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甘棠情结
郭发红
杭州白居易纪念馆有一门联,是集白居易的诗句,上联“但是人家有遗爱”,下联“曾将诗句结风流”。这表明白居易不仅是位大诗人,还是甘棠遗爱的优秀代表。考察白居易生平,他丁忧渭南紫兰村的悲苦经历,让他的诗风一转,更让他的甘棠情结稳如磐石。
《诗经·召南·甘棠》有:“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大意是这棵棠梨树郁郁葱葱,请不要砍伐它、毁伤它,因为召公曾在树下歇息过。司马迁的解读就更恳切了,他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说:“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召伯即召公姬奭(shì),也称召康公。周成王时,召公出任太保,他主管陕塬(今河南陕州)以西。召公勤政为民,百姓爱戴他,歌颂他,也怀念他,这便留下了“甘棠遗爱”这个成语。
唐贞元年间,渭南出了个闻名遐迩的“护林县尉”。原是朝廷给渭南县尉张造下文,要求砍伐两京官道的大槐树。“两京官道”即京都长安到东都洛阳的道路,渭南县城正处其中。大道两旁盛植槐树,郁郁葱葱。张造认为此举极为不妥,他上书直谏。其中一条理由就是“召伯所憩,尚自保全;先皇旧游,宁宜翦伐思人爱树,《诗》有薄言;运斧操斤,情所未忍。”这说的正是“甘棠遗爱”的事。
贞元二十年(804年)暮春,白居易安家渭南紫兰村,距长安百里。官闲,往来于下邽与长安之间,想必白居易知晓此事。诚然,白居易对“甘棠遗爱”最熟悉不过,因为他的诗歌中反复使用着“甘棠”典故。
白居易出生在“世敦儒业”的基层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外祖父、父亲都是明经出身,当过县令。尤其是白居易青少年时期曾随父亲、叔父在徐州、江南等地旅居多年,父辈为官勤勉,政声极佳,对白居易影响巨大。白居易10岁时,其父白季庚任徐州彭城县令,但时局危如累卵,因为徐州节度使李纳割据一方,蠢蠢欲动。白季庚力劝徐州刺史李洧严防死守。果不其然,叛军重兵围城。白季庚亲冒矢石,率领民众坚守徐州42天。之后援兵赶到,叛军溃逃。白季庚获朝廷嘉奖,升任徐州别驾。白居易叔父白季康曾任溧水县令。据旧《溧水县志》记载,白季康带领百姓“除三害”,使溧水“蝗不入境、火不延二、水不停宿”。元和八年(813年),即白居易在渭南紫兰村为母丁忧期间,白季康于溧水任上抱病而终。白居易为叔父专门撰写了墓志铭,特别提及叔父“廉洁通济”和“慈于子侄”。“通济”即“兼济天下”,甘棠遗爱也。白季康有善政,“邑人思而俎豆之”,溧水人建了城隍庙来祭祀他。
白居易的科举考试正是从叔父任所起程的。这就不得不说说白居易“学而优则仕”:溧水乡试遥遥领先,宣州州试一挥而就(取得贡生资格),随后赴京(长安)大考,实现了惊人的“三级跳”——进士考试(由礼部主持的常选)、书判拔萃科考试(由吏部主持的科目选)和才识兼茂名于体用科考试(由皇帝主持策问,由卸任守选者给出对策,也称“制举”)。白居易“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贯通儒学,入仕为官,又为的是什么?甘棠遗爱也。言及于此,就不能不交代白居易丁忧紫兰村的经历。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初至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底,白居易回到下邽渭村(今渭南高新区信义街道紫兰村)为母丁忧(即守孝)。依制丁忧三年,实际操作一般是27个月,即从得知丧事这天算起,经一周年(12个月)、二周年(24个月),然后过了第三年的第一个季度(27个月),就算丁忧完毕,丁忧者就等着朝廷诏命吧。但白居易已超期七八个月,迟迟得不到朝廷召唤。要紧的问题还在丁忧期间停发俸禄。先期尚有朋友接济,后期白居易羞于“素餐”,决意扑下身子耕田务农,想着自给自足吧。但严酷的现实让诗人明白,“筋力苦疲劳,衣食长单薄”(《观稼》),如遇严寒灾荒更是惨不堪言,“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村居苦寒》)、“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更有人祸,让白居易十分震惊,也极大鞭策着他知难而进。如《纳粟》(约作于812-814年)诗有:“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这还了得!“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814年《赠友五首》)甘棠遗爱,舍我其谁?白居易在《新制布裘》诗中大声疾呼: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丁忧紫兰村的悲苦经历,让他走进了社会最底层,走进了芸芸众生,也让他有了切肤之痛。痛定思痛,要想把甘棠情结变为甘棠遗爱,还得入仕做官,如此才能造福于民。
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就任忠州刺史。忠州任上20个月,史志记载白居易“忠国事,劳民事,劝农生产、鼓励农桑,身先躬行、省事宽刑、怜老爱子,开山修路、植树种花、与民同苦乐”。白居易在忠州东坡种桃种李,安居乐业,这使他成了苏轼的偶像,也被今人誉为忠州最早的“绿色市长”。离开忠州时,诗人与东坡的花树告别,也与小桥两边的翠竹告别。《别桥上竹》写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小桥通往东坡,竹子乃白居易手植。竹未及修剪,长得有点冒失,有几丛刺斜里穿出,白居易生怕伤了行人。要紧的是后两句,一语双关的描述。看似说我感到惭愧呀,并没有留下什么恩惠,不能让这些竹子长得像芬芳的甘棠花儿一样,实则是两句藏诗。白居易希望他能像召公一样“甘棠遗爱”。
