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29期:第04版 创造

关中的麦子黄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韩晶

每当关中地区麦浪滚滚金色如潮时,每当看到农民兄弟厉兵秣马迎接夏忙时,我这个在泥地里“滚”大的农村娃,不由得感触深深,思绪飘飘。

关中是出了名的小麦种植地。这里的小麦种植过程,尤其是小麦收割那一段特殊时刻,不知凝聚了多少代农民的心血和汗水。

记得白居易有一首诗《观刈麦》至今印象深刻。它让我穿越时空,回到遥远的年代。

诗中写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那个时候,农人的状况大概可用三个字来概括,第一个是“忙”。此刻,无论男女老少,全家一起上,就连一般不出门的姑娘也要参与,所谓“夏忙夏忙,绣女下床”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是“喜”。辛苦了大半年,大伙儿就盼着这一天了,终于可以结束“青黄不接”的困顿局面,能不高兴吗?第三个是“苦”。白居易诗中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就可以佐证。尽管如此,他们不知疲倦,不觉劳累,抢收抢种,防止因为天气多变而影响收成,所谓“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农耕社会占据了我国历史的大半部分。几千年来,农民们在夏忙中,总是重复着这样的规律。

1949年后,由于施行了品种优良化,水利设施普及化,农业技术推广普遍化等措施,农业生产形势出现可喜局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关中地区的麦收技术始终滞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民们仍用原始的工具——镰刀收割麦子。那时即使用“跑镰”的方法,一天下来最快也只能收一两亩麦子。如果没有在现场亲自体验,那个辛苦是无法想象的。那时人们要在一周到十天的时间内,完成收割、捆绑、运送、垛麦、碾场、扬场、晾晒、入仓等多种程序,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完成夏收任务。

重要的是要“抢”时间,防止意外事件。如果天公不作美,遇上强对流天气,贻误了时间,就会酿成悲剧。据老人说,大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麦收期间阴雨连绵多半个月,麦子垛在场上都发了芽,不得已大家只能去吃“芽芽麦”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关中地区麦收状况也有了巨大变化。现在,如果有机会深入麦收现场就会发现,那真是“多快好省”。人们普遍用的是联合收割机,从开始收割到麦子颗粒入户,已经形成了“一条龙”的作业程序。每户收割大概也只用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这样不但减少劳动时间,还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村里的老人们说,夏收太“轻松”了,农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要下“牛马”般的苦咧!

喜庆丰收,颗粒归仓,夏季麦收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不仅是所有农民兄弟之希望所在,也是全国人民之希望所在。从木石农具、青铜农具到铁制农具,再到现在的联合收割机,开镰、碾场、扬场已成为历史,农民兄弟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麦收也成为中国社会变迁、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见证。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