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3期:第04版 憩心亭

河流里没有一滴多余的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阮杰

记不清从哪位大家的文章里读到“河流里没有一滴多余的水”这句话,初读不解,细细品读才有一些滋味,再三回味方能感到其深意。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存之需,更加没有多余的了。我童年时有一种幼稚的想法,山河这么大、河流这么多,又怎不可以尽情享用?长大才知道每条河、每块地都没有丁点儿多余。据说多年后,水的稀缺性胜过黄金。

我生活在秦岭南麓腹地、被誉为“秦岭之心,绿都宁陕”的这方水土,算得上是好山、好水、好景的秀丽之地。为了守护一方青山绿水,为了“引汉济渭”工程,确保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有足够的水源,宁陕人作出巨大的牺牲。当时,政府财政靠木头吃饭的“材路”断了,群众靠山林来钱的路子少了,脱贫的步子慢了,才多背了几十年贫困的包袱。自1999年开始,全县上下落实“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改变了山村,保住了水土。森林覆盖率由90.2%提高到96%,位居全国首位。之后又拆除了20多座水电站,全面恢复了生态平衡,一批当地和外县业主虽损失巨额经济利益,为了国家,为了县域长远发展,舍私利为大局,这种精神被广大老百姓交口称赞。

有水就有生命,有水就有灵气。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水:雨水、露水、江水、河水、湖水等,它们有的晶莹透明,有的浑浊不堪;有的缓缓流动,有的激昂澎湃;有的小如珍珠,有的浩瀚如云。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启示,使我们的心灵也如水一般清明。

宁陕的水也是由百余条小溪汇聚形成了长安河、池河、蒲河、汶水河等主要河流。由于沿古子午栈道相同走向故统称子午河,这里的水哺育我们的祖先,养育了子孙,催生了历史文明。这里的河曾给我们带来过丰收的喜悦,也留下过痛苦的沉思。水有它的两面性,何况人呢?

遥望那向东流去的河水,人们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包含着前人对后人珍惜时光的期望。拥有无限机遇的我们,若不趁着这逐渐流逝的大好时光奋力一搏,又更待何时呢?俯首注视那被雨水打出小孔的石头,人们体会到了水滴穿石这种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聆听那春雨滋润万物的声音,让人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生命之魂。那一丝丝轻盈的细雨犹如淘气的精灵,伴随着微风,轻轻地跳到树叶上、花丛间、泥土中,也跳到了在一旁聆听的人的心中,让人联想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宁静和美好。雨声在喧嚣的生活中,为我们平添了一份空灵。

真水无香,即自然界中最真、最纯的水,这应该是一种无论与何种物质相合都会被污染的液体,表达以真纯为文风、以自然为作风,表现出爱美之心、求真之心、弃杂之心、思纯之心、滤己之心。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古人用水禅释了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成为千古名句,也让世人铭记于心。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