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60期:第04版 读书

捡拾生活中的闪光碎片

——李焕龙文学作品特征初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陕西安康文坛,李焕龙的名字在众多文朋诗友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人品文品俱佳,可圈可点的地方甚多,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在这篇拙作中,我将就我个人对李焕龙先生散文走向的理解,进行剖析,厘清李先生的创作脉络和思想深度、厚度,以及给社会带来的教化作用,进行深入浅出地阐释。

焕龙先生在行文走笔时,总是从容不迫,详略得当,徐徐道来。他思维清晰,不慌不乱,创作出来的大小文章,都言之有物,不空发感叹,不矫情浮夸,行文断句干净利索,将生活中的烟火气、乡土气和乡愁的浓郁味道,都水乳交融地融入生活的某个片段、某个章节、某个侧影当中。你看他在《年猪年味》这篇文章中,把乡村二舅家杀年猪的场面写得风趣幽默,乡民关系,融洽和睦,亲切感人。譬如文章有这样的对话,富有生活的浓郁情调:张老大哈哈大笑着提了砍刀上前,用刀尖指认:“谁的头?”二舅妈答:“我大的!”他又问:“谁的臀?”二舅妈答:“我姐的!”大家轰地笑了,二舅妈自知上当,却不饶人:“不管是谁的哪儿的,你个挨刀的就照我说的砍!我说砍哪儿你就砍哪儿,我说砍几斤你就砍几斤!”……通过屠夫张老大与女主人二舅妈妙趣横生的对话,作者给我提供了很多来源于生活中的信息。那就是,屠夫张老大为人豁达豪爽;二舅妈性格开朗活泼,处事干脆利索,他们二人一阴一阳,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胸怀坦荡,不小肚鸡肠,有容人之量。整篇文章,不动声色地表现了二舅家待人接物,淳朴大气,有礼有节。

在这篇文章里,读者还会细心地发现,作者有意将杀猪这一惨不忍睹的场面略去,看来作者是巧妙地省略了对血腥场面的描写,以免给读者带来不适之感。由此可见,作者的心何其精细,何其人性化的把控笔下文字。

焕龙先生对自己笔下创作的文章,从来没有像潦草抒发一样,一路狂草,一路飞驰,卷起一层浓浓的烟尘。他对自己描写的事物,抒情的景点,言志的山水,都充满着诚挚情感,一笔一画,皆有哲理,一段一句,皆情愫所至。譬如,他在《渔樵耕读》一文中开头就起笔不凡:“渔湾置于宁陕,实为神笔所赐。”把宁陕渔湾定位得很高,接下来,作者继续深化自己给渔湾下的这一定义:……我自村外的高山崖头观望,只见渺渺乎乎的淡雾渐次散开,眼前的山水田林组成了首尾相衔的一对八卦图:四周群山环抱,中卧一马平川,川中隆起了酷似两头水牛隔水斜望的两道石梁:梁分二水,水绕石梁,绕成阴阳二鱼;鱼定乾坤,于秋阳之下呈现一明一暗两块长长的盆地:盆底是平如案板的水田与明镜般的库塘,周边是缓缓流出的河道,河外是阶阶升高的缓坡台地……作者对渔湾的描写可谓是层层递进,韵味十足。细致参观,通过自己所见所想不断深化着对渔樵耕读这一主题,把这一文化传承的意义禅师的通透而清晰,具有极强的远瞻性与参考价值。

焕龙先生身上具有文人的谦和气息与文化气息。他是一个懂得在苦愁中发现生活乐趣的人,一个对待艰难曲折充满韧性的人,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人。在散文《冬瓜宴》中,作者把在生活极度清贫的年代,亲人们举办一场冬瓜宴席写得活色生香、热热闹闹、余味无穷。我们沉下心来,仔细欣赏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嗅到一丁点儿沉甸甸的愁绪和重重叠叠的凄苦,反而读出了在艰难岁月中那种苦中流淌甘甜的浓浓亲情。

焕龙先生寄情于山水,对一事一物,倾吐出一往情深。他对身边的文朋诗友,同样投去了关怀的目光和扶持的情怀。在他写安康市镇坪县诗人杜波儿的读后感悟文字《用诗意美化职业生活》中,我们可以感触到作者对诗人的殷殷期待和真诚公正的评判以及不虚假的勉励。他对诗集的评论把握准确,对诗人的鼓励十分恰当,不卑不亢。

在散文《树是一道桥》中,我们读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相惜相生的深厚情感。“我在‘树桥’两侧看到:凡是接触树身的枕木、板材,均有一两寸厚的软垫;凡是绑扎在树枝上的扶手、栏杆,接触部位均有软垫,这样既不伤树,亦防止绑扎长入树中。我在‘树桥’之下看到:那厚过寸余的木板是结实的,那河流正中高出堤面一米多的桥身是安全的,正从桥上荷锄走过的农人是安逸的,放学归来大步过桥的学生是欢快的。”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读出了人对大自然中这个充当一座桥的树,是多么爱护有加啊,大家把这座“树桥”给沿河两岸人们带来过河行路的方便,发挥了树的最大价值,同时也为树的生存进行了人为关怀和保护。整篇文章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没有废话,结尾戛然而止,让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教化人的作用,都一一呈现,对人生追求的高贵价值,道出了清晰指向。

李焕龙先生在散文创作上,如果节奏再慢一点,步子再稳妥扎实一点,思虑再深入一些,我相信未来,他会在散文领域中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叶柏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