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5期:第04版 百味

静园探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吴固民

做完社区志愿服务,沿着小区曲径走着,忽而一阵清风吹过,送来栀子花的香气。寻香望去,坎下一朵栀子花映入眼帘,在身边绿的衬托下洁白无瑕。仔细一瞧,硕大的芭蕉树下,一袭黛瓦勾勒出一方小院,从庭院深处飘出《春江花月夜》的轻乐。想不到小区竟有这样一处雅居,艳羡驱使,前去一探究竟。

七拐八绕地找到院前,两扇大门半闭半开,并未见人。不敢贸然进入,只好在院前打量起这方幽境。庭院正面向内缩进1米开外,与右面院墙形成“丁”字形,门口有一把藤条椅,门庭左侧墙面上呈一扇镌刻着“二龙戏珠”图案的方形木窗,在内墙爬过来绿枝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庄重。右侧院墙处置一矩形盆景,绿枝一面向上生长,一面如迎客般伸出手来,随时向来往宾主握手致意。

这时我才注意到绿植辉映的大门,门环上系着中国结,贴着大红的福字。门楣上挂着红灯笼,两侧木椟上书写着诗僧苏曼殊“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养心联,由此可见主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从外表还无法判断园子的真实面目,又不禁倚门向里瞧了瞧,还是不见人影,这时恰有一位买菜回来的长者经过,说门开着,里面应该有人在,可喊叫一声。试探着叫了两声,仍无人应答。不多时,一位花甲老人走了出来,我凑上去打招呼,说想参观下园子。老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和蔼地说:“可以呀,想拍照也可以。”我如得了圣旨般跨进园子,只见左面栽植的绿植葳蕤丰茂,高大的芭蕉树挥舞袖袂,遮天蔽日。栀子花树绿肥红瘦,一团修竹随风摇动,发出阵阵婆娑声。右面沿着花墙摆满一圈盆景,修剪颇有章法,造型各异。转身一瞧,里面也有一副楹联,书写着唐人名句“山曾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显示了主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穿过廊道,老人让进屋喝茶,堂奥深处确有玄机。进得屋来,眼前是老人读书习字的雅室,一幅“静闻鱼读月,笑对鸟谈天”水墨画的中堂足以彰显主人高雅的情趣。

老人姓张,今年78岁。20世纪70年代从中原来到西北,供职某工程局报社、电视台。张老说:“退休就告别了工作上的忙碌和繁杂,清静清静,建起这方‘静园’,种花植木、习字健身,听听音乐,陶冶性情,或与朋友品茶聊天,心境愉悦。再者,女儿工作在杭城,时常回家探望,我们身体养好了,不给孩子添累赘,她做事也安心。”在问了我的简况时又说:“老伴出去买菜去了,我在家做卤面。你刚才在外面喊话没有听见,闲暇时尽可以来这里喝茶。”一席话令我肃然起敬,端起茶盏敬面前可亲可敬的老人。我说,张老有如此胸怀和情趣,定会颐享百岁。

出得园子,我想起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想起了林徽因的《静坐》,也想起了《竹里馆》的王维,《桃花源》里的陶渊明,百感交集。“风清晨别梦,雨细晚来思。”少一分名利追逐,多一分清雅高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都与年龄无关。在追光的日子里笑对人生,愿我们都可以活出洒脱、飘逸和精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