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关系之“相遇”
一百多年前,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有本著名的哲学书籍问世——《我与你》,书中揭示了“我与你”“我与它”这两种关系的本质不同,他以明显存在主义的倾向,着重指出“我与你”关系的本源性,是文明的根基,更是文明所养育和维护的。
2008年,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齐聚北京,同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这首由刘欢主唱的《我和你》歌词看似简单,却温暖亲切,直击人心,似乎在回答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问。如今,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似乎被编织得更加密密麻麻、错综复杂,但细看这庞大的“网”,每小节的两端,则清晰串联着无数个“我”和“你”。
于“我”:先破再立
在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菲神殿,有一块石碑上写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也是苏格拉底一生的哲学。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需要刻意去认识自己吗?
一则故事讲道,苏格拉底在40岁左右,便被称为雅典最有智慧的人。有人不愿相信,跑去神庙问神谕,雅典最聪明的人是谁?神告诉他是苏格拉底。然而,苏格拉底知道这件事后说:“我只知道我是无知的。”
所以,谈“我”的第一点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有科学家所言:“我们认知的世界,不到整个世界的5%。”倘若能看到“我”于世界始终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便能戒掉许多盲目自大、虚妄浮躁,始终保持一种谦虚学习的激情和向上的生命力,不断以世间万物为师。
一个能够不断成长、上升的人,一定是能不断打破自己原有思维和固有认知习惯的人。正如欧洲的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我国的五四运动,都是一个推翻、打破、重塑思维观念的过程,也是人对“我”的认知在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当然,谈认识“我”,自然绕不开阳明文化的核心之一——“知行合一”。对此,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放“我”个人身上,如何具体?“我”当有稳定、专一的理想志向,即强烈而明确的“目标感”,这样方能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面对任何磨难初心不改。同时,“知行合一”于“我”更是一种“谋定而后动”的智慧,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行”前先有谋、先有深度思考、先有不断的沙盘演练,最终“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都合于内心世界。
这里谈“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概念,即“修心”,增强“心力”,多向“内求”,打破“熵增定律”。比如不断学习让自己“胸藏百万雄兵”等,这样的“我”方能遇事理性而冷静、温暖而坚定、成熟而不世故,拥有一种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之感。
于“你”:谋求幸福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论武艺、智谋、资历,宋江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都不是第一,但却被推选为梁山泊的首领,这是为何?他告诉了我们如何与“你”相处。他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特有标签——“讲义气”,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总是救人于危难中,很有公信力,这让江湖义士都愿对他以死相托。
因此,从“我”与“你”的层面,我们首先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赢得认可便赢得了“你”。即无论作为企业管理者或是一线职工,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遇到困难棘手的事,先以“人”文本。比如对上级汇报工作,时间、场合很重要,学会选择好的时机,想方设法得到认可和支持,也能帮自己建立自信;取得意见领袖的认可,不断超越对方期望,同质化下找差异。
我听过这样一则故事,西点军校本是一所军事院校,却因培养出许多世界五百强的总裁而闻名。其中一点,有人总结为凡是军官问话,只能回答“报告长官,是/不是/不知道/没有任何借口”,不能多说一个字。管理中,要提升企业的行政效率和人员处事能力,“执行力”很关键,处理好“情、理、法”三者关系是前提。自古以来,如果排序是法、理、情,重法而轻情,执行力一定很强,这是因为往往人情与执行力是成反比的,要学会用制度约束人、文化引领人、知识培训人,该坚持原则时要坚持,即使因坚持原则有误会,通过之后的有效沟通也能化解,有礼有节很重要。
最后,谈“你”则需要有“利他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能随时随地反问“我”给别人带来了多少价值,能帮助别人实现多少愿望的人,拥有一颗“利他心”并付诸行动的点滴,通常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从苏格拉底开始,人们一直在思索一个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再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这里面对“我”的认识是值得一生去追求,而对“你”的关照,则需要从“我”的本心出发,回归到“吾性自足”的状态,即这个世界只有“我”“你”,没有“他”,就像那句歌词:“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何小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一百多年前,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有本著名的哲学书籍问世——《我与你》,书中揭示了“我与你”“我与它”这两种关系的本质不同,他以明显存在主义的倾向,着重指出“我与你”关系的本源性,是文明的根基,更是文明所养育和维护的。
2008年,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齐聚北京,同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这首由刘欢主唱的《我和你》歌词看似简单,却温暖亲切,直击人心,似乎在回答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问。如今,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似乎被编织得更加密密麻麻、错综复杂,但细看这庞大的“网”,每小节的两端,则清晰串联着无数个“我”和“你”。
于“我”:先破再立
在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菲神殿,有一块石碑上写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也是苏格拉底一生的哲学。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需要刻意去认识自己吗?
