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牧之
周折
老杨牧之,腰圆膀阔,方脸豹眼,头发稀疏稍卷,伸手投足便是拳法,枪棒出处便是路数。恰巧没有第三人时,老杨兴起,要么施展拳脚,甚而操起家伙,便在办公室走上几个回合,英武堂堂,豪气满满。他的武功,绝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学了几个套路和招式,我俩初坐对桌时,他已经是散打行里的一名高手,是某名师徒弟里的头牌了。
只说老杨的武功当然不算奇,奇在这样能武的人又偏偏好文好艺,且身手不凡,文成正果。
有一阵子,老杨经常出没在回民街西仓一带,与鸟贩子混得熟,张嘴就是画眉、腊嘴,闭嘴都是八哥、鹦鹉,惹得我直想到他家里看稀奇。画眉没看上,赶上了看鹩哥。那耳根子到后脖子围一圈金黄的稀罕玩艺,进了门就向我问“你好”,我再问它时却哑口了,等我不理会它时,它又自言自语地轮番说:“凉皮、豆腐、八万。”“老胡,快来。”老杨说,买来就这样,主家约人打麻将呢,听啥学啥,卖凉皮、卖豆腐的吆喝声也学得来。回头又低声说,这玩艺话学得越多越值钱。《鸟人》《鸟话》《落口》等中篇小说相继登上文学期刊我才醒来,原来他玩这些活口可不仅仅是找乐子,鸟嘴里有生活、有社会、有人性和人生。1996年,老杨所著《西安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看那生活,看那地气,看那鲜活劲,许多都是他在回民街一带跑出来的。
老杨吹得一手好洞箫,我虽没有亲眼所见,但我真信,能想得到。老杨能做最雅的文章,与友热谈更能爆出最经典的段子。他讲的外线女电工背娃喂奶的故事,食堂女工和车间钳工的生活趣事经贾平凹加工提炼后,成就了《废都》中市民巷子揉面喂奶的离奇情节。
从1990年开始,我与老杨对坐办公两三年时间,调离单位后,老杨工作之余为南方某电视台创作了好几部电视剧,署名创作的有电视剧《圣水观》,并担纲了《遭遇昨天》的策划。再后来,老杨受聘在《陕西工人报》做了几年编辑,一直到退休。
最后一次见老杨是在省总工会的一次组稿会上,40多名作者分别领了活儿准备分头去采访劳模,采访著名修脚工于素梅之女陈艳的便是老杨。我暗想,这分工真是知人善任,写基层人、写下苦人、写手艺人,这都是老杨之乐为、善为、所为啊。
老杨本名杨明奎,作文常署杨牧之,1947年出生于江苏睢宁,却以浸淫于西安的文学土壤为傲。他参加工作后先在基层当工人,后调企业报当编辑,在国防企业一干就是35年。他善文能武,以文为荣,业余写作数十年笔耕不辍,退休后更不知老之将至,创作并发表有《青草滩、响马滩》《龙门》《私奔》《白桑椹、红桑椹》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世相》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受到陈忠实、雷达等作家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周折
老杨牧之,腰圆膀阔,方脸豹眼,头发稀疏稍卷,伸手投足便是拳法,枪棒出处便是路数。恰巧没有第三人时,老杨兴起,要么施展拳脚,甚而操起家伙,便在办公室走上几个回合,英武堂堂,豪气满满。他的武功,绝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学了几个套路和招式,我俩初坐对桌时,他已经是散打行里的一名高手,是某名师徒弟里的头牌了。
只说老杨的武功当然不算奇,奇在这样能武的人又偏偏好文好艺,且身手不凡,文成正果。
有一阵子,老杨经常出没在回民街西仓一带,与鸟贩子混得熟,张嘴就是画眉、腊嘴,闭嘴都是八哥、鹦鹉,惹得我直想到他家里看稀奇。画眉没看上,赶上了看鹩哥。那耳根子到后脖子围一圈金黄的稀罕玩艺,进了门就向我问“你好”,我再问它时却哑口了,等我不理会它时,它又自言自语地轮番说:“凉皮、豆腐、八万。”“老胡,快来。”老杨说,买来就这样,主家约人打麻将呢,听啥学啥,卖凉皮、卖豆腐的吆喝声也学得来。回头又低声说,这玩艺话学得越多越值钱。《鸟人》《鸟话》《落口》等中篇小说相继登上文学期刊我才醒来,原来他玩这些活口可不仅仅是找乐子,鸟嘴里有生活、有社会、有人性和人生。1996年,老杨所著《西安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看那生活,看那地气,看那鲜活劲,许多都是他在回民街一带跑出来的。
老杨吹得一手好洞箫,我虽没有亲眼所见,但我真信,能想得到。老杨能做最雅的文章,与友热谈更能爆出最经典的段子。他讲的外线女电工背娃喂奶的故事,食堂女工和车间钳工的生活趣事经贾平凹加工提炼后,成就了《废都》中市民巷子揉面喂奶的离奇情节。
从1990年开始,我与老杨对坐办公两三年时间,调离单位后,老杨工作之余为南方某电视台创作了好几部电视剧,署名创作的有电视剧《圣水观》,并担纲了《遭遇昨天》的策划。再后来,老杨受聘在《陕西工人报》做了几年编辑,一直到退休。
最后一次见老杨是在省总工会的一次组稿会上,40多名作者分别领了活儿准备分头去采访劳模,采访著名修脚工于素梅之女陈艳的便是老杨。我暗想,这分工真是知人善任,写基层人、写下苦人、写手艺人,这都是老杨之乐为、善为、所为啊。
老杨本名杨明奎,作文常署杨牧之,1947年出生于江苏睢宁,却以浸淫于西安的文学土壤为傲。他参加工作后先在基层当工人,后调企业报当编辑,在国防企业一干就是35年。他善文能武,以文为荣,业余写作数十年笔耕不辍,退休后更不知老之将至,创作并发表有《青草滩、响马滩》《龙门》《私奔》《白桑椹、红桑椹》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世相》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受到陈忠实、雷达等作家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