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10期:第04版 憩心亭

牛蹄岭的早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陈俊东

牛蹄岭的早晨,是从周围山岚涌动开始的,是被云雾轻轻托起来的。群山还在沉睡,雾便像灵动的纱,从黄洋河流域的山谷漫上来。先是几缕,继而便如泼墨般晕染开来,将整座山岭裹在朦胧里。主峰那座19米高的“牛蹄岭战斗纪念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是时光竖起来的桅杆,锚定着往昔的故事。山下的村落,成了雾的拼图碎片,偶尔探出的屋檐、飘动的炊烟,给这静谧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温柔。

树在雾里呼吸,每一片叶子都沾着潮湿的清鲜,风走过,枝叶沙沙,和着雾的絮语,在牛蹄岭的早晨,谱一曲无声却入心的歌,把历史与当下都浸在这绵绵的、化不开的诗意里。我每每立于岭上石头寨顶,看那雾气如何从黄洋河岸的山谷间爬升,如何吞噬了松柏的梢头,又如何在对面双龙寨顶冉冉升起朝阳的威逼下又节节败退。

山脚下整洁漂亮的村庄尚在梦中,数百户人家像点点繁星,散落在山顶沟脑,黑瓦白墙错落于梯田之间。由于起得早,满坡架岭人家传来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它们的声音是那样的高亢,穿过晨雾传入耳膜,时不时还夹杂着断断续续的狗吠声。炊烟从谁家烟囱里钻出来,先是笔直的一线,继而便被山风揉碎成一团白气,混入那更大的山雾中去。

铺设一新的柏油路两旁,正盛开着五颜六色的格桑花,随风摇曳的身姿像是在欢迎我们。沿途三三两两晨练的人群,迎着朝阳和清新的空气,自城里专门来这天然氧吧吐故纳新。几位年长的老者在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道路上,边慢走边观览,抑或是缅怀。

登上观景台俯瞰,安康城风貌尽收眼底。城市里高楼错落成林,在阳光下闪耀着现代活力。远处山峦如黛,与蓝天白云相融。静静流淌的汉江勾勒出山水相依的温柔,自然的绿意与城市的烟火气相互交织。这方天地,藏着安康的过去、现在与期许,每一眼都是对这座小城独特韵味的品读。

早起的村民们扛着锄头,提着竹篓,篓中或是新摘的蔬菜,或是刚挖的洋芋。他们的步伐很稳健,踩在石板路上几乎不发出声响。这些石阶早已被磨得光滑,在晨光中泛着青黑的光。农人们彼此相遇,只点头示意道声“早”,并不多言语。山里的早晨是寂静的,言语似乎会惊扰了这份安宁。

晨光照在露水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园子里那位摘菜的村妇,约莫五十岁上下,虽然手指粗糙,却在干农活时显出惊人的灵巧。她用拇指与食指捏住辣椒、茄子、西红柿、豇豆轻快地折下来。她的眼睛始终搜寻着一架架菜秧,仿佛那里藏着什么珍宝,偶尔她会直起腰来,捶捶后背,望一望远处重峦叠嶂的山峰。她的目光越过海浪般的山岭,落在了几公里外的小城安康,一会儿市民家的餐桌上,就有了牛蹄岭的新鲜时令蔬菜。

太阳渐渐高了,雾气退到山谷深处,此时,牛蹄岭才显出它的本色来。山石嶙峋,松柏苍翠,梯田如链,缠绕在山腰。阳光照在纪念碑、牛蹄岭战役遗址等建筑群上,整座山岭仿佛被镀了一层金边。晨光熹微中的纪念碑,在苍翠山林的环抱中巍然矗立。灰白色的群雕凝固了历史的瞬间——战士们或持枪冲锋,或振臂高呼,每一道褶皱都诉说着1949年7月23日,解放军第19军向大小牛蹄岭发起解放安康战斗的血火鏖战。基座上“激战牛蹄岭”四个大字力透石壁,与台阶尽头高耸的纪念碑遥相呼应。碑顶红五星在朝晖中熠熠生辉,仿佛不熄的革命火种。这片浸润着英烈热血的土地,既承载着昔日的峥嵘记忆,又赓续着新时代的精神传承。台阶如时光隧道,连接着硝烟弥漫的过去与欣欣向荣的当下,每一步攀登都是对初心的叩问——那穿透林间的晨光,正是先烈们用生命点亮的永恒黎明。

山脚下黄洋河畔的迎风九年制学校开始上课了。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貌似随风飘忽到岭上,已经变得隐隐约约、模糊不清。这声音与鸟鸣、虫声混在一起,竟也不显得突兀。山里的声音总是这样,彼此包容,互不干扰。

晨光驱散夜霭,我踏入牛蹄岭,寻兴贤塔而来。塔立山间,砖石斑驳,岁月痕迹深深刻进纹理。塔顶竟有绿树蓬勃、枯荣相生,似在诉说时光故事。蓝天为幕,衬得塔影更显古朴。风过处,枝叶轻晃,与塔共守这方晨景。

曾几何时,它见证多少朝朝暮暮,如今我立于塔下,晨晖漫洒,历史与当下交融,喧嚣被隔绝在外,只剩这塔、这晨、这满心的宁静,叫人沉醉,愿把这瞬间,妥帖收进记忆行囊。

乡村的早晨,似乎要比城里更早。退休后返乡养老的老成,今天起得很早,送走回城办事的老伴后,开始饲养一群土鸡和四只小狗。曾经在安康新闻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他,退休后的生活终于迎来了慢调时光。清晨,被鸟鸣唤醒,推开门窗便是菜园里沾着露水的青菜;午后,摇着蒲扇在枇杷树下吊椅上打个小盹。可年近古稀的他,并未安逸享受这份恬淡,让故乡的风抚平岁月褶皱,而是仍心系家乡的建设。他把党组织关系转回村里后,与父老乡亲们一起,为打造牛蹄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体共谋发展。在儿时熟悉的烟火气里,把退休生活过成一首充实而有意义的诗。

正午将至,早晨的凉意完全消散。农人们陆续回家吃饭,前来观光游览的人群、车辆开始增多,山路上从寂静变得热闹起来了。

牛蹄岭的早晨就这样过去了。它不惊不扰,如同山间的雾气,来了又走,不留痕迹。但我知道,明日此时,它又会如期而至,带着山岚、露水和晨光,带着村民的锄禾声和游客们赞许的目光。

牛蹄岭的早晨,永远如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