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7期:第04版 周末

“旅拍”打卡火了 你体验过吗?

专家:要美更要理性消费

关键字:体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行走在钟楼、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大雁塔南北广场等景点,你一定见到过这样的风景:一边是身着各式汉服、摆着各种造型的游客,一边是“咔嚓咔嚓”迅速按下快门的各路摄影师。这种“旅拍”打卡,是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兴起的旅游新玩法。

曾经,大家认知的“旅拍”是在拍婚纱照时到一些旅游景点去取外景拍摄,如今,“旅拍”早已突破“舒适区”,在旅游业大展拳脚。

选择“旅拍”的多为外地游客

这两年,随着国潮兴起,汉服、民族服饰租赁和妆造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旅拍”产业也跟着水涨船高。在一些社交平台,可以看到约拍、跟拍等广告和接单信息铺天盖地;行走在各个景区,有时能看到十几支摄影团队扎堆拍摄;在一些景点,原来经营各种商品的门店很多已改头换面,成为妆造旅拍“一条龙”服务点。

“来我们这儿做汉服妆造的,一大半都会选择跟拍,基本是年轻人,‘旅拍’太火了。”在莲湖区西大街经营汉服妆造的店主周蕾告诉笔者,今年年初起,选择“旅拍”的客人突然多了起来,团队摄影师从3人增加到12人,每天为30多名客人拍照。选择“旅拍”的基本是外地游客,也有本地市民选择“旅拍”,以纪念生日或重要日子为主。

今年5月底,网友“肉肉”来到西安旅游,在一家汉服妆造馆做了造型后,她没有选择影楼或妆造馆的跟拍,而是按照某社交平台的省钱攻略,到钟楼附近找了几名摆摊的摄影师拍了不同的打卡照。

“有很多拉着行李箱、摆着三脚架和广告牌的摄影师,一张10元左右,基本第二天能拿到精修照。”“肉肉”说,穿着这么美的衣服,到了这么美的景点,找专业人士留张照片,才是记录旅途美好瞬间的方式。

6月上旬,市民黄茜去苏州旅游。她告诉笔者,最开始她没想着找摄影师,但看到整条街上都是“旅拍”的游客,自己也有些蠢蠢欲动。一番询问之后,她以99元的价格做了一套民国造型,获赠1张精修照片和20张底片。“景区游客多,自己拍照背景很乱,旅拍摄影师有经验,知道去哪里拍人少景致好,知道怎么拍效果好,还提供后期修片,很划算。”黄茜说。

笔者了解到,除了影楼、汉服妆造馆,不少酒店、民宿、餐厅等都以提供“旅拍”为卖点吸引游客。

有网友认为“旅拍”照片千篇一律

有人为“旅拍”拍手叫好,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热爱旅行的君君告诉笔者,行走在各地一些著名的“打卡点”,他发现现场都被“旅拍”的人“占领”了。“‘旅拍’拍摄时间长,一个地方十几个摄影团队扎堆,普通游客根本挤不进去。”君君说,还有摄影师长期“盘踞”在某个景点“占山为王”,游客想拍照,只能找他掏钱拍。

笔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旅拍”等关键词,看到不少网友吐槽:“大部分拍摄都是差不多的地点,就像有模板一样。”“甩袖子、祈福……照片都是差不多的造型,千篇一律,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个造型出圈,所有妆造店都跟风做,导致走在街上看到的俊男靓女造型都差不多,没什么辨识度,没有拍照的必要。”

“我也是看了好久,才决定到了景点找摆摊的摄影师拍。”“肉肉”说,自己最终找了两位不同的摄影师拍照,一位10元1张、一位50元6张,各有优缺点。

入行门槛较低内卷严重

“西安的旅游业和汉服妆造业都很火爆,今年以来,‘旅拍’市场需求量很大,大量商户拥入。”周蕾说,“旅拍”行业入行门槛较低,一个人、一部相机加上一个广告牌就能营业。正因为如此,行业目前虽然蓬勃发展,但仍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

首先,“旅拍”水平参差不齐,游客很难找到公正客观的参照系。如果是大型机构或影楼,游客在选择摄影师时可能还会有一定的考核标准。游客选择“旅拍”时,除了靠广告、评分和示例照片衡量摄影水平外,很难找到其他的参考标准。

其次,游客维权存在难度。开展“旅拍”业务的有商户也有个人,如果是个人,游客一旦遇到纠纷,想维权并不顺利。

最后,“旅拍”行业已初见“劣币驱逐良币”趋势。周蕾告诉笔者,好的摄影师需要配备各种类型的摄影镜头,需要具备审美能力,还需要去各个景点踩点选择最佳摄影地,这些都需要不低的成本。但现在“旅拍”价格在大量从业者涌入的环境下直线走低,盈利空间变小,野蛮生长后留存在市场上的可能就是成本较低的“流水线”产品。

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清晰边界

笔者注意到,去年,故宫、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等多个旅游景点曾发布禁止商业拍摄的通知。如今,西安钟楼景区附近,也可以看到被围挡起来的区域,上面写着“17:00-24:00禁止商业拍摄”。

“‘旅拍’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旅游体验,但当其变成一种商业行为时,则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清晰边界,形成规则和秩序,野蛮生长的代价是对行业发展带来危害,最后被一‘禁’而止。”周蕾说,如何把短暂的火爆转化为长久的影响力,是“旅拍”从业者们应该更多思考的问题。

在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看来,“旅拍”打卡是新风尚,其中散发出来的活力和朝气值得赞扬,但如果将旅游的精力过多地放在“打卡”和“炫”给他人看上,则会忽略旅游的意义。年轻人在旅游中要掌握自己的节奏,不被信息所裹挟,理性消费。

王晓勇提醒,“旅拍”持续发展要将重点放在提高服务质量上,而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这不仅需要从业者们严于律己,也需要来自监管方和社会监督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有明确的准入门槛,对从业者进行规范管理,也要成立行业协会和专门的维权渠道,帮助行业健康发展。此外,景区和相关部门也要多方配合,划分好商业拍摄区域,降低“旅拍”对其他游客的影响。□孙嘉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