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3期:第04版 憩心亭

乡村的夏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陈绪伟

那年伏夏时节,乡下同学非叫我到他家走走,还说山村的夜晚比城里好过,让我享受享受。多年没在乡下住了,山村的夜究竟怎么样,我也真想“乡野”一番。

乡村夏夜的幕曲,晚霞斜扫过房顶,圆形的金盘一梁一岭地退避,视角渐渐由朦胧演绎为漆黑。同学家院坝四周稻秧疯长的田里,清亮的蛙鸣梯次起落,从田坝应声到山埂,又传至田梁上,这是城里听不见的夜曲。此时,夜幕中萤火虫的亮光逗疯了一大院子的娃子们,他们痴情地在路边田坎上迎着光点追逐,步子是如此利索和轻快。乡村开灯很晚,同学说不是省电而是防虫,这样还能看到流星。正巧,山边天上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瞬间让眼前清亮的地平线一下子消失。顿时,脑海闪现一片无际原野。在乡村我才明白,乡村的夏夜比城里辽阔空旷。

乡村夏夜的风一股一股,一阵一阵的。河风来得悠畅,又很温柔;沟风传得均匀,像母亲的亲吻;山风吹得大方,包含爱意而渗透清凉。这里没有城里层层高楼的阻挡,也没有密集的墙体和水泥地面散发的聚热。山里的风吹得自然,吹得潇洒,清风劲吹而无拘无束。一天的劳累就在这夏夜的风中消散解除,乡村的人们就这样带着丰收的希望和泥土的醉香酣然入梦。在乡村我享受到,乡村的夏夜比城里凉爽怡人。

大院坝歇凉的人很多,天一擦黑,院子里各户的孩子都抱着凉席来了。大院子各家各户都有固定的歇凉地方,很有默契。人没来前,就有大人们在院坝两边煨起两堆艾蒿,烟雾随风四处飘散。同学说这是乡下驱蚊的土办法,人闻起来有点香气,苍蝇、蚊子就会熏倒或者被熏跑。一会儿,闲不住的娃子们一伙一伙地把“床位”选在院坝中间,大人们则一家一户地散落在边缘。娃子们打闹一阵后,就有几个男娃子们在空场中翻起筋斗、打起箭脚来;几个小女娃子也扭着脚步喊着:孙悟空,翻筋斗,一头栽进大石头。话还没落地,这时就有一个男娃子翻偏了,跌了跟头,鼻子碰到了院坝边的石头上,引来女娃子一阵笑。碰痛了鼻子的娃子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跑到婆婆面前,得到了蒲扇的凉风。婆婆粗糙的手轻揉着他的鼻子,嘴里哼着:“摸摸揉揉散散,莫让婆婆看见,婆婆看了难闷的,石头娃儿打了的。好了,好了……”蒲扇、粗手与哼着的古老俗曲,把娃子的哭声逗成了嬉嬉笑声。在乡村我亲眼见到,乡村的夏夜比城里鲜活有趣。

乡村夏夜的大院子是热闹的,娃子们闹一阵,在婆婆和爹娘的蒲扇下笑着进入梦乡。大人们这才说起话来。山里的爷们有抽纸烟的,也有吸着旱烟杆儿的,鸡场、猪场、加工厂的事说得一大堆;姑娘媳妇们嘻嘻哈哈地议论,啥菜啥饭、啥工啥钱、啥人啥配生活中的唠叨事;有的爷们即兴时还会来上一声“郎在山上顶太阳,思妹在家缝衣裳……”的山歌,情动的调子荡起夜风翩翩起舞,挑逗蛙声竞相和鸣,缭绕萤火虫布满天星。

那年乡村的夏夜凉爽、鲜活、奇幻、怡人还节能,我真心感谢同学邀请带来这一夏夜的馈赠。

今年,乡下老同学又邀请我,去感受新时代的乡村夏夜,我更是无比期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