一则故事讲道,苏格拉底在40岁左右,便被称为雅典最有智慧的人。有人不愿相信,跑去神庙问神谕,雅典最聪明的人是谁?神告诉他是苏格拉底。然而,苏格拉底知道这件事后说:“我只知道我是无知的。”
所以,谈“我”的第一点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有科学家所言:“我们认知的世界,不到整个世界的5%。”倘若能看到“我”于世界始终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便能戒掉许多盲目自大、虚妄浮躁,始终保持一种谦虚学习的激情和向上的生命力,不断以世间万物为师。
一个能够不断成长、上升的人,一定是能不断打破自己原有思维和固有认知习惯的人。正如欧洲的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我国的五四运动,都是一个推翻、打破、重塑思维观念的过程,也是人对“我”的认知在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当然,谈认识“我”,自然绕不开阳明文化的核心之一——“知行合一”。对此,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放“我”个人身上,如何具体?“我”当有稳定、专一的理想志向,即强烈而明确的“目标感”,这样方能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面对任何磨难初心不改。同时,“知行合一”于“我”更是一种“谋定而后动”的智慧,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行”前先有谋、先有深度思考、先有不断的沙盘演练,最终“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都合于内心世界。
这里谈“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概念,即“修心”,增强“心力”,多向“内求”,打破“熵增定律”。比如不断学习让自己“胸藏百万雄兵”等,这样的“我”方能遇事理性而冷静、温暖而坚定、成熟而不世故,拥有一种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之感。
于“你”:谋求幸福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论武艺、智谋、资历,宋江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都不是第一,但却被推选为梁山泊的首领,这是为何?他告诉了我们如何与“你”相处。他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特有标签——“讲义气”,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总是救人于危难中,很有公信力,这让江湖义士都愿对他以死相托。
因此,从“我”与“你”的层面,我们首先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赢得认可便赢得了“你”。即无论作为企业管理者或是一线职工,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遇到困难棘手的事,先以“人”文本。比如对上级汇报工作,时间、场合很重要,学会选择好的时机,想方设法得到认可和支持,也能帮自己建立自信;取得意见领袖的认可,不断超越对方期望,同质化下找差异。
我听过这样一则故事,西点军校本是一所军事院校,却因培养出许多世界五百强的总裁而闻名。其中一点,有人总结为凡是军官问话,只能回答“报告长官,是/不是/不知道/没有任何借口”,不能多说一个字。管理中,要提升企业的行政效率和人员处事能力,“执行力”很关键,处理好“情、理、法”三者关系是前提。自古以来,如果排序是法、理、情,重法而轻情,执行力一定很强,这是因为往往人情与执行力是成反比的,要学会用制度约束人、文化引领人、知识培训人,该坚持原则时要坚持,即使因坚持原则有误会,通过之后的有效沟通也能化解,有礼有节很重要。
最后,谈“你”则需要有“利他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能随时随地反问“我”给别人带来了多少价值,能帮助别人实现多少愿望的人,拥有一颗“利他心”并付诸行动的点滴,通常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从苏格拉底开始,人们一直在思索一个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再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这里面对“我”的认识是值得一生去追求,而对“你”的关照,则需要从“我”的本心出发,回归到“吾性自足”的状态,即这个世界只有“我”“你”,没有“他”,就像那句歌词:“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何小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