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在全国省会城市推广——
废旧手机有了更可靠去处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更新迭代不断加速,几乎每个家庭都保存有不少旧手机。4月初,中央企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集团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顺利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全国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
随着“国家队”出手,废旧手机有了更安全可靠的去处。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现状:大量闲置手机无处可去
来自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手机废弃后,约54.2%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回收率只有5%左右。
家住咸阳市秦都区的王美玲,向记者展示了家中闲置的八九部不同品牌手机,其中有三四部是十几年前的老式手机,其余都是智能手机。“旧手机不是一般的垃圾,不能随意丢弃,放在家里占地方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王美玲提起这些旧手机就犯愁。
从事教育行业的于婷告诉记者,她把从上高中起到前段时间刚换掉的所有旧手机都放在家里。“不是不想处理,是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及各类账户,以前看过旧手机数据被恢复的新闻,不敢冒险。”
“我也想把家里的旧手机处理了,但又怕卖给回收商会泄露隐私。”90后侯宇说,“手机里存着很多客户资料、重要信息等,虽然格式化了好几次,但还是担心被人破解恢复。”
破局:央企推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
格式化处理、恢复出厂设置,是目前一些商户在回收手机时清除信息的普遍做法。但有专家曾发文指出,普通格式化就像撕掉书本目录,数据依旧存于存储芯片中,仍有恢复可能。
旧手机回收如何保证个人隐私安全,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此次在全国省会城市推广的“全流程封闭处置系统”,正是破局之举。该系统采用军工级数据销毁标准,存储芯片经物理破碎成2毫米以下颗粒,再经熔炼重组为铝合金锭,彻底阻断数据泄露的可能。
对于该回收处置模式,大家的态度各有不同。有人点赞,有人立即下单尝试,也有部分人群持观望态度。
在西安市长安区工作的张艺,向记者展示了她的预约订单,“我准备把家里闲置的旧手机都寄过去处理掉,这里肯定比卖给二手商家放心。”张艺说。
“国家出手,不用担心隐私安全,还能促进绿色环保和循环再利用,是件好事儿。”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评论区点赞。
还有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网友直呼:“啥时候才能轮到我们?这个服务挺好的,对咱们来说,解决了隐私泄露的大难题;对社会来讲,还推动了资源循环,好处多多,希望能快点推广到全国各地。”
新生:让沉睡的“城市矿山”活起来
事实上,大量旧手机存放在家里“吃灰”,既存在安全隐患,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据业内人士估算,一部手机配件中包含有超过60种元素材料,每吨废旧手机可提炼约200克黄金、2200克白银、100千克铜,循环利用价值巨大。
记者通过“芯碎无忧”微信小程序服务热线,联系到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有很多人打电话咨询手机回收的费用和安全等问题,目前已收到不少订单。
“用户可以通过‘芯碎无忧’微信小程序下单,既可以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也可选择邮寄保密回收。”该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每个环节的数据都会实时上传至区块链平台,用户可随时查看处置进度。整个过程可视化、可监控、可追溯,有效保障了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废旧手机的充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何让旧手机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再利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此次“国家队”出手,解决了“后顾之忧”,大众可广泛参与废旧手机规范回收,进一步提升绿色环保和循环再利用意识,让这些沉睡的“城市矿山”活起来,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更新迭代不断加速,几乎每个家庭都保存有不少旧手机。4月初,中央企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集团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顺利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全国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
随着“国家队”出手,废旧手机有了更安全可靠的去处。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现状:大量闲置手机无处可去
来自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手机废弃后,约54.2%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回收率只有5%左右。
家住咸阳市秦都区的王美玲,向记者展示了家中闲置的八九部不同品牌手机,其中有三四部是十几年前的老式手机,其余都是智能手机。“旧手机不是一般的垃圾,不能随意丢弃,放在家里占地方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王美玲提起这些旧手机就犯愁。
从事教育行业的于婷告诉记者,她把从上高中起到前段时间刚换掉的所有旧手机都放在家里。“不是不想处理,是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及各类账户,以前看过旧手机数据被恢复的新闻,不敢冒险。”
“我也想把家里的旧手机处理了,但又怕卖给回收商会泄露隐私。”90后侯宇说,“手机里存着很多客户资料、重要信息等,虽然格式化了好几次,但还是担心被人破解恢复。”
破局:央企推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
格式化处理、恢复出厂设置,是目前一些商户在回收手机时清除信息的普遍做法。但有专家曾发文指出,普通格式化就像撕掉书本目录,数据依旧存于存储芯片中,仍有恢复可能。
旧手机回收如何保证个人隐私安全,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此次在全国省会城市推广的“全流程封闭处置系统”,正是破局之举。该系统采用军工级数据销毁标准,存储芯片经物理破碎成2毫米以下颗粒,再经熔炼重组为铝合金锭,彻底阻断数据泄露的可能。
对于该回收处置模式,大家的态度各有不同。有人点赞,有人立即下单尝试,也有部分人群持观望态度。
在西安市长安区工作的张艺,向记者展示了她的预约订单,“我准备把家里闲置的旧手机都寄过去处理掉,这里肯定比卖给二手商家放心。”张艺说。
“国家出手,不用担心隐私安全,还能促进绿色环保和循环再利用,是件好事儿。”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评论区点赞。
还有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网友直呼:“啥时候才能轮到我们?这个服务挺好的,对咱们来说,解决了隐私泄露的大难题;对社会来讲,还推动了资源循环,好处多多,希望能快点推广到全国各地。”
新生:让沉睡的“城市矿山”活起来
事实上,大量旧手机存放在家里“吃灰”,既存在安全隐患,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据业内人士估算,一部手机配件中包含有超过60种元素材料,每吨废旧手机可提炼约200克黄金、2200克白银、100千克铜,循环利用价值巨大。
记者通过“芯碎无忧”微信小程序服务热线,联系到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有很多人打电话咨询手机回收的费用和安全等问题,目前已收到不少订单。
“用户可以通过‘芯碎无忧’微信小程序下单,既可以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也可选择邮寄保密回收。”该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每个环节的数据都会实时上传至区块链平台,用户可随时查看处置进度。整个过程可视化、可监控、可追溯,有效保障了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废旧手机的充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何让旧手机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再利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此次“国家队”出手,解决了“后顾之忧”,大众可广泛参与废旧手机规范回收,进一步提升绿色环保和循环再利用意识,让这些沉睡的“城市矿山”活起来,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