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告别杭州。他在这里担任刺史,带领百姓筑堤保湖,引水灌溉,复浚六井,政绩显著,但他却反省自谦,《三年为刺史二首》感慨道:“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意思是说惭愧啊,我做得还不够,与召公的甘棠善政差远了,真不知道离杭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想念我?当杭州百姓扶老携幼、壶浆相送时,白居易又写下《别州民》,诗有:“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意即我乃职责所在,并无什么建树,怎么承受得了父老乡亲的惜别热泪呢?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是好官。”白居易赴任苏州,他主持修筑了东起阊门西至虎丘的山塘河堤,统筹兼顾了苏州古城西北面的防涝减灾、农田水利和水陆交通状况,成为造福于民的一大功绩。宝历二年(826年),白居易作别苏州。刘禹锡赠诗,言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不为朋友的过誉而自喜,反而越发冷静和谦逊,《答》诗有: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袴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白太守认为他未能给苏州民众带来多少恩惠,在旱灾荒年面前,百姓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善举美政,我只是愧对苏州父老,愧对刘禹锡的赞辞呀!
白居易离任忠州、杭州和苏州时,总是自谦没有做到甘棠遗爱,甚或怀疑后人是否还能记住他。大诗人尽可释怀。千年后的今天,忠州(今重庆市忠县)有“白公祠”和“白公路”;杭州有“白苏二公祠”(白居易纪念馆),西湖白公堤游人如织;苏州有“唐少傅白公祠”,门联“五水汇阊门,千年仍咏江南好;一堤连虎阜,百姓犹思白傅贤”。白居易为母丁忧的渭南紫兰村,正迈进在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名村的征途中。白居易的甘棠情结沁润你我,激励着我们阔步前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郭发红
杭州白居易纪念馆有一门联,是集白居易的诗句,上联“但是人家有遗爱”,下联“曾将诗句结风流”。这表明白居易不仅是位大诗人,还是甘棠遗爱的优秀代表。考察白居易生平,他丁忧渭南紫兰村的悲苦经历,让他的诗风一转,更让他的甘棠情结稳如磐石。
《诗经·召南·甘棠》有:“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大意是这棵棠梨树郁郁葱葱,请不要砍伐它、毁伤它,因为召公曾在树下歇息过。司马迁的解读就更恳切了,他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说:“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召伯即召公姬奭(shì),也称召康公。周成王时,召公出任太保,他主管陕塬(今河南陕州)以西。召公勤政为民,百姓爱戴他,歌颂他,也怀念他,这便留下了“甘棠遗爱”这个成语。
唐贞元年间,渭南出了个闻名遐迩的“护林县尉”。原是朝廷给渭南县尉张造下文,要求砍伐两京官道的大槐树。“两京官道”即京都长安到东都洛阳的道路,渭南县城正处其中。大道两旁盛植槐树,郁郁葱葱。张造认为此举极为不妥,他上书直谏。其中一条理由就是“召伯所憩,尚自保全;先皇旧游,宁宜翦伐思人爱树,《诗》有薄言;运斧操斤,情所未忍。”这说的正是“甘棠遗爱”的事。
贞元二十年(804年)暮春,白居易安家渭南紫兰村,距长安百里。官闲,往来于下邽与长安之间,想必白居易知晓此事。诚然,白居易对“甘棠遗爱”最熟悉不过,因为他的诗歌中反复使用着“甘棠”典故。
白居易出生在“世敦儒业”的基层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外祖父、父亲都是明经出身,当过县令。尤其是白居易青少年时期曾随父亲、叔父在徐州、江南等地旅居多年,父辈为官勤勉,政声极佳,对白居易影响巨大。白居易10岁时,其父白季庚任徐州彭城县令,但时局危如累卵,因为徐州节度使李纳割据一方,蠢蠢欲动。白季庚力劝徐州刺史李洧严防死守。果不其然,叛军重兵围城。白季庚亲冒矢石,率领民众坚守徐州42天。之后援兵赶到,叛军溃逃。白季庚获朝廷嘉奖,升任徐州别驾。白居易叔父白季康曾任溧水县令。据旧《溧水县志》记载,白季康带领百姓“除三害”,使溧水“蝗不入境、火不延二、水不停宿”。元和八年(813年),即白居易在渭南紫兰村为母丁忧期间,白季康于溧水任上抱病而终。白居易为叔父专门撰写了墓志铭,特别提及叔父“廉洁通济”和“慈于子侄”。“通济”即“兼济天下”,甘棠遗爱也。白季康有善政,“邑人思而俎豆之”,溧水人建了城隍庙来祭祀他。
