,让我周五晚上过来照顾娘两天。
晚上,我推门进屋,发现娘孤独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我进来,脸上马上露出笑容,说把稀饭烧好了,就等着我来了再炒菜。我挨着娘坐下,说我来炒,娘笑了,说你什么时候学会炒菜了,你就会写个字,啥家务都不会干,你坐下,我来炒。说完就一瘸一拐地进了厨房。望着娘弓起的背影,我一阵心酸。
娘48岁之前一直在乡下,后“农转非”随父亲落户省城。那时父亲在省城教书,乡下的娘不但要抚养教育我们兄妹五人,还要照顾爷爷奶奶。那时凭工分吃饭,所有农活都有定额,锄一亩地多少工分,割一亩麦子多少工分,必须干完一定的农活才能得到相应的工分。娘是个要强的人,事事都要走在人前面。为了多挣工分,她常常超负荷劳作。年纪轻轻就得了膝关节骨质增生,还从不当回事,老了终于落下病根,走路总是一瘸一拐。娘进了厨房,我则进了卧室。不一会儿,娘喊我吃饭。我走出卧室,发现餐桌上已摆好了饭菜。娘和我对坐,边吃边聊,我总是说一些让她开心的事,希望她不要老想念逝去的父亲。父亲去世的这一段时间里,娘似乎还未从悲痛中缓过来,只要说起父亲的过往,她的眼泪就禁不住流下来。
吃完饭,我坚持去洗碗,娘坚决不让,让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收拾完厨房,娘又一瘸一拐蹒跚着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和我闲聊。我惊讶地发现,娘总是将一件事反反复复地说,还总爱说过往之事,一点都不嫌啰唆。我心疼地望着娘,发现她比以前瘦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似乎更密了,眼角和鬓角之间也爬满了鱼尾纹,深色的老人斑清晰可见,浑浊的双眼暗淡无神。
我不禁感慨,这就是那个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天空的娘吗?这就是那个永远不服输、教我们抬头挺胸的娘吗?眼前这张苍老松弛的脸庞,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家里家外,大事小事,娘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今,这一切都已然悄悄遁入了记忆的角落。
娘和我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劝她有空就多休息,有大嫂照顾就不要再干家务活了。娘笑了说,人是个动虫,一坐就坐下毛病了,忙忙碌碌无病无痛。平时不到晚上9点就入睡的娘,此时都夜里11点了,还在给我讲以前的事。我催她早点睡,有话明天再说,娘才不情不愿地进了卧室。我让娘好好睡一觉,说明天的早点我去买,让她别操心。娘是答应了,可天不亮,她就起床了,先是将我的卧室门悄悄拉上,然后就进了厨房。我早起后,娘已将早点做好,是我最爱吃的油馍饼。我笑着对娘说,是我照顾你还是你照顾我?娘笑着说,你睡得那么香就多睡会儿。娘的话像一股暖流,直抵我的心底。
吃完早点,娘还是不让我洗碗,让我去喝茶,说茶缸、茶杯都用开水煮过了。我以前对娘说过,家里客人用过的茶碗一定要用开水煮。娘老是不听,为此还和我争执过。如今看到娘为我煮好的茶杯,我竟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为我从前的不懂事而羞愧。是啊,儿念娘一声,娘疼儿一世。娘再老也知道疼儿,这就是母爱。即使现在娘老了,但她带给我们的踏实和依赖永远都在。
下午大嫂回来后让我回家,娘浑浊的双眼里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她总说时间还早,让我再多待一会儿。我望着娘,看着她孩子般期望的眼神,又坐在了沙发上。娘让我吃了晚饭再走,我答应了,娘也笑了。
娘的笑再次撞击着我的心灵,娘是那么坚强的一个人,如今想留我多陪她一会儿,竟怯生生地看着我的表情,怕我的拒绝和责怪。
生活中也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和父母的角色对调了,他们对我们的要求竟有些唯唯诺诺,怕我们甩脸色,可我们做儿女的能体恤到父母的心情吗?此时,我深切地感到,老了的娘是多么渴望儿女的陪伴、亲人的围拢。父母子女原本就是爱的轮回,陪伴才是最好的情感表达。儿女对父母的陪伴既是爱也是孝,能尽这样的孝那是我们的福。
一个人,无论活多大,有娘就总归是个孩子。如今,即将进入耳顺之年的我,还能与娘同坐,陪娘左右,就像小时候缠绕在娘的身边,这就是幸福。
有娘的日子,永远是美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