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36期:第04版 百味

竹园深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赖家斌

老家房前隔着一条小河沟,沟上边是一块三四亩地的竹园,长着斑竹、毛竹、荆竹、青皮竹,大的有瓷碗粗,小的不过指头大小,竹林一年四季常青,竹子颀长挺秀,竹叶浓密如盖,幽深而清静。竹园深深,那里有我青涩的回忆,那里是我童年的乐园。

竹子对于农家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好帮手,我们家的背篓、簸箕、摇篮、席子、椅子,菜园子的篱笆,搭的瓜棚都是竹子编的,左邻右舍个个都是篾匠,只需一把篾刀,砍、划、剔、削、编,一根竹子在他们手里就变成了一件件功能不同、经久耐用的农具和日用品。

一场春雨过后,茅草、青蒿、灰灰菜、苦麦菜、鹅儿肠等各色青草、野菜探头探脑,渐次破土而出,竹笋也拱出地面节节拔高,等长到五寸左右,正是采摘的好时节。我们小娃子一窝蜂似地钻进竹林,不一会儿就拔满一小篮,连蹦带跳地提回家。婆剥去笋壳,稍作清洗,用开水焯一下,佐以韭菜、青椒,一盘清炒竹笋就出锅了,虽然少有油水,但那青悠悠的香味和脆生生的嚼劲,叫人垂涎不已。剩下的笋子,婆就晒成笋干,每到逢年过节,在炖熟的腊味锅里放上几节,浓浓的家乡味道、深深的老屋情怀,多少年来都挥之不去。

竹园草木茵茵,也是天然牧场。放牛的日子,把牛赶进竹林,任它悠然地甩着尾巴,嚼着青草,我便和伙伴们玩游戏、捉蚱蜢、捣鸟窝,笋叶卷成的小喇叭“滴答滴答”此起彼伏,歌声笑声溢满竹林。那时放映的《闪闪的红星》等战斗影片令人难忘,我们就用竹子做成长枪短炮,模仿“小兵张嘎”钻山林、打埋伏、歼敌军,过足了“红军瘾”,玩累了,躺在厚厚的竹叶上扭头就睡,全然不知道牛跑到哪儿去了,好多次,那些不知饥饱的牛钻进庄稼地里踩青苗、啃苞谷,害我挨了不少“篾片子”。竹园周围是上好的石坎地,种着红苕、洋芋、麦子、黄豆、苞谷,贪吃的我们就地取材,捡来干竹枝条烧起一堆火,煨红苕、烤苞谷,甜糯糯、香喷喷的滋味瞬间在舌尖上跳跃,让人唇齿生香、欲罢不能。

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在地面上,到处是热气腾腾、酷热难耐,竹园里竹叶斑驳,造就偌大一个清凉地。很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拿着连环画、故事书走进竹园,坐在青石板上,躺在竹篾席子上,看一缕缕阳光影影绰绰照在竹林里;瞅一只只雀鸟盘旋在竹林间莺歌燕舞,听蝉鸣阵阵,诉说夏日的无穷魅力。有时,索性望着竹林发呆,直到月色朦胧。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春日里,翠绿的竹子半裹着新生的笋壳,初生的竹梢刚刚探出围墙之外,充满勃勃生机与希望,我的思绪也随之飞向了大山外边。“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日里,竹林婆娑,虫鸣声声入耳,凉风习习,那是自然环境中的幽静与和美,带给我们内心的宁静与惬意。“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秋日里,翠竹既可在烟雨朦胧中尽显优雅,亦可在微风轻拂下顾盼生姿,它们或亲吻水面,或掩映村庄,又或是与松柏相互辉映,简直就是一幅静雅画卷。“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冬日里,雪霜覆盖的竹竿晶莹剔透,清冷凛冽,而风中摇曳的竹叶则仿佛拨动着琴弦,奏出天籁之音,宛如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傲骨铮铮的雅士风姿,令人心生敬慕。

如今,我已走出老家多年,依然记得老屋那片竹园的静谧幽深,忘不掉竹园里的快乐时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