白居易的科举考试正是从叔父任所起程的。这就不得不说说白居易“学而优则仕”:溧水乡试遥遥领先,宣州州试一挥而就(取得贡生资格),随后赴京(长安)大考,实现了惊人的“三级跳”——进士考试(由礼部主持的常选)、书判拔萃科考试(由吏部主持的科目选)和才识兼茂名于体用科考试(由皇帝主持策问,由卸任守选者给出对策,也称“制举”)。白居易“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贯通儒学,入仕为官,又为的是什么?甘棠遗爱也。言及于此,就不能不交代白居易丁忧紫兰村的经历。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初至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底,白居易回到下邽渭村(今渭南高新区信义街道紫兰村)为母丁忧(即守孝)。依制丁忧三年,实际操作一般是27个月,即从得知丧事这天算起,经一周年(12个月)、二周年(24个月),然后过了第三年的第一个季度(27个月),就算丁忧完毕,丁忧者就等着朝廷诏命吧。但白居易已超期七八个月,迟迟得不到朝廷召唤。要紧的问题还在丁忧期间停发俸禄。先期尚有朋友接济,后期白居易羞于“素餐”,决意扑下身子耕田务农,想着自给自足吧。但严酷的现实让诗人明白,“筋力苦疲劳,衣食长单薄”(《观稼》),如遇严寒灾荒更是惨不堪言,“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村居苦寒》)、“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更有人祸,让白居易十分震惊,也极大鞭策着他知难而进。如《纳粟》(约作于812-814年)诗有:“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这还了得!“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814年《赠友五首》)甘棠遗爱,舍我其谁?白居易在《新制布裘》诗中大声疾呼: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丁忧紫兰村的悲苦经历,让他走进了社会最底层,走进了芸芸众生,也让他有了切肤之痛。痛定思痛,要想把甘棠情结变为甘棠遗爱,还得入仕做官,如此才能造福于民。
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就任忠州刺史。忠州任上20个月,史志记载白居易“忠国事,劳民事,劝农生产、鼓励农桑,身先躬行、省事宽刑、怜老爱子,开山修路、植树种花、与民同苦乐”。白居易在忠州东坡种桃种李,安居乐业,这使他成了苏轼的偶像,也被今人誉为忠州最早的“绿色市长”。离开忠州时,诗人与东坡的花树告别,也与小桥两边的翠竹告别。《别桥上竹》写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小桥通往东坡,竹子乃白居易手植。竹未及修剪,长得有点冒失,有几丛刺斜里穿出,白居易生怕伤了行人。要紧的是后两句,一语双关的描述。看似说我感到惭愧呀,并没有留下什么恩惠,不能让这些竹子长得像芬芳的甘棠花儿一样,实则是两句藏诗。白居易希望他能像召公一样“甘棠遗爱”。
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告别杭州。他在这里担任刺史,带领百姓筑堤保湖,引水灌溉,复浚六井,政绩显著,但他却反省自谦,《三年为刺史二首》感慨道:“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意思是说惭愧啊,我做得还不够,与召公的甘棠善政差远了,真不知道离杭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想念我?当杭州百姓扶老携幼、壶浆相送时,白居易又写下《别州民》,诗有:“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意即我乃职责所在,并无什么建树,怎么承受得了父老乡亲的惜别热泪呢?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是好官。”白居易赴任苏州,他主持修筑了东起阊门西至虎丘的山塘河堤,统筹兼顾了苏州古城西北面的防涝减灾、农田水利和水陆交通状况,成为造福于民的一大功绩。宝历二年(826年),白居易作别苏州。刘禹锡赠诗,言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不为朋友的过誉而自喜,反而越发冷静和谦逊,《答》诗有: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袴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白太守认为他未能给苏州民众带来多少恩惠,在旱灾荒年面前,百姓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善举美政,我只是愧对苏州父老,愧对刘禹锡的赞辞呀!
白居易离任忠州、杭州和苏州时,总是自谦没有做到甘棠遗爱,甚或怀疑后人是否还能记住他。大诗人尽可释怀。千年后的今天,忠州(今重庆市忠县)有“白公祠”和“白公路”;杭州有“白苏二公祠”(白居易纪念馆),西湖白公堤游人如织;苏州有“唐少傅白公祠”,门联“五水汇阊门,千年仍咏江南好;一堤连虎阜,百姓犹思白傅贤”。白居易为母丁忧的渭南紫兰村,正迈进在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名村的征途中。白居易的甘棠情结沁润你我,激励着我们阔